梓潼中医院:感恩香港援建,让爱心在对每一位患者的诊治中传递(梓潼中医院系列报道之四)

06.04.2016  13:06

  从一个普通的诊所,发展为一个总建筑面积14234平方米,拥有开放床位184张,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46人,县级名中医3人,县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2人),开设临床、医技、治未病等科室23个,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全新现代化中医医院。梓潼县中医院一路走来,其发展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现在全新的梓潼医院就是2008年“5.12”大地震之后,由香港特区政府援建。

  那一场空前灾难来袭的时候,梓潼是重灾区。地震让医院的院舍、设备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损坏。地震发生后,梓潼中医院一方面要参与到地震伤病人员的救治;一方面还得提防不断发生的余震,对被地震损坏的设施设备进行维修维护。当时的情景,既忙碌又艰难。

  2009年,梓潼县中医院灾后重建项目列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当年6月初,医院委托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编制完成《梓潼县中医院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四川省工程咨询院的评审。6月30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川发改项目办〔2009〕707号文件对香港特区政府援建梓潼县中医院灾后重建项目可研进行了批复;8月24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签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援助梓潼县中医院灾后重建项目合作安排》。合作安排约定:香港特区政府援建梓潼县中医院灾后重建项目位于梓潼县文昌镇崇文街西段异址重建,规划红线图面积17.2亩,总建筑面积14234平方米。项目规划床位200张,购买设备及仪器配置共13台/套。本项目投资总额为4307万元,由香港特区政府全额援助。

梓潼中医始建初期图片资料

  从2009年年末到2012年4月,两年多的工程建设期间,香港特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员,多次赶赴施工现场关注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和众多的建设者也不畏严寒酷暑、加班加点,经过近1000个日日夜夜的努力,一座崭新的新医院矗立在潼江河畔。新医院的建成和使用,将梓潼中医院的医疗条件直接向前推了十五年以上。

港方专家检查施工现场

  现任梓潼中医院党委书记李建斌在医院灾后重建期间既是书记,又是院长;对香港援建的整个过程,至今记忆犹新:“香港援建我们,援助的不仅是资金,还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回忆起那段岁月,李书记发出如此的感慨。

  据李书记讲,梓潼中医院灾后重建的时间紧,任务重。从方案设计到征地拆迁,一共才两个多月。港方工作人员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认真指导、监督,确保质量安全,确保重建后的医院布局合理、功能实用。“那些香港方面的工程师对工作的认真态度,真的堪做表率。”提供资金,严把工程质量外,香港的援建者还希望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也一并“援助”给梓潼中医院。援建工程结束、重建医院运行后,港方还组织院长前往香港医院参观考察学习,希望梓潼中医院能从那些先进的医院学习到更多的经验。

  对于香港的援建,所有梓潼县中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感激不已,他们认为,香港特区政府的援建是对梓潼灾区人民的一种爱的付出。梓潼中医院人对这种付出是心怀感恩的。他们的感恩行为,不仅仅是在心里,也演化为一种行动,通过对梓潼及周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关爱,他们将这种爱向外、向下无限传递。

  院长何运胜在接受采访时说:“香港援建梓潼中医院,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够用这种爱来惠及梓潼灾区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要感恩香港的援建,我们就必须把香港援建所提供的设施设备等医疗条件,转化为当地广大患者能够确实感受到的福利。我认为,认真关爱好每一位患者,让他们少病痛、得健康、少负担就是感恩的具体行为,就是爱的传递。”

香港医管局来梓潼中医院视察

  像何运胜院长一样,梓潼县中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对香港援建行为的感恩和爱的传递,有着很深的思考。康复科主任医生仇圣棠说:“在香港援建的医院里使用着先进的设施设备为患者诊治,我们医护人员每天都能感受到他们(香港特区政府和人民)对我们梓潼灾区人民的关爱。作为一名医生,我们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医疗技术,才是对他们爱心最好的传递,我们一直将对香港援建的感恩之心融化在对每一位患者的诊治中。”

  梓潼中医院人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们像关爱自己亲人一样,关爱着每一位病人。

  63岁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张如德就是梓潼中医院人用爱心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张如德家住梓潼县东石乡皇观村八社,平时喜欢吃肉、喝酒,有严重的不良饮食习惯。2015年7月6日,张大爷在家食用了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的油腻食物,并喝了很多酒。当天晚上,他便感到腹部隐隐作痛,而且越到后来情况越严重。到了7月7日上午,疼痛已经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张大爷才让家人将自己送到乡镇卫生院输液,可是越输液,病情越恶化,并且开始出现腹部肿胀等症状。无奈之下,家人将其送到梓潼中医院,梓潼中医院外科主任梁邦伯接诊之后,立即召集医生会诊。“他刚来医院的时候,上腹部及腰部疼痛,且腹部膨胀,我们初步判断可能是重症急性胰腺炎,非常严重,有可能会造成心、肺、肝功能的损害而危及生命。”梁主任回忆张大爷刚入院时的病情如此说。

  随后,梁主任安排张大爷做核磁共振等各种必要的检查:“当时他抽出的血液里几乎都是油脂,连检查都不好做。”对当时的情况,梁主任到现在都记忆犹新。通过检查确诊张如德病情后,医院立即组织医生为张大爷开展了手术。手术过后,梁主任按照“卫气营血辩证”的治疗原则,让张大爷口服中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同时使用西药抑制胃肠反应,仅用了十五天时间,张大爷就康复出院。坏死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但在梓潼中医院医生的用心治疗和呵护下,张大爷不仅逃出了死神的召唤,而且治疗的费用也比预计的少了近一半。

  “这次的确是梓潼中医院的医生挽救了我的生命,不仅是住院治疗期间何院长、梁主任多次到病床前看望问候和关心,就是我回家后,也一直在关照我,按照梁主任他们的叮嘱,我现在吃清淡不油腻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现在恢复得很好。很多重活都可以干了。真是感谢梓潼中医院和何院长、梁主任他们,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张如德对记者说。

  在医院的时候精心治疗呵护患者,出院之后经常回访关怀,不只是张如德大爷。梓潼中医院对患者的深切关爱,是很多在该医院就医患者的共同感受。曾爱兰、张如德、贾小红、杨圭,每一个接受过采访的患者,在谈到中医院及该医院的医护人员时,都会从心里说出一个词:“谢谢!”

  “泥泞道路边,瓦砾废墟旁/那是挥汗如雨、顽强拼搏的医疗救护自愿突击队/白衣天使的泪与汗/在你的身边,在他的身旁,在我们的中间/在烈日当头的露天里/在酷暑高热的帐篷中/在无影灯下/在手术床边/分分秒秒,时时刻刻/是医务工作者汗与血浸透的背影/不怕苦不怕累/我们愿奉献青春与热血/与亲爱的同胞不弃不离/为你翻身、为你拍背/为你抚平创伤的心灵/为你驱赶死神/亲爱的同胞/望望东方的黎明/黑夜已远去/看看冰冷的湖水/爱的火焰在燃烧/擦干眼泪,挺起脊梁/有天使与你在一起/我们生死相依。”

  上面的内容节选自梓潼中医院院长何运胜在梓潼抗震救灾时间所写的散文诗《生死相依》,从字里行间,我们仿佛看到了在那个非常的时刻,无数白衣天使伟岸、忙碌的身影。梓潼中医院的所有医护人员,他们不仅是爱的承接者,更是爱的传递者。

  感恩就是做无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最忠实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