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校主战略系列访谈】赵兴权:人才引进需注意后续工作

26.11.2013  11:38

赵兴权,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引进的国家“千人计划”和四川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西南交通大学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终身高级研究员,长期从事地震工程学和岩土工程结构抗震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为国际著名地震动理论模型——赵氏地震动衰减模型创始人。该模型为国际地震工程界考虑地震分类和制定地震荷载规范的第一模型,已被美国、日本、加勒比海、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成为上述国家和地区制定现行地震荷载规范的重要理论模型。赵教授于1998和2006年两次荣获新西兰地震工程界每四年一届的最高科学论文奖——OTTO GLOGAU AWARD奖,具有很高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2011年9月,赵兴权从新西兰回到祖国,正式以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的身份全职回国,加盟西南交通大学,成为土木学院岩土工程系的一员、岩土学科的带头人。

说起来到西南交大的过程,赵兴权说这是“奇妙的缘分”。1986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赵兴权,前往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深造,从事地震工程学方面的研究。2008年4月,正值奥运会前夕,赵兴权出差来到北京,十年未踏上故土的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印象深刻,萌生了回国的念头。

一个月后,汶川大地震猝然袭来,赵兴权即刻动身前往灾区进行调查。当时,西南交通大学很多地震专家到灾区帮助重建,记录了不少一手的数据和资料。在与这些专家的接触中,赵兴权了解到西南交大的土木在全国高校中享有盛誉,但岩土学科还略显薄弱。学校也真诚地希望赵兴权加盟土木学院岩土工程系,带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西南交大校、院领导的实干劲头以及土木学科的整体优势,加之国内可供地震研究的一手资料丰富,让赵兴权感到“地震学科有大量工作可做,回国必定大有所为”。在多位国际地震学顶级科学家的推荐下,通过学校的努力,终于以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重点学科的名义,成功申报赵兴权教授作为中组部的“千人计划”和四川省“百人计划”的特聘专家。

  “把人引进来,只是工作的开始,后续管理到位才是‘留人’的关键。”赵兴权说,最打动他的,是学校对引进人才“以情唤情”的关怀和服务。负责人才引进工作的一位校领导曾对他说道:“我们要以热情来唤起你对学校的热情!”来到交大,赵兴权感到浓浓的人情味。学校不仅在科研项目、团队建设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还为他配备专门的办公室,在住房方面给予保障。赵兴权来到西南交大后,土木学院为他配备了助理和研究团队,协助他顺利开展工作。学院多次组织岩土学科人员共同参与“高速铁路地震自动预警系统”建设会议,让赵教授和岩土学科教师尽快熟悉,加快合作步伐。“我在这里适应很快,到交大以后,我进一步完善了2006年创建的地震模型,并力争在年底投入实际应用。这得益于学校和学院创造的条件。”由赵兴权率领岩土学科各级人才成立的“特殊条件下岩土工程抗减震理论与建造技术”创新团队,短短一年时间,团队申请到了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SCI收录文章3篇。

此外,学校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氛围,也深深吸引着赵兴权,与学生交流碰撞出的思维火花常常让他惊喜不已,“作为导师,要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除了学术交流、国际会议等原因需要离开学校外,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办公室:做科研、带团队、指导学生。“高校教师忙于科研项目而忽视教学工作绝非个案,但西南交大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让我觉得有事情可以做。”这一切,坚定了赵兴权“留下来”的决心。

时隔两年,赵兴权又为学校引进一位青年人才、从日本留学回国的张迎宾。目前,由赵兴权带领的岩土学科团队,有研究隧道抗震、海啸地震、山体滑坡等问题的青年科研人员,在这个团队里,既重视理论研究,又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加上学科的互补、思想的碰撞,几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合作得很好。赵兴权会给青年教师们提些建议和思路,为他们“指指路”,更重要的是,希望他们在不同学科的交流和优势互补中,寻找到新的研究方向。

  “如果说回国工作能做出什么贡献的话,我认为回来的人一定要帮助年轻人、带动年轻人。”赵兴权说,希望在年轻人身上,“千人计划”提供了平台、团队、设备等资源,而这正是青年科研人员成长所需。“国家现在对科学研究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学校要抓住时机,利用这些机会,让年轻人在实践的过程中成长起来。”赵兴权认为西南交大对引进人才的后续管理到位,同时也建议:人才引进应该与团队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若要给高层次引进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展平台,需要学校在办公条件、实验设备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和保障,以利于团队交流、合作、碰撞,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研究环境。

作为学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赵兴权这样理解“优秀人才”:要有高尚的品格,因为老师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老师要成为学生行为的典范;善于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在合作中互相启发、双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