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江阳:“334”工作法 架起党群“连心桥”
四川在线消息(王承伟 李冰洁 王文兵) 泸州市江阳区创新为民服务工作,进农家门、知农家情、解农家忧、办农家事、致农家富,弹奏出了一曲干部驻村“接地气”的如歌行板——
初冬的酒城近郊,远远近近的山野浸泡在浓浓的雾霾里,显得静穆而朦胧。
“皮尺没有拉伸,往右边点。”11月19日下午,在江阳区华阳街道西岸村12组的一片稻田边,驻西岸村干部、华阳街道农服中心主任李华永和村民李开颜等人一起在丈量土地。“这片地40多亩,丈量完后,马上要建一个大棚蔬菜。”李开颜说,这次驻村干部动员自己发展蔬菜,自己家可以增收1500多元。
李开颜将稻田改种蔬菜的转变,得益于驻村干部动员大家在本村推进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全村新发展100多亩大棚蔬菜。
如何破解部分干部群众存在的“油水关系”,怎样才能加强党群干群之间的“鱼水深情”,做好新时期基层党建和群众工作,江阳区在华阳街开展干部驻村试点工作,围绕改进作风接地气、服务群众促发展,结合实际实施“334”惠民工作法(明确方法、明确时间、明确方向;四必访、民情夜话、党群面对面;全程公示、周期倒排、警示纠错、量化考核),深入推进干部驻村工作出真招、见实效,切实用行动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践行了好干部为民服务、勤政务实的铮铮誓言。
明确方法、明确时间、明确方向
——常态化管理规范服务方式
“每次放出来的水都是些黄汤汤,像铁锈一样,隔三岔五还停水。”谈起近期使用自来水的情况,华阳街道江湾村村民王平等人非常激动。修建于2004年、承担着8000多名村民饮水供应的乘风供水站,由于使用年限较长,导致供水出现了异常,村民对此怨声载道、颇有微词。
江湾村村民李华勇站在供水站蓄水池边高兴地说,现在村民都能用上干净水了。(王承伟摄)
“帮村”如同“医人”,为及时解决村民供水问题,作为派驻江湾村工作组组长的周兰奎,带领驻村工作人员经过广泛调研“把脉”找病根,广征意见“会诊”聚智慧,辨证施治“开方”下猛药的驻村工作“三部曲”,以不到20天的时间迅速解决了供水问题,用实际行动获得了江湾村广大村民的好评和赞誉。
驻村中,干部们通过彻底的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迈快步子,以工作态度的转变、工作方式的改变主动适应驻村需要、满足村民需求。
江阳区在明确驻村工作步骤方法的同时,在试点中还对驻村时间、驻村方向进行了明确和细化。在驻村时间上,实行了驻村时间“三分制”,即三分之一时间进村入户、把脉问情,三分之一时间集中会诊、寻找病根,三分之一时间开方解难、辨证施治。在驻村方向上,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定期开展驻村工作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使驻村干部学有方向、学有所得,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提高。
四必访、民情夜话、党群面对面
——细微处着眼彰显为民情怀
“今年的桂圆花开得特别好,在管理时,我们反而要注意疏花。如果不把雌花疏掉,就会影响产量。”5月1日,在江湾村江边的桂圆林里,驻村干部罗国辉正在给10多名村民现场讲解疏花技巧。
正是有了6个这样的驻村干部死死“盯”住这块村民增收的“肥肉”,创造出了“党群面对面”的驻村工作法,时时来到田间地头给果农大户们传经送宝、点拨解惑,才使得今年村民的桂圆收入增长了近2成,达到了创纪录的450多万公斤的收成。
“学生娃儿上学,有的坐黑面包车,有的喊摩托车接送,一辆摩托车要坐三四个学生,不仅安全隐患大,孩子还经常感冒,经济负担也重”、“你看我种的10多亩蔬菜,只能靠雇摩托车拉出去卖,好麻烦哟,大家都嫌交通不方便……”
经过连续七个晚上的走访,驻村干部苟清兵在与村民们“吹壳子”中,了解到了大家对开通农村公交的热切期盼。正是通过这次“民情夜话”,推动了四公里至白湾村的“329路”新农村无人售票小型中巴公交环线的开通。如今,华阳的学生们上学安全了、蔬菜运送方便了、乡村旅游也搞得风生水起了。放眼眺望这条穿越23个组、全长15公里的公交线路,一座座整齐的白墙青瓦“小别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让人陶醉在一幅幅优美的新农村画卷的畅游之中。
新农村无人售票小型中巴公交环线开通了,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刘学懿摄)
如今,孤独老人、留守儿童必访,困难户、残疾人、军烈属必访,老党员、村离职干部必访,村各类代表、种养大户、创业成功人士必访这驻村“四必访”已成为干部驻村后的必做之事;走进田间地头、群众家中、现场一线了解民情、化解民困的“党群面对面”更是驻村干部首选办法;错时上门、摸黑夜访的“民情夜话”更成了驻村干部的家常便饭。随着这些“土方法”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驻村工作正在绽放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
全程公示、周期倒排、警示纠错、量化考核
——规范化管理保障工作实效
驻村不是溜号,更不是下乡散心、走耍。要确保驻村工作落到实处,优良的干部队伍是基础,好的工作方法是关键,而行之有效的制度则是保证。
在试点中,华阳街道通过建立全程公示、项目建设周期倒排、警示纠错、量化考核等制度,努力从监督制约上加强驻村工作,力求从机制保障上见真招、求实效:
通过在村务公开栏、干部QQ群、飞信群等及时公开驻村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工作业绩等情况,要求各驻村工作组每周四下午5时前,通过电子邮件向街道汇报该周出勤情况、工作内容和次日工作计划,主动让干部群众掌握驻村干部“该干什么”;
通过对驻村工作组、项目牵头部门涉及的重点项目任务推进情况和完成比例进行倒排,实行一周一汇总、一周一排名、一周一通报,主动让干部群众了解驻村干部“干了些什么”;
通过建立对连续2周、3周、4周倒排末位工作组分别发放黄、橙、红色警示卡,对驻村干部存在“未按规定完成帮扶任务的,累计3次无故不在岗的、所在工作组获得红色警示卡”等六种情况实行“召回”,暂停驻村并在3年内不得评优选先和提拔使用,切实要求驻村干部“不能不干好”;
通过建立量化考核制度,把规定动作落实情况、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和作风情况等作为考核重点,通过采取群众座谈、民主测评、现场查验、设置意见箱、举荐热线等方式,将每个驻村干部的工作情况和“闪光点”记入驻村工作台账,作为评选“季度之星”、“年度先锋” 、“优秀驻村工作组”等的依据,切实让干部群众了解驻村干部“干得怎么样”;
……
随着一项项制度的“落地生根”,驻村工作的一个个成果应运而生。在驻村工作半年多来,华阳街道83名驻村干部已走访群众968户,接待来访 (咨询) 群众483次,召开各种形式的群众会议120余次,提出合理化建议65条,被采纳37条,解决各种困难100多件,带领80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带动乡村旅游、蔬菜、桂圆等产业增收150万元,使驻村工作真正做到了身到、心到、情到,为基层发展撑起了一片明媚的晴空。
华阳街道江湾村的村民在村口开心地领取免费脐橙苗。(王承伟摄)
一名驻村干部就是一面旗帜,一名驻村干部就是一根标杆,一名驻村干部就是一座堡垒。江阳区正以标杆的身姿、堡垒的坚毅一步步践行着群众路线,一点点提高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层层推动着全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