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编制专项规划 打造60条具有特色风貌的街道

29.09.2016  13:35

  曾被诗圣杜甫描绘出“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的美景、让陆游惊呼过“一过一销魂”的摩诃池,多年来只存于城市的记忆中。

  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明确,成都要打造自己的城市文化:传承和繁荣城市文化,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注重保护城市文化根脉和历史发展年轮,要高度重视城市街区和建筑打造,突出抓好“成都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建设一批承载文化记忆、富有时代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群落和文化景观。增强城市厚重感,让市民“记得住乡愁”。

  在对特色街区和建筑的打造上,成都有哪些明确的规划思路?在对城市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上,成都推行什么理念?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规划部门已在中心城区选取最能体现成都韵味的四圣祠街、北书院街等60条特色风貌街道,划定“少城—青羊宫”等11片特色风貌片区,建立特色风貌街道保护名录,将其纳入保护范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曾为成都制作过一期关于文化保护和利用的规划专题,据该院城市规划师陈婷介绍,目前成都的总体思路已经有所改变,突破以前将“有形与无形”割裂开来的保护方式,即从只重视物质文化遗产到物质非物质都保护,同时更强调多样的人类文化。

  1

  重构成都中心

  打造城市公共活动载体

  从隋朝的摩诃池到明代的蜀王府,从清代的贡院及府试院城墙,再到民国券拱门、为国求贤坊,直至当代的四川科技馆……现今的天府广场区域,从古至今都是成都的地理中心、政治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

  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松涛坦言,他们希望能够在一些片段、要素上,恢复曾有过的功能和痕迹,除了复兴历史文化,也要有新的时代要素,重构成都中心。“‘成都中心’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城市公共活动的载体。”

  实际上,作为两千年城址不迁、城名不改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至今保存着少城、皇城、大城“三城相重”,府河、南河“两江环抱”的古城格局。民俗专家刘孝昌介绍,“遗憾的是,老成都的‘三城’如今仅留在文献资料和老一辈的记忆中,唯有少部分格局未变的街道,无言地述说着老成都的风貌与景致。”

  “成都不少街名由古至今从未更改,街址也从未迁徙,沿街历史建筑得到了保留。”曾编撰过《成都街巷志》的四川著名民俗学家袁庭栋表示,每一条街巷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语言的、地理的、历史的多侧面综合,“城市中一条条街巷,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总体印象,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基本特征。”

  2

  编制专项规划

  打造60条特色风貌街道

  要建设一批承载文化记忆、富有时代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群落和文化景观,街道是体现城市特色最好的空间载体。自去年开始,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启动了一项庞大的计划,编制《成都市中心城区特色风貌街道专项规划》,首先沿着成都城市发展的时空线索,梳理现状街道资源,综合评估风貌街道的现状问题,对中心城区2124条特色风貌街道进行历史价值、文化内涵、景观价值、风貌的完整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最后选取了最能体现成都蜀城的历史文化内涵,传统建筑风貌的60条特色风貌街道,包括格局无更改的石室巷、文庙街、天涯石巷等历史街道,如玉林、磨子桥、少城等725条具有特色肌理的历史街道,又如驷马桥、琴台路、点将台等391条具有特色名称的街道,然后再划定“少城—青羊宫”等11片特色风貌片区,建立特色风貌街道保护名录,将其纳入保护范围。

  “我们在‘名城—街区—文保单位’的法定保护框架之上,纳入本规划所确定的特色风貌片区和特色风貌街道,进而在成都形成‘古城格局—风貌片区—特色街道—文物古迹节点’的四级保护体系。”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介绍,在展示利用框架上,打破了原有以历史文化为主线的展示体系,规划以特色为切入点,以特色风貌街道为主线,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片区,构建城市特色风貌街道地图,打造锦城步道漫游体系,串联特色风貌片区、特色街道、成都记忆等各级资源,营造中心城文化感知。

  3

  保护特色街道

  根据定位针对性保护改造

  四圣祠北街是近代中西合璧建筑聚集之地,有着百年基督教堂和医院,老建筑和传统院落格局得到了保留;北书院街有集中成片的老茶馆,传统老成都生活氛围浓厚,传承了成都独特的茶文化。

  两者作为历史型特色街道和文化型特色街道的代表,前者将保留原有街道空间尺度,将历史上的传教故事融入到街道环境中,充分展现街道内涵;后者则以整治旧建筑立面为主,不改变原有茶馆功能,最大限度保留历史建筑环境,延续邻里关系和街道氛围。

  在对两种类型特色街道的保护上,我们可以窥见成都规划部门的思路:针对“历史型特色街道”,将对道路红线宽度、转弯半径、建筑红线、两侧建筑高度、行道树进行严格控制。从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角度看,以保护为主,不随意拆除或新建,从街道的完整性出发,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环境。对重要历史建筑,建筑内外必须坚持按原样修复,做到“修旧如故、以存其真”。

  针对“文化型特色街道”,则宜挖掘街道的文化内涵,根据定位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改造。以传统居民生活文化为特色的街道,保留原有居民,延续原有邻里关系和街巷生活,通过保留传统院落、凝聚当地居民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的传统建筑物(如宗祠、集市等)、旧时基础设施(如水井等)、街道两旁历史悠久的古树、特色公共空间,传承传统居住型街道的文化内涵。以传统商贸文化为特色的街道,则宜保留原始业态,延续“前店后宅”、“下店上宅”的住商混合模式。对老字号店铺进行政策支持,通过维护修缮重现昔日生机,承担起城市的现代商业服务功能。

  专家谈“成都文化保护”

  构建“点-线-面”全谱系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在中规院西部分院城市规划师陈婷所做的一期关于“成都文化保护和利用”的规划专题中,他们将成都具有城市共识和国家影响力的文化主题进行了一个排序:成都在中国历史文化格局中具有独特的城市文化与人文属性排在首位。

  陈婷认为,从保护角度看,成都将构建起“点-线-面”相结合的全谱系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需要突破以前将“有形与无形”割裂开来的保护方式,从只重视物质文化遗产到物质和非物质都保护。

  突破割裂的保护方式

  “为了增强成都地域代表性和文化民族认同感,规划中重点打造四个方面的文化主题。”陈婷认为,这包括基于历史遗址的古迹遗风留存、基于传统技艺的工业设计、基于生活美学的创意文化/设计、基于音乐影视的现代传媒艺术。

  从保护角度看,成都将构建起“点-线-面”相结合的全谱系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需要突破以前将‘有形与无形’割裂开来的保护方式,在横向的保护对象范畴上,不仅重视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文化遗产,更加强调多样的人类文化;在纵向时间维度上,注重文化资源和文化价值的传承和衍生、文化品牌的宣传和推广。”

  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保护具有自然属性和人工属性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则包括遗产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两项内容。要及时抢救和挖掘民间生产技艺,尽快完成文化遗产的名录收集和整理,尽快完成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的登记入档等。

  对古驿道和大遗址进行整合

  从关注遗产的个体性保护,到注重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即保护文化遗产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资源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文化价值。陈婷介绍,规划上重点提出了遗产的聚落保护、线路保护和系列保护。

  聚落保护主要是保护成都平原独具农耕文化特色的山水田林系统和人居聚落形态。线路保护主要是对5条古驿道、9个大遗址及遗址迁徙路径中的文化遗产资源群进行识别和整合。系列保护则主要系统保护茶、酒、饮食、花卉、编织、蜀绣蜀锦等文化遗产的物质系统和价值系统。

  “总的来看,此次研究注重通过不同方式和不同层面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保护成都独有的人居聚落形态。”陈婷表示,以期实现对文化遗产资源的整体性保护和合理利用开发。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