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一村一幼”计划如何提质增效:让民族地区的孩子从能入园到入好园

14.03.2018  16:53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王兆抽空给凉山州布拖县叶尔村感恩幼儿园负责人孙可打了个电话,询问幼儿园急缺什么。“孙可告诉我,现在幼儿园急需的是对老师有针对性的培训。应该加强配套师资力量。”王兆把孙可的需求写进了自己的建议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2015年我省开始在大小凉山彝区推行“一村一幼”计划,去年该计划扩展到全省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民族地区幼儿入园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一村一幼”如何提高质量?代表委员们热议此话题。□川报集团特派记者阳帆袁婧

  改善硬件

  先解决有的问题

  再加强幼儿园标准化

  全国人大代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庆恒乡庆恒村党支部书记吉克石乌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村里新的幼儿园正在修建,这个秋季孩子们就能有更好的环境了。“现在村里的75个娃娃都在幼教点上学,卫生习惯好了,会说普通话,性格也大方开朗。

  甘孜州色达县同样传来“一村一幼”的好消息。“今年全县将新建9所幼儿园,增加300多个学位。每个幼儿园能接收30多个娃娃,教室、活动室、午休室都有。”该县教育局局长陈虎说,现在农牧民送子女读幼儿园的积极性很高,前几天开学虽然天气还很冷,但基本上所有孩子都按时返园了。

  “民族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送子女上学热潮。‘一村一幼’解决了老百姓的急需,现在还是初步的,今年要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全国人大代表、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说。

  提质增效,首要的是硬件条件改善。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凉山州人大常委会主任达久木甲提到,目前,不少“一村一幼”是利用改造后的村委会活动室、彝家新寨活动场所、村小闲置校舍或租用民房等,部分幼教点简陋,设施设备不齐,缺乏独立午休宿舍、活动场地、专业教具等。

  朱世宏不回避问题:“先解决幼儿园有没有。下一步要加强幼儿园科学规划和标准化建设,提供应有的场所,加强玩教具、图书、乐器等配置,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互联网手段让民族地区幼儿享受到优质资源。

  提升师资

  幼师院校扩招

  幼教机构对口帮扶

  新的幼儿园建起来了,吉克石乌最盼望的就是提高幼教点老师的水平,“希望多把老师送出去培训。

  这也是王兆关注的焦点。“‘一村一幼’计划不能光是把幼儿园的房子建起来,更应该加强配套师资力量,如果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幼师能够来到乡村,扎根乡村,会有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更好的学前教育。”王兆说。

  “提质增效的重点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就是加大对现有幼教点辅导员的培养培训力度,让他们初步具备幼儿教师基本的能力。”朱世宏表示,将加大现有师范院校尤其是幼儿师范院校的招生量。

  “孙可告诉我,他们特别喜欢本地本村的老师。”王兆说。

  几天前,我省新批复设立10所高职院校,其中就包括阿坝州的四川民族职业学院和凉山州四川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两所高职院校,主要是针对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朱世宏说。

  “鼓励先进地区幼教机构与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对口帮扶。”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国弘现代教育投资公司董事长苏华也提出建议,选派优秀师资传帮带、接收民族地区骨干师资实习进修、共同开展教学研讨、远程教学示范,多渠道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提升幼教师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