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故事】:朴行天下——记万朴教授与西南科大的传奇人生

19.03.2018  15:32

      前言

艰苦奋斗、拼搏创新:一个人与一所大学的血脉相融

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释义丰富。质朴、本真、宽厚、守正,无不寄寓着人们最美好的情怀。

今天,在西南科大,一提到万朴,就会想到西南科大60余年的发展历程,想到“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大精神。他被广大师生、校友们亲切地喻为西南科大“祖师爷”“活历史”“百科全书”。很少有人知道,“万朴”这个名字,是他老人家自己改的,他的一生,也以“”为信条,诠释着该字的丰富内涵。

万朴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劳伦丁大学名誉博士,四川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建材行业劳动模范等称号,曾任西南科技大学前身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院长、西南工学院院长等职。2003年1月退休,但直到83岁的今天,老人家一直退而不休。这一届新生入学时,他还坐到本科生身边,与孩子们分享“简朴人生、学者情怀”。声如洪钟,神采飞扬。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学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一条条人生感悟,学子们若有所思……

1959年, 当23岁的万朴进入重庆建材工业专科学校(西南科技大学前身)任教,他的人生就紧紧地和西南科大绑在了一起。从重庆到雅安市石棉县再到绵阳市,从重庆建材工业专科学校到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再到西南工学院最后到西南科技大学,从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半过多世纪以来,万朴亲历了西南科大发展的点点滴滴,是西南科大传奇历史的见证者和建设者。不论是作为普通教师还是学校领导,万朴始终忠诚于教育事业,一直致力于学生教育和学校发展。任西南工学院院长期间,他和当时学校领导班子秉承着“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大精神,以赤子之姿躬身忘我,以雄健伟力排除万难,完成了学校进入高等教育时期以来的一次重大跨越,走出了独具特色的“西南工学院”之路。

白云苍狗,岁月如梭,当年挥斥方遒,为学校发展冲锋在前的万朴,如今已经是一位安静祥和的老人。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他依旧默默关心和支持着学校的发展。1998年,62岁的万朴,从学校领导岗位退下来。2003年初,他完成了中国-加拿大国际合作项目后,正式退休。但是,退休并没有使万朴卸去人民教师的终身使命,他先后受聘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组长、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应学校关工委邀请参加对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宣讲团”、“大学生社团顾问组”工作,继续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奉献余晖,继续严谨治学、言传身教风貌,以方向引导、思维启迪、敏锐观察的智慧关心青年学生成长。

万朴参与和见证了西南科技大学的发展,也书写了自己人生的传奇。2012年,学校60周年校庆之时,他以最高票数获评首届“我最喜爱的西南科大教师”。面对各种美称和赞誉,万朴却是淡然的,他一生都坚守着名字中“”字的真谛,认为人生应心境平和,做事脚踏实地,做人质朴不张扬。概括起自己的人生,他更愿意用西南科大的校园精神来概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

      第一章——质朴梦想

      不忘初心 始终前行

少年壮志地质梦

万朴教授长期致力于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专长非金属矿产地质、矿物材料和地质环境研究,曾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和多伦多大学作访问学者,出版专著、教材8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级科技进步奖、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材一、二、三等奖共9项。不凡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万朴最初的地质梦想。

1936年2月,万朴出生在山城重庆一个读书人家庭。家里孩子多,万朴排行第三。父亲按照 “孝悌忠信”等传统字辈为他们取名,寓意孝顺父母,亲近兄弟,心志坚定。万朴被取名为万顺忠。上世纪60年代,中国兴起一阵改名风,万顺忠自己改名为“万朴”。他认为,读书人应该朴实,做人做事实实在在,父母尊重他的决定。

孩童及少年时代,每一年,母亲都会带着全家人去爬山、春游、野炊。万朴从小就爱爬南山和歌乐山,这也让他对自然环境和大好河山充满了热爱,对地理地质知识产生了兴趣。重庆的“红岩精神”也从小熏陶着万朴,让他对祖国充满着热爱,并充满着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书香门第的家庭氛围,让万朴养成了阅读的习惯。高中时期,尽管学业繁重,但万朴依然坚持每天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开拓自己的视野和见识。那时候,他在报纸上看到了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事迹:1950年,李四光突破重重阻挠,从英国回国,极大促进了祖国地质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从此,万朴便对李四光充满了崇敬,也树立了自己的理想,要报考地质专业,报效祖国。1953年,高考结束,万朴的三个志愿都填报的北京地质学院地质学专业。同年,他成功被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录取,梦想的翅膀就此展开。

波折重重从容面对

大学期间,万朴致力于地质学的学习和研究。偶像李四光还作为客座教授,亲自为他们作讲座,万朴和同学们有幸受到李四光的接见,使得他学习更加刻苦努力。

1956年,万朴成为预备党员,曾被列入留学苏联的预备生人选,但好事多磨,由于匈牙利事件的发生,错过了这次机会。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万朴成为班上的反右斗争领导小组组长。当时,班上的四名同学因响应号召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被划定为右派,万朴认为,这四位同学提意见的出发点也是爱国爱党,他不同意给这四位同学扣上右派的帽子。万朴由此被认为“右倾”,未能按期转为正式党员。毕业时,万朴原本想去西藏地区搞地质工作,支持祖国边疆建设,但由于上述原因,这一愿望没有实现,他被分配到建材部洛阳地质学校任教。万朴并无怨言,毫不犹豫走上三尺讲台,从此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

1958年1月,反右斗争扩大化,北京地质学院的布告上,万朴被补划为右派。留校同学写信告诉了远在洛阳的他。当时,万朴是一个班的班主任,得知自己被划为右派,虽觉冤屈,他还是主动向洛阳建材学校汇报了情况,并辞去了班主任一职。学校按照规定通知他:预备党员资格被取消,但根据他的实际表现,仍然安排他任教师工作。后来党中央决定“纠错”,为万朴恢复了名誉,告知他仍然为按期转正的共产党员时,才知道他的档案中并没有任何反党的材料。尽管在1959年摘掉了右派的帽子,但一直还被看作 “摘帽右派”,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这是万朴20多年的人生低谷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沉沦,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说:“我依然执着地追求我的理想,仍然要做一个地质学家。”他依旧,教书、看书、学习。

1959年,由于院系调整,建材部决定将洛阳建材学校的地质专业合并到重庆建材工业专科学校(西南科大前身),万朴回到家乡重庆任教。

   

      第二章——抱朴守正

      以身诠释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意义

参与西南科大的发展进程

1964年,国家三线建设开始,许多高校根据上级安排“面向基层、面向厂矿”的要求开始搬迁。清华大学从北京搬到绵阳(现西南科技大学西区),重庆建材工业专科学校则搬至雅安市石棉县。新校址条件十分艰苦,不在石棉县城,而是在几公里以外的一个采矿厂,两边是巍巍大山,中间是奔腾的大渡河支流。

      我们学校的搬迁是1965年正式开始的。那时候,没有搬迁队,所有的搬迁工作,都由教职工自己来完成。学校教学椅子、桌子、教学仪器……这么多笨重的物资,都是老师们自己用草绳包起来,往车上抬。许多老师,不能坐在驾驶室,只能坐在敞篷货车车顶。从重庆到雅安,一趟就需要颠簸3天,十分辛苦,要求调离的老师不少。文革开始,尽管老师们坚持与矿山结合进行教学,把随迁的200多名学生送毕业,但“停课闹革命”,已不能正常办学,知识分子都被叫作“臭老九”,那段时间,学校处于几乎无法生存的空前困难时期。

那时的万朴没有课可上,更没有资格参加全国串联。但他没有荒废时光,没有停止学习。白天,他参加劳动,学习毛主席语录,也学些手艺。在这期间,他学会了木工,自己做的柜子一直用到现在。晚上,他就看英语书。他并没想到这不间断的学习会在今后的时光派上大用场,就抱着一个朴素的想法:学习,了解国内外地球科学的进展,应该是相伴一生的事情。

艰苦的环境下,经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努力,学校终于获准搬离,但不能回重庆。1974年初,学校迁至绵阳市仙人桥,更名为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当时学校的办学条件依然艰苦。老师们的生活条件很差,一到周末就能看见老师们拖着板车去涪江码头排着队买蜂窝煤,一趟就是5里多路,还要爬一千多米的斜坡才能拉到家。但是,老师们都特别高兴,学校终于可以招生了,教学工作终于恢复了。一到招生季,大家都主动出击,各施本领,积极宣传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万朴深情回忆到:“这一批老师真是非常不简单,任何艰难困苦都可以从容面对,始终忠诚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认真教书育人。”而他,也是这批教师中的一员。

放弃国外优厚环境:“我必须回去!

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全校师生的心情都十分高兴,教育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教育生涯更加具有活力,大家都干劲十足。但是,新的问题来了:怎样从中专学校办成办好一所高校?建材部从武汉工业大学调来万起鹏院长,主持学校工作。教师们也在积极适应新的任务。此时,万朴担任非金属矿系的党支部副书记工作,他利用去广西、贵州等地招生的机会,拜访、调查、研究、学习当地高校的教学经验。

1979年初,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已搬回北京,分校校址交由我校(即目前校址)。同时,清华大学有一批已在绵阳安家落户的教职员工留了下来。万朴记住了学校与清华大学的这一特殊友谊“渊源”,后来为我校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智力支援。

1980年,学校根据国家指标开始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语言关是重要的考核内容。一直坚持英语学习的万朴,顺理成章地通过考核,经过两年英语提升培训,成为学校第一个出国访问学者,进入加拿大多伦多劳伦丁大学和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矿物学部工作。他的导师是世界著名的温石棉矿物专家威克斯博士,二人之间缔结的深厚友谊为学校后来的国际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个人的发展,万朴时刻不忘学校的发展,其间,他一直在关注、研究西方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一次,万朴随导师参加在美国最南端的新奥尔良市举行的一场国际会议。他主动向导师提出,不坐飞机,而是乘车前往,目的就是沿线考察。导师理解万朴的用心,欣然应允,并将机票钱给了他。只要能按时到达新奥尔良,路线由万朴自己安排。万朴搭乘汽车,从北往南,一路观察美国的地质环境,访问沿途的大学。两年时间,万朴还从东向西走遍了加拿大,走过了美国21个州,对北美地区的地质环境和高等教育工作均有了广泛的了解。

在加拿大期间,万朴还担任了加拿大多伦多地区留学人员党支部书记,经常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汇报工作。虽然个头较矮小,但万朴有着山城人爽直的个性,善于思考,语言感染力极强,周围人都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4年,回国前夕,大使馆文化参赞向万朴抛来橄榄枝,诚意邀请他留下来在大使馆工作。这对于当时许多人来说,真是梦寐以求、千载难逢的机会呀。但是,万朴连与家人商量的想法都没有,直接谢绝了!“我是学校选派出来的第一个访问学者,我的使命是要回去,建设好我的学校,报效祖国。所以,我必须回去!”那一刻,似乎李四光先生的壮举再次浮现。时至今日,万朴回忆起这件事,依然毫不后悔当年的选择。他说:“在学校,那么艰难的岁月都走过来了,现在自己有能力,能不考虑学校的发展吗?我热爱这个学校,所以我要回来。

外派教师回国率100%

1984年,从加拿大回到学校后,万朴任非金属矿系系主任,他明白要把教学工作搞好,就必须改革,要开放办学,师生都要能“走出去”,多与国内外高校交流。结合地学专业的特色,他向领导提出了一个建议:建材部能不能组织一个非金属矿类学科教育考察团到北美地区高校访问?访问的具体大学可请威克斯博士帮助联系。1996年冬,建材部组织四川建材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山东建材学院选派教师,组成了教育考察团到北美地区考察了包括美国伯克利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6所著名大学。

同时,万朴还请求导师威克斯博士,在加拿大寻找与四川建材学院“门当户对”的大学开展国际合作。热心的威克斯博士帮助联系了加拿大劳伦丁大学。该大学的地质和采矿专业均属重点学科,跟我们学校正好匹配。两校顺利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教师交流。并因此成功申请到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资助50万加元(约折合300万元人民币)的“中加矿物科学合作”项目(1990~1995)。学校按照项目要求,先后遴选了6名教师出国深造,他们全都如期回到学校,成为相关学科发展的骨干力量,也为学校赢得了国际合作的良好声誉。当时,国内很多高校都出现了出国访问学者不如期回国的现象,我校外派教师百分之百的回国率,也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赞扬。

巧抓机遇,中加远程教育合作创佳绩

1992年,在与加拿大劳伦丁大学开展“中加矿物科学合作”项目过程中,加拿大到校访问学者有两位远程教育的专家。当时国内开办远程教育的高校很少,万朴审时度势,认为这是促进学校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又一机遇。双方很快达成协议,于1993年在成都召开了中加远程教育研讨会,教育部、建材部等上级部门也派员参加。

随后,学校和劳伦丁大学开始联合申报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的一个专项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项目。该项目的资助经费为344万加元(近2000万人民币)。当时,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也在竞争申报。西南工学院充分利用了在“天时”、“地利”、“人和”上的优势,并懂得“弱者”与“强者”的辩证法策略。

首先,我们申请双方已有合作基础和信誉,是“天时”;该项目的支援对象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地区。相较于北京的著名高校,地处西部地区的西南工学院有 “地利”;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落后,需要远程教育资源。开展“矿物科学合作”项目过程中,学校就开办了“少数民族预科班”,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很重视。同时,学校积极发挥董事单位的作用,长虹等董事单位纷纷出证明,需要远程教育开展技术人才再培训,并愿意提供网络技术合作,占“人和”优势。

1995年,学校成功申报到加拿大国际开发署资助项目(344万加元)“中国西部远程教育”国际合作项目(1995~2002)。7年间,先后有100多名师生到国外交流、进修、学习、工作。他们都不辱使命,按期回校,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技术专家。加方也有100余人次师生来校交流和工作,实现了双方教育资源共享和先进教育思想的交流。

1996年,借助申报成功的契机,学校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校园互联网信息网络。2002年,由于在国内较早开展成功的现代远程教育,拥有了一批专家和优秀教学成果,学校成为教育部较早批准的67所中唯一的非“211”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更为深远的意义是,远程教育项目的开展,促进了学校办学理念,教师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和进步。

与中国地质大学联合申办矿物材料专业

在美国伯克利大学考察时了解到,该校在矿物工程、矿物深加工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深深触动了万朴,启迪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学科交叉的创想:把地质专业的矿物学科与材料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矿物材料的研究,办矿物材料专业。但是,教育部没有这个专业名称,要办新专业必须要有权威人士的支持和参与。四川建材学院声誉不够,想申办这个新专业基本是天方夜谭。

办矿物材料专业的想法一直萦绕在万朴心头,任学校副院长后,他意识到与母校中国地质大学合作似乎是一条出路。他开始与中国地质大学校长联系并得到认同和热烈响应。1989年,两校成功联合申办了矿物材料专科专业。以后的实践证明,万朴的创想是具有前瞻性的,矿物材料专业很快从专科专业升格为本科专业,全国很多高校也纷纷开办该专业。

取长补短,创“西南工学院模式”办学体制

1992年,万朴接任四川建材工业学院院长。尽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科研已在健康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尤其是师资短缺,甚至流失。学校地处地级城市绵阳,信息、交通、教师待遇都不及成都等省会城市,更无法与北上广比较,有教师开始“跳槽”。万朴借用“孔雀东南飞”的典故,形容当时的情况说:“当时学校存在孔雀、麻雀四处飞离的困境。”其实,这并是不西南科大独有的现象,改革开放后,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前途的发展,在当时,所有二三线城市的高校都存在这个问题。

万朴深知其中的道理,他说:“老师要走,也不能怪他们,要改变这个状况,只有对学校进行改革,才能吸引、留住人才。”当时,学校还是新建本科院校,资本不够雄厚。学校隶属建材部,当时局领导秉持“先东部,后中部,然后再西部”的学校发展与投资序次思路,我校处于机遇不均的困境。而且学校的办学规模、学科建设又都受到行业的限制,每年只能招几百个学生。万朴意识到,改革不能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必须调动其他社会资源,必须突破建材部属学校的局限,主动发掘利用本地区的“科技城、电子城”优势资源。

时势造就良机,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思想进一步解放,这就是学校发展的机遇。在万朴的带领下,学校借鉴北美高校的校董事会制度,大胆提出学校由建材部和绵阳市共建,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单位组成学校董事单位,参与学校管理、资源共享的方案。

      方案美好,但实际运作却困难重重。当时,绵阳市的一些领导认为,如果要共建高校,与其找四川建材学院,不如找重大、川大。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科技、工业上的“巨人”当时也不看好我们学校。但万朴等校领导以“弱者有强项,强者有短板。建立联合办学董事会可以共享资源,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新办学理念和产学研协同发展思路,一一说服了这些“巨人”。

首先,学校虽弱,但在建筑材料、非金属矿方面有优势,比如水泥材料的防辐射能力强、非金属矿物的吸附作用等特殊性能,在污染物处理等环境治理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各方在许多方面可以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其次,“巨人”们也在绵阳,同样受到地域的限制,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师生又有多少人愿意来呢?四川建材工业学校则不同,可以选派最优秀的师生与他们合作,可以为他们培养专业人才。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急需工程力学专业的人才,学校就选拔优秀的大二学生,组成工程力学专业班;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院士、高级工程师来教专业课,学校老师教基础课,学生的毕业设计也真刀真枪按照中心的项目进行;最后由他们选择优秀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长虹电子集团公司需要电器维修、电子技术人才,学校就与之合作开办电子工程专业。这两个联合创办的专业很快就被批准按“一本”专业招生,双方都很满意。

这一改革方案恰与1993年初国家公布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吻合,于是,学校顺利地被教育部批准为体制改革试点高校,并更名为西南工学院,由万朴担任首任院长。学校拓宽了办学领域,加快了发展步伐。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1994年的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座谈会上,将我校共建与联合办学的这一成功改革赞誉为 “西南工学院模式”(现为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模式)。

咬紧牙关,创造硕士点奇迹

一所优秀的大学,除了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也是重要的标志。1997年,西南工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前身)还是一所年轻的大学,申报硕士点又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此时的万朴,已经任西南工学院院长,但是他艰苦奋斗的精神依旧,也更懂得要团结大家跨越发展。

硕士点申报每四年一次,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申报机会,是西南工学院实现快速发展的契机,错过此次申报,学校得再等四年。但申报硕士点的前提条件是,通过国家对高校办学的合格评估,而安排我校的评估时间是1998年。如此一来,学校即使通过了评估,也来不及申报硕士点。意识到这个问题,万朴和学校领导班子主动向国家教委提出,提前到1997年上半年接受评估。

通过评估的标准之一是学校教学科研设备经费必须达到生均5000元以上,而当时学校全校的设备经费才900多万。学校改革更名为西南工学院后,招生规模达到3500人,学校的教学科研设备费在两年时间内要增加一倍。钱从哪里来?学校虽是国家建材局和绵阳市共办高校,但他们没有专项财力支持我们。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评估一定要通过,1995年,万朴提出“勒紧腰带,为学校发展节省每一个铜板”。教师的工资照常发放,但奖金就没有了。令万朴感动的是,学校大多数老师都理解学校,积极响应和支持。学生们也很争气,早上不睡懒觉,主动跑早操、上早晚自习,有了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的教师,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大幅度提高。万朴感叹道:“那两年,真的是全校团结一心,师生共同奋斗!”1997年5月,学校顺利通过专家组评估。9月,校庆45周年,国家教委周远清副部长发来贺信祝贺学校通过新建高校办学合格评估。

学校马不停蹄,立即投入硕士点申报工作。按照当时国家教委的指标,建材系统只能有一所高校申报硕士点,粥少僧多,学校申报压力极大。当时,学校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破指标,与兄弟学校共同拼力申报。学校没有专门的活动经费,就靠各自实力和办学思想说服评委专家理解和支持。

1996年秋,万朴亲自带队前往浙江大学找材料学科方面的评委专家赣院士。赣院士不接电话也不接见,于是万朴就在浙大校门口等,一直等到赣院士下班走出来,万朴赶忙迎上去说:“我是西南工学院的校长,我能和你谈几分钟吗?”他们一边走,万朴一边说明来意,介绍学校情况。短短十几分钟的交流,赣院士理解了学校的申报缘由、实力和办学特色,欣然接受了学校的申报材料。

另一次,是去清华大学找信息与自动控制方面的申报评委专家。那一天,下着大雨,万朴带队,挤公交车到学校门口,再撑着伞步行到专家楼下。雨水滂沱,万朴的衣服被淋湿了大半,脚下裤管泥浆点点,看上去有点狼狈。走到楼下,恰碰到竞争对手山东建材学院(现济南大学)的领导和老师们,他们是打车直接到楼下的,见到万朴他们的“窘态”,既惊诧又佩服。万朴倒不以为意,笑着与他们打招呼:“我们各说各的,都尽力争取!”双方形成默契,各自陈述学校的优势,不相互拆台,尊重友谊。

学校经费紧张,万朴一直秉承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有一次出差,只买到一张火车卧铺票,万朴就和老师们轮流上床休息。到了出差地,住宿绝不住星级酒店,住过旅馆甚至地下室,也住过澡堂;出行从不打的,远的坐公交,近的走路。年轻人都受不了,万朴却以身作则,为学校节约着每一分钱。

机遇只眷顾早有准备的人。功夫不负苦心人,1998年,学校与济南大学都成为了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

柳池是西南科大学子记忆中的一汪清水、一段难以磨灭的青春记忆,多少人曾在池边学习、早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柳池的由来经历了一段挫折。

1998年,学校向建材部争取到20万基建费用。20万不多,能做什么呢?修不了房,买不了多少设备。万朴认为,一所环境优美,适合师生学习、生活的大学,应该有山有水。当时的校区背靠龙山,却没有水,这20万正好可以修一个湖。这个想法遭到部分教职工的议论和不满,因为他们更希望用这笔钱来发奖金。

对此,万朴坚持说服大家:第一,这是一笔基建费,不能用做奖金。第二,修柳池是惠及全校师生的校园环境建设工程。顶着舆论压力,万朴拍板了:“修柳池!如果出了什么事,我负责!

后来的事实证明,万朴的坚持没有错,否则哪有今天的清清柳池水、朗朗读书声。

领导工作中,类似的事情很多,一些教师托人情想让自己的亲戚到学校工作,但万朴只认公理、不认私情,没有专业技能,无助于学校发展的,他都拒绝了。还有学生因严重违反校规受到处分,用偏激手段威胁他时,万朴始终坚持原则,据理教育。

那时,学校有部分干部主张“小河有水、大河才满”,鼓励一些教师在校内外办班、上课,干私活,收费归小单位和个人。这种现象在国内其他高校也都存在。但万朴认为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他说:“我们学校还是新办院校,比不上老牌大学有功底,如果各个系、各个老师私下办班、收钱,不利于学校集中财力加快发展。而现在学校要发展,真正需要的是聚集能量办大事。”学校领导统一认识,力排众议,开展了系列管理改革。

   

第三章——朴实宽厚

退而不休 老当益壮

学生尊他:“我们永远的万爷爷

1998年,62岁的万朴教授从学校领导岗位退下来。2003年初,当他完成中国-加拿大国际合作项目后,正式退休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虽然退休了,但万朴认为,人民教师的使命不因退休而卸去,他依旧关注着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成才,只要学校有需要,他随时愿意发挥余热。

      2005年至2007年,万朴受聘担任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组长。在学校统一领导下,他参与了学校评建办公室对迎评工作的整体设计、实施,到各院系参加自评指导。年轻教师素质是提升全校教学水平的关键,他精心设计和参与组织实施了全校约400名年轻教师以教育思想、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为重点的“教师培训工程”。最终,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学校”,万朴也被评选为“学校教学评建工作先进个人”。

接着,万朴又受聘为学校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近5年时间,他提出了二级学院教授委员会的明确定位,组织编撰了“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委员会工作手册”,为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质量工程”,年轻教师培训,日常教学、科研工作指导和重点学科、专业建设,不遗余力地付出心血。

除此之外,万朴还受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邀请,开展民办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改革,设计贯通大学4年的素质教育课程结构,并按照新的内容体系编著出版了《人生兵法与人格修养》教材,并亲自授课。

耄耋之年的他,很多工作都因年高而减停了,但是他还继续担任学校关工委对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宣讲”工作。年年都讲,年年都认真修改讲稿,精益求精,与时俱进,提升境界,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受益。在万朴看来,以教师为职业的知识分子,其生命的价值之一,在于能给予学生有益的帮助和引导,能继续为社会进步贡献智慧。他表示,这份工作他会做到做不动为止。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顾问爷爷,“我们永远的万爷爷。

教育感悟,大学是探索世界与永恒的窗口

从1957年开始任教站上讲台,除了文革期间学校停止招生,万朴从没有离开讲台,即使是1992年任学校校长后,他依然担任一些课程的教学工作。在万朴看来,人民教师永远不应该离开讲台。大学的领导虽然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校管理上,但也要留心教学一线,这样才能深刻地体会学生和老师在做什么,需要什么,才能触摸到学校的脉搏。

万朴说:“大学的英语是‘university’,其词根是‘universe’,就是宇宙,所以大学是探索宇宙、探索世界的。”他认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不能狭隘地理解上大学就是为了一纸文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更要用自己的思想来影响学生。专业知识会过时,但老师传授给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崇高道德,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PPT、网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多,万朴认为,讲台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功能依然不可取代。在他看来,三尺讲台虽矮,却是展现教师风采、风格的平台,是教师以身作则,熏陶学生,教导学生如何寻找知识、分析知识、理解知识,授人以渔的平台,这是一组PPT不能做到的。他指出,大学课堂的互动,中小学式的“YES or NO”方式是不行的,一味轻松、引发学生笑声的想法也不对,大学教育的内涵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广阔的思考,课堂应活跃而不失严谨。课堂互动的高境界是师生间的心灵互动。

对于青年教师如何摆正教育心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万朴的建议是:要有事业心。事业心,不是指个人的利益和职业前途,而是终生追求的教育工作的意义,是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青年教师要自问,搞教育是为了个人的发展还是为了社会的进步?我们应把个人的利益看淡一点,去追求更长远、更永恒的发展境界。同时,学校层面也应该有更广阔的认识,对教师的要求和考核指标,不要只是科研成果和论文数量,还应看到教师在课堂上的投入和成效,要有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做出相应的评价体系。

对一些学生读大学就为了拿毕业证、找好工作的心态,万朴认为,“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只懂一专也是不够的,学生要以更为宽广的胸怀去接触更多的知识,学会自主学习。”同时,他强调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他认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贯穿大学四年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教育。大学一年级,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让学生更能辨别是非,重视基础训练。大二,要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美学修养。他发现一些女学生从大一开始,就烫头发、戴首饰、化浓妆,装扮过于成熟,一些男学生上课穿背心、拖鞋,这都不符合文明学生的身份。学生需要懂得什么是美,提高审美能力。大三,要加强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深层次地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大四,则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这种素质教育体系是有益学生成人成才的。

万朴还认为,大学的文化建设也应该符合大学的内涵,应该有更多的高雅艺术走进校园。大学的活动不能只有热闹,不能只重现代歌舞,也要体现传统优秀文化。他说:“文化艺术是多元的,但每个大学生追求、欣赏高雅艺术应该是主流。”学校某组织的通知将新生称呼为“小鲜肉”、“小美女”,万朴说,“小鲜肉”、“小美女”这种网络语言在年轻人之间相互称呼没有问题,但是放到大学迎接新生的语境中,就显得不合时宜,肤浅了,校园文化教育不可忽视具体小事。

   

      第四章:返朴归真

   

      俭朴生活 回归本真

心胸豁达,家人和睦家风传扬

现在,万朴依旧住在学校里。家里的陈设简单,家具都是半旧的,收拾得很整洁。墙上挂着几幅他的书法友人赠送的字画,明朗大气,笔墨挥毫开阔。

万朴与他的夫人李和玉,年轻时都是地质工作者,多年来从事地质研究,面对的是地球和宇宙,使得他们的心态都如大地般开阔,也充满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从1965年,二人结婚,因学校多次搬迁,万朴生活也几经波折,但是妻子李和玉没有怨言,一直相伴同行,帮助、照顾着万朴的事业和家庭。

多年的领导工作,自然也招致了一些人的不满,甚至也受到一些诋毁和谩骂。但是,万朴不以为意,嘴长在别人身上,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他认为在岗位上就要一心一意去奋斗,要做出成绩,但不要去记住这些成绩,也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不惧流言,要执着地完成使命。多年来,妻子也理解和支持着万朴,相濡以沫,家庭十分幸福。后来有了孩子,夫妻更加恩爱、同心同德,细心抚养、教育着两个儿子。一直以来万朴都主张,当父母的要自己带孩子,这其实也是在培养当父母的人的社会责任感。现在,万朴已经有孙女了,他们很爱她,但是孙女一直都是儿子儿媳自己带大的。

在爱好方面,二人不仅有地质科学的狂热爱好,也热爱着音乐和文学。放短假,夫妻两就一起听听音乐,写点文字、练练字,或者打打乒乓球。放长假,就一起去旅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由于身体原因,老伴外出的次数减少了,但万朴还在坚持。现在,他家里还有个“家庭夏令营”,寒暑假期间他就会带着孙子孙女到各地旅游,感受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

除了自己的小家和睦,万氏大家庭也十分团结。万朴家里8个兄弟姐妹,虽然父母已经辞世多年,手足们天各一方,但彼此间的血脉亲情从来不曾削减。每年,他们会在重庆老家聚会至少一次,有时是闲话家常,畅叙亲情;有时,则举办活动,讲述家庭故事,传扬家风。他们重新考证、修补了重庆万氏家族的族谱,兄弟姐妹集体校对,由万朴执笔,编印了《我们的家庭》一书,书中万氏家族根系、延续到第十五代的家谱和万朴一代兄弟姐妹的人生写照,以此希望家族后人代代传承,使得重庆万氏家族家风永世传存。同时,万家还有QQ群和微信群,大家的交流更加及时、频繁,不论身在何方,都关注着家人的动态。

亲近大自然,从身边小事做起

万朴有两个孩子,名字都与山有关。怀着大儿子时,六个月了,李和玉还在野外开展地质工作,翻山越岭,夫妻俩就决定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叫万山。源自这种情怀,万朴对大自然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上海、桂林、西藏、哈尔冰……几十年来,他们已经走遍了中国各个省市。每到一个地方前,他都会查资料做功课。74岁时,他独自一人去了西藏。同行的年轻人都拿出氧气罩来戴着,唯有年迈的万朴却如常。他们好奇地问万老师有什么诀窍,万朴说:“你要先了解这片土地,再来欣赏。

万朴对大自然的热爱,除了心向往之,亲近河山,他更认为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自然。在校园里散步,他从来不损坏一草一木。学校东区中心湖旁的草地,已经被来来往往上课的学生踩出了一条“大道”,以至现在许多新生误认为他本来就是一条路。每次走到那里,万朴都会“绕道而行”,走“正道”。

(吴安辉 编辑)   

结束语:

万朴,原名顺忠,字履之,他是中国传统中颂扬的“人如其名、知行合一”的典范。工作中,他牢记教育工作者“传道授业”的使命,忠诚于教育事业:风雨兼程,近六十载岁月同舟;艰苦奋斗,四迁校址不移育人真心。从1959年到我们学校任教,他的人生就和西南科技大学的发展交织在一起,他最年轻、最丰茂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西南科技大学的发展,如今他已经年迈,仍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发挥余温。生活中,他勤俭朴素,视荣誉以淡然,临困境而不忘初心,实实在在做事,修身、齐家,于平淡中体会生活的意境。

做事不计己利,则刚直公正。创新不惧闲言,则勇往直前。善于驾驭时空,则生命闪光。与人共献才能,则兴旺和谐。”这是万朴的人生格言。回顾起,坎坷沉浮的人生诗篇,万朴反而愈加平静,他说:“个人也好,学校也好,在艰苦的环境下也要有远大的志向和信念,要有取得成功的信心,要敢于拼搏进取。但是要实现理想,绝不是一个、几个人能办到的,要团结众人,团结师生员工,共同奋斗!”这是他作为西南科技大学人的品质。

甘孜县师生代表莅临我校参观交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成都医学院
护理学院暑期赴实习基地看望实习生
7月15日至23日,护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润娟率队,成都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