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期货公司突围 期货资管一对多模式有望落地
06.12.2013 11:53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局
业内人士认为,期货资管业务运行的一周年,给期货公司带来了质变,“一对多”模式的放开,有望推进期货公司实现“突围”。
“一对多”模式有望落地
从去年11月中旬首批期货公司获得资管业务资格至今,全国期货资管业务资金规模不足10亿元,与期货市场资管规模2000亿元左右相比,仅占0.5%左右,多家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的进展没有想象中那样的乐观。
中山证券金融部总经理李松哲表示,目前国内的期货资管不论是规模还是收益,还是比较小,难以令人满意。目前,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不能开展“一对多”业务。另外,不允许发结构化产品也是一个限制。“相比较而言,券商资管今年获准聘请第三方投顾,并放宽其投资期货的一些限制,有望成为对冲基金发展的一个好平台。”
虽然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经过一年多的推进,基本的业务模式经过不断探索已初步呈现,但目前市场规模还不大。而被寄予厚望的期货资管“一对多”模式,有望取得新突破。据悉,近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已向部分获得资管牌照的期货公司下发了《期货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其中内容包括扩大期货资管业务范围,拟放开“一对多”业务。
此次《征求意见稿》放宽限制,明确期货资管业务可从事的业务范围包括为单一客户办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为多个客户办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为客户办理特定目的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
对于起步门槛的设定,《征求意见稿》规定,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接受单个客户的委托资产不得低于人民币100万元,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接受单个客户的委托资产不得低于人民币50万元。客户委托资产只能为货币资金形式。其中,集合计划募集要求单个集合计划客户数量应当在200个以下,且单个客户参与金额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范辉表示,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对于期货市场创新发展和期货公司的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且目前该项业务已经具备稳健运作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此外,在大资管的背景下,发展期货资产管理业务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资管业务给期货公司带来质变
相比投资咨询业务,在期货资管业务运行的一年时间里,给期货公司带来了一些质变。中国国际期货公司松柏基金管理人黄如斌表示:“基金管理作为管理人,对客户有分红,若后期一些基金发展起来了,有一定市场规模,并创造出一定收益,对期货公司的收益情况也将有所改观。”
据了解,国际期货在资管业务方面的推进是非常积极的。去年10月份获得首批资管业务牌照后,今年1月底就有5个产品上线,到今年11月份,已经有15个产品在运行。受“一对一”专户模式限制,资金规模大概是1亿元。公司内部排名显示,上述15款产品运作比较稳定,70%的账户获取了正向收益,收益大概是0到40%之间。
此外,作为期货公司的一分子,从业人员是真实感受到期货资管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变化。“从业人员可以光明正大地从教练员、指导者变化成为运动员,参与对冲市场的博弈。”黄如斌表示。
大连商品交易所会员服务部、期货学院总监蒋巍表示,交易所的机制安排会造成社会对期货风险的错误认识。从波动率上来看,股票的波动率比商品的波动率大很多。之所以感觉期货的风险大是因为商品有保证金的机制,如果交易所把保证金提高到100%就不存在杠杆,就会发现商品的波动比股票波动小得多,风险是来自于你对杠杆的应用。
此外,布林格投资管理公司总裁、创始人约翰·布林格也表示,期货和风险通常是匹配起来的。“无论是期权、期货、股票还是存款,它本身不具有风险,只是工具而已。关键是看你怎么使用它。”
宣传方面,目前期货公司也存在不足之处。深圳市凯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星表示,“做好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宣传工作,不要立足于短期的,要立足于产业,和产业接轨,把最优秀的人和最优秀的产业企业在社会转型中发挥期货的真正价值。目前市场上很多投资人、企业需要更专业的风险管理、产品风险管理,但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对象。”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局
06.12.2013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