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转型期社会“过度现实”:国人被贴不浪漫标签

08.05.2014  06:50

你们收到过几次老公送的花?”一女子在情人节没收到老公送的花,愤而开帖做调查,结果众多回帖让她“成功”摆脱了郁闷:“就一次,求婚那天,然后就再也没有了。”“只送过一次,还是我叫他送的!”“从来没有,泪奔……”帖子成了诉苦和声讨大会。

中国人不懂浪漫,似乎已是被坐实的事情。打开搜索,输入“中国人+浪漫”,结果却大多是“中国人天生不浪漫”“中国人为什么不浪漫”……

中国人之所以给人“不浪漫”的印象,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文化性格,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只能从大概上说,身体里流淌着儒家文化血脉的中国人,含蓄内敛不张扬,讲究“发乎情止乎礼”。如果进一步,把“浪漫”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那么说中国人不浪漫,更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样子。当“压力山大”成为网络流行词,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社会心态。不只是“80后”“90后”年轻人,整个国家都处在负重爬坡的状态,经济转型升级、社会转型发展,接踵而至的变化让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成为普遍情绪。因此,尽管物质生活已大大改善,生活方式却并未有太大的改观。很多人还只是延续以前的习惯——“过日子”。如果为我们的生活找些关键词,“”“”“”“”之类的词入选的几率应该很高。“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这些词背后的生活态度,恰恰是浪漫的死敌。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曾自我检讨:“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生活变得不浪漫了。做着枯燥的工作,睡着不舒服的床,再没去心仪的城市旅行,也没了彻夜长谈的畅快。一个人低头走路,天上飞过云彩、月光和奇迹,也懒得抬眼看。可我曾梦想一个精致的人生啊,与有心人做有趣事,默默无闻却体面讲究……”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位网友关于“不浪漫”的描述,那就是:生活成了单向度的重复,没有了创意与新奇。

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后现代主义有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它的批判至少能给我们提个醒。当然,批判不只是针对中国人,而是所有现代人,即被现代主义“笼罩”的人们。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视野中,秉持现代生活方式的人是一群不懂浪漫为何物的“可怜虫”:他们对生存事实深度屈服, 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过度迷恋,对征服自然有着痴迷的兴趣,以为掌握着生活的真理,却总是视缺乏创意、人云亦云的生活为常态……

当下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乏市场。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少国人有“补课”意识和“赶超”意识。于是,尽管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却令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甚至有奢侈品品牌分析报告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土豪”一词,应运而生。一些深陷消费主义泥淖的年轻人似乎显得更加不可理喻:他们心甘情愿接受商家忽悠,把“shopping”译作“血拼”,争做“月光族”,买不起大物件,也要买一些顶级品牌的小配件,如领带、皮鞋等。可以想见,他们眼中的浪漫,应该是标配的,某某大牌的包包,某某大牌的鞋子,甚至连送花也要成规模,非999朵不足以表达“刻骨铭心”的浪漫。

与此相映照,是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忽视,畸低的国民阅读率徘徊不前,便是最好的证明。在这样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人被物化的隐忧,要重拾浪漫,必须超越现在的生活方式,找回自我。

途径无非两种,一是赓续传统,一是开拓新路。

中国人真的不浪漫吗?尽管“浪漫”一词基本是外来语,但实际上,“浪漫”作为一个固定的词语搭配,早已被中国古代的文人使用过,苏东坡有诗云:“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只是在古人那里,词义略有不同,更强调与自然相亲和心灵的自由。

事实上,不管是文人还是民间,中国人的古典生活中都充满着浪漫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天人合一的朴素信仰,让中国人的生活充满惊奇与灵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万物皆有生命,组成一个顾盼神飞的有机世界,精神故乡与现实故乡合二为一,人们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开拓新路,则必须引入诗性与创意,来对抗功利和平庸。因此,对年轻人中流行的“小清新”“小确幸”不妨以宽容的心态待之,毕竟是他们反抗物质主义、冲破整齐划一,追求更有意义生活的一种姿态,尽管他们仍然缺少一种更为广大的情怀。

有一种看似非常“理性”的人,这种人在甘地那里被描述为:心肠刚硬、想象力匮乏、同情心萎缩,他们受过良好的理性教育,“就像用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他们具有显微镜般精细的特点,然而一遇到大事就变得呆若木鸡……

有学者犀利地指出:“这种毫无灵性, 感性匮乏的‘两脚书橱’,注定与浪漫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