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已有过半省份推行公务车统一标识(图)
华县纪委工作人员在检查公务用车使用情况
为公务用车贴标,让公车不再“隐姓埋名”。8月1日,一场来自我省华县的公车管理行动在网络上引起关注。
实际上,在近些年的公车管理行动中,我省延川县曾有过“公车标识”实践,不过最后“基本上流于形式”。
华商报记者观察发现,从2005年起,全国各地开始推广公车标识制度,区县成为行动的主力军,虽未触及“主要矛盾”,但这场公车管理实践带来的公车消费节约,仍然非常可观。
延川曾试点 “基本流于形式”
8月1日起,我省华县进行一项公车管理改革:为全县241辆公务车车身喷涂绿色醒目“公务用车”标识,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喷涂醒目标识,让公车和私车一目了然、容易分辨。标识公务用车涉及全县10个镇、66个部门共计241辆公务车。当地官员表示,管理制度实行半个月以来,暂时未接到公众关于公车的投诉。
据了解,这次“透明管理”尝试,不仅引来媒体围观,也引发大批网友“点赞”,很多人希望“华县榜样的力量,能引来纷纷效仿”。
截至目前,此举已实施半个月,让许多群众拍手称好,“车上有这么大个标,看谁还敢开公车干私事!”有当地群众评价,“公车混入车流也能一眼发现,去哪里、干啥,我们都能监督。”
实际上,2010年前后,我省延川县作为延安公车改革试点,也曾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制度。
据公开资料显示,这项试点由延川县纪委牵头。全县公务用车张贴“15×10cm椭圆形的纸质粘贴标识”。标识张贴在公车前挡风玻璃内侧右上角醒目位置。
实践两年来,执行情况如何?延川当地公务人员告诉华商报记者,开始执行第一年,确实有些效果,平均每辆公车的花费均有下降。后来,“基本上流于形式”,现在很多公车,已经看不到这个标识了。还有当地市民反映,“标识过小,并不醒目,易被遗忘”。
过半省份已尝试 据称很省钱
前几年,中纪委公开表示,将探索公务用车统一标识制度,要求条件成熟的地区和部门积极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GPS定位等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据省直机关有关人员介绍,我省对公车改革,一直在鼓励各地尝试。但目前除杨凌“干部购车政府租用”的车改模式声势较大外,其他地方虽有尝试,但成效不是很明显。公车标识,只是管理方式创新,也没有统一要求。
记者统计,实际上从2005年起,全国已有四川、湖北、江苏、山东、河南、浙江等过半数省份推行过公务用车统一标识。
2010年,湖北全省各县市区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所有公务用车统一张贴专门的公车标识。2013年以来,湖南各县加速推进公车标识。
湖南岳阳市财政主管部门估算,标识监管后可为财政每年节约2000万元以上。郴州市宜章县试行4个月后,公车使用经费下降25%以上。河南济源实施一年后,公车费用同比下降27.8%。山东章丘市实施一年来,车辆油耗、维修等费用降低达40%以上。
公车贴标只能算治标之方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公车改革专家叶青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车统一标识只是管理方式变化,不触及公车改革的“主要矛盾”,标识行动中要严防“漏网之鱼”,也要防止“无效标识”。
目前,许多省份推进统一公车标识,但多数属“无效”,标识小、不醒目,“老百姓关注不到”,相对来讲,车身喷涂标识更有效。另外,有些县公布标识车辆才100多辆,这里面肯定有部分超编、超标车“漏网”,他测算国内平均各县公车都要在300辆上下。很多地方行动不积极,标识不醒目,就是担心被监督到,一曝光、一出事,都要带来许多麻烦。
公车统一标识后,会不会成为新的特权车?有专家表示,这一轮公车改革后保留的公车比例很低,但也不排除有的公车从此“牛起来”,特权车又会增添“李鬼成员”。因此,仅仅“统一标识”这些小小的管理动作,只能算治标之方。
专家建议用专门车牌
目前,国家公车改革方案出台后,各省都在酝酿实施方案。公车改革后,还需不需要统一标识,如何标识?
叶青说,目前我国全口径的公车存量谁也说不清,目前监督的广度和深度都无法覆盖庞大的公车数量,广东、湖南等地之前统一标识、加装GPS,都需要投入新成本,建议现在还在推进加装GPS的暂时停下来,等改革方案出台后再行动。
今年7月,国家公车改革方案出台,地方党政机关公车改革也给出时间表——2015年底前完成。
叶青说,这次公车改革力求治本、力度前所未有。改革后保留的公车应该在10%左右,存量公车如何管理现在还没有有效经验。数量减少后,统一标识还有多少意义值得探讨,“如果要标识,建议用专门车牌,这比之前的一个标签要醒目、更有效”。
此前在全国两会上,叶青曾多次建议在公务用车上统一安装绿色车牌,用明显标识让公车接受公众监督。
华商报记者 石峥
(原标题:公车改革并不是贴个标那么简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