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老板种生姜 一年收入30万

02.09.2015  09:32

             

                                              左永福(左一)在检查收获的生姜。

 

  刘跃先特约记者 金其云 文/图

  9月1日,看着一箱箱生姜被商贩“抢走”,泸州市纳溪区渠坝镇九君村的左永福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今年气候好,试种的8亩菜姜和8亩姜种获丰收,菜姜亩产达8000公斤,每亩纯收入在2.5万元左右,16亩生姜收入30万元不成问题。除了自己挣了钱,左永福还带动当地发展了几百亩生姜,带动了60多户村民种姜致富。

   有眼光

  建筑老板返乡种生姜

  左永福今年46岁,前些年一直在乐山、宜宾等地从事建筑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左永福发现乐山犍为县生姜种植业不仅红火,种植收入也很可观,种植户每年收入多则几十万元,少则也有六七万元,而且不愁销路。

  “我们家乡的土质和这里的土质也差不多,是否适合种植生姜呢?”2014年6月,左永福返乡带了一把泥土回犍为,请基地生姜种植专家做化验对比,检测后发现九君村的土质很适合种植生姜。同时,左永福打听到,同村的蒋权友在宜宾从事生姜种植多年,对生姜种植、管理和销售都很在行。

  “村里没有主导产业,乡邻都外出打工了,有大片土地适合种植生姜,我们回去试种,成功后再带领村民种植。”左永福和蒋权友不谋而合,2013年9月返乡,利用自家土地各试种近20亩生姜,其中菜姜25亩,种姜15亩左右。“去年9月种植的菜姜,长势好产量高,亩产在7500公斤左右,12元一公斤还很抢手。”左永福说,生姜采挖时地里很热闹,许多闻讯而来的销购商都来抢购和预订。

  蒋权友说,自家采挖生姜时,天天都有村民来围观,他们聊的最多的一个话题是:没想这样的泥沙也能种出这么好的生姜,明年考虑跟着一起干。

   有策略

  信息上网吸引经销商

  2014年,在左永福的带领下,九君村陈祖权等20多户村民纷纷利用自己田地种植生姜。种植期间,左永福和蒋权友不仅提供种姜,还全程免费作技术指导,让村民都享受生姜种植带来的好 “钱景”。2014年,九君村生姜种植面积200亩,产值近400万元。

  “生姜之所以卖得好,还得益于我们独特的营销方式。”左福权说,去年他把生姜种植过程和生长情况挂上网后,吸引了一大批购销商前来实地查看,不少购销商与姜农协商,一次性买断生姜收获权,实行“包亩”收购,让村民实现无忧种植。

  今年生姜刚开始收获,购销商就已经赶到地头,跟姜农谈妥价格,签订合同,预付定金。由于管理到位,九君村的生姜鲜辣脆嫩,很受消费者喜爱,也受到购销商青睐,刚从地里挖起来的带泥姜,也要卖到每公斤12元左右。

  陈祖权是九君村生姜种植的受益户之一,他今年种植了6亩菜姜,一位泸州商贩以每亩1.5万元的价格全部 “包亩”收购,菜姜还在地头,9万元现金便进入腰包。

  眼下,姜农们集思广益,总结出了轮作高产法。“这片地今年种生姜,明年种白芷,病虫害少,产量也高。”九君村生姜种植户代表蒋兴友说,各户种植面积2—10亩不等,再加上间种白芷和蒜薹、大葱、土豆、芋头等,预计全村有60户的村民,年收入在5—10万元之间。

   有计划

  成立合作社壮大姜产业

  “从现在来看,种植生姜的前景很不错,我计划明年再发展200亩生姜,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尝到甜头的左永福对生姜产业信心十足。他说眼下正在筹划成立生姜种植合作社,创办家庭农场,以“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壮大产业。

  “目前种姜的市场行情也不错,每公斤达10元。”左永福经过市场考察发现,生姜收获后还可以先放入地窖 “回茬”,存放时间可达一至二年,既可以留作姜种,又可以规避市场风险,如果来年行情更好,还可以赚得更多。

  目前,在左永福和蒋权友的姜地里,每天都有10多个村民在采挖生姜,他们手法利落,效率极高,清洗好的生姜都放在地边等商家来装运。而这些务工的村民,每天可以挣100元至200元不等的劳务费。左永福说,看到周边村民在自己的带领下念活了生姜致富经,自己比挣了大钱更高兴。

  ◎编后

  种植业有个不能忽视的风险,就是市场供求关系。品质好的生姜固然抢手,然而市场需求总体是相对稳定的,一味的追求数量,很可能导致供过于求,产生滥市滞销。作为有眼光、有策略、有计划的“三有”老板,左永福应该会考虑到这些,投放地窖“回茬”固然是一个办法,然而小编认为,延长产业链,实行精加工,扩大消费者群体,才是壮大产业的根本。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才能带村民在致富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