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深情寄学子 点点滴滴忆师恩——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唐勇院士回母校侧记
3月30日上午8点20分,在狮子山校区六楼会议室见到校友唐勇院士。深灰色西装、红色领带,和去年校庆70周年校友返校一样,还是标配的行头,不变的还有那镜片背后炯炯的目光和微微上扬的嘴角牵引的腼腆笑容,符合他一贯的低调作风。
说到他的低调,唐勇院士的学生、华东师大教授周剑谈了印象最深的两点:一是民主。“我在学生阶段经常和唐老师在学术问题上发生争论,唐老师从不生气,总是和我耐心交流,认真听取我的意见,所以我经常能够在和老师的讨论甚至是争论中使学术能力得到升华。”二是给我交朋友。“我和唐老师交往这么多年来,每当我在学术上有什么需要请唐老师点拨的,不管他有多忙,也一定会抽出时间来给我指点。我认为这是师生关系升华的一种体现。”
拨冗返校:
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薪加火”
今天,雨后的成都迎来了难得的天高云淡。狮子山上,桃花遍开。以蓝天白云为幕,以璀璨春色为衬,学校第五届化学与材料科学研讨会召开了。包括我校化学系82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唐勇在内的诸多校友纷纷回到母校做报告。
杰出校友返校,学校高度重视。校党委书记、校长丁任重专门从学校的两代会会场抽身,出席了这次研讨会,并为大会致辞。他感谢唐勇院士一行回校,也希望借此机会,通过校友之力助推化学学科建设上水平上台阶,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添薪加火”。
和唐勇院士一同返校作报告的还有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戚建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周剑,上海交大副教授沈增明,宁波大学副教授龚狄荣等知名校友,他们都是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培养的杰出学生。他们的集体返校,不仅为学院师生带来化学研究的前沿资讯,更是增添了比这三月狮子山桃花绽放更加动人的场景。
感怀师恩:
“大学的目的,不在使学生得到面包,而在使所得到的面包味道更好。”
此次研讨会会期恰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蔡冀英老师80岁生日。蔡老师是唐勇院士大学时期《物理化学》课程的任课教师,蔡老师严谨治学、关怀学生的教书育人之道,令唐勇院士至今感怀。“为什么我和校友们十分乐意来参加这次母校的活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川师大化学系有一批非常优秀的老师,让我们能够在这里顺利成长,而蔡老师就是这批优秀老师中的杰出代表。”他认为,比报告本身更能打动人的是母校老师们用青春和心血践行的教育之道。
唐勇院士做报告
“大学的目的,不在使学生得到面包,而在使所得到的面包味道更好。”报告会上,唐勇院士没有直接切入报告的主题,而是引用美国文豪罗威尔士的话开始了他的发言。他解释道,“得到面包”好比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它仅是教育的功能之一,而教育更主要的功能是“使所得到的面包味道更好”,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植入思想,要让学生与老师发生思想碰撞并升华。唐勇院士认为,植入思想是教育核心的功能,比知识和技能的授予更加重要,川师大化学系的老师们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用行动贯穿着这样的教育理念。而川师大又是西南地区尤其是四川省教师的摇篮,在省内任何一所中学的教师中,都可能碰到川师大的毕业生,这点让他引以为豪。
投影幕布上开始滚动唐勇院士临行前整理的照片,充满了狮山的印迹。他一边在小小的毕业照上寻找在座的同窗,一边和在场师生分享了大学时期生动的生活片段。那泛黄的黑白照片背后是割不断的、浓浓的师生情和同窗谊。
唐勇院士分享老照片
唐勇院士PPT中老照片
唐勇院士PPT中老照片
唐勇(左三)院士与恩师蔡冀英(右四)合影
随后,唐勇院士从神舟五号飞船点火升空的火说起,再到万年前的陶瓷、五千年前的青铜……通过列举合成化学和人类文明的密切联系,引出了报告的主题《从碳循环过程看合成化学的发展机遇》。他深入浅出的讲述,深深吸引了在场师生。“能够与杰出校友、化学专家面对面,我真的太荣幸了!”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5级研究生刘春霞难掩激动。
报告会后,应记者之邀,唐勇院士和我们漫步在春光明媚的狮山校园里,回忆起对母校最深的印象,他说,除了狮子山的桃花,还有当时校园的氛围。他说川师大培养了他不管怎么样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事的精神。“那时,老师们普遍都非常认真地教书,一点不浮躁,学生也在认认真真读书,也一点不浮躁,哪怕是玩,我们也是认认真真在玩。我们可以安静地下来做我们想做的事情。”
唐勇(左三)院士一行参观校园
寄语学子:
“成功就是选择了一双合适的鞋,一条自己的路。”
唐勇院士在勉励青年学子时,谈了自己对“成功”的理解。他并不认同成功是得名或者获利,而是能够选择到一双合适的鞋,一条正确的路。他说,“要按照普世的成功标准,我们不仅仅要做点自己有兴趣的事,同时也要对社会做出一点贡献。按照这个标准,我觉得我们的同学们应该要有一点目标,而且这个目标一定要符合现实。我们可能心中有一个比较大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可能是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候才能达到的。除了这样的远大目标外,我们心中应该还要有一个近期能达到的目标,这近期的目标怎么定呢?我们不能说定一个伸手就能够得着的,而是我们一定要跳一下才能够得着的。只有这样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我们才能越走越远。还有一个就是信心,如果你做什么事情,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够做成,那么你是很难做成的。必须要先相信自己能够做成,再去想办法实现它。有了目标和信心,我们还要有合适的解决方法,这非常重要。现在很多学生遇到问题都很愿意找客观原因,找别人的原因,这也是我们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把这三点做好,我想我们很多事情都能做成。”
谈到这里,唐勇院士抛出了颇有哲理的“天花板”理论:“当年我们考入川师大,我们的‘地板’是能够看见的,再不济也可以去做个中学老师;而这个‘天花板’我们是看不见的,天花板很高,但是你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实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的,而在这过程中你能不能把你潜力发挥出来非常重要。”
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了重德苑门口,这是以前的男生院,去年校庆时换了与校训有关的新名字。唐勇院士指着临道的某个窗口说,“以前我就住这栋男生宿舍的三楼”。一边走,他一边感叹学校发展很快,变化非常大。
美好的时光总觉短暂。时间接近正午,阳光洒下来,桃李广场的桃花、海棠花、杜鹃花、玉兰花竞相争艳。花丛掩映下,唐勇院士和同行合影,留下了他对狮子山崭新的记忆。
唐勇(中)院士、戚建华(右二)教授一行在桃李广场合影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