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地市州扶持中小企业概况

08.08.2014  19:10
核心提示:成都170户微企享17亿“定向降准”资金蛋糕 1、绵阳多措并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上半年,市工商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制定和落实帮扶措施。一是开辟科技型中小企业登记注册绿色通道,放宽准入,特事特办、特事快办,全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二是放宽成员限制和出资方式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利用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商标专用权质押、“三户五户联保”等方式融资。1-5月,我市新增私营企业3329户,新增个体工商户8813户,新增农专社244户。全市私营企业累计33377户,个体工商户累计163457户,农专社2786户。   2、达州市出台十三条措施促进当前经济稳增长         日前,达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促进当前经济稳增长的十三条措施》,以投资拉动、消费拉动、工业增长、服务业发展、企业减负等为重点,致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措施》指出,要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工业止滑回升。加快推进全市25个重大工程项目和150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开展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实施进度清理检查,2014年6月以前已安排资金的项目(不含前期工作项目),9月底前必须全部开工并形成实物工作量;逾期未开工的,收回已拨付资金,用于实施进度好的县(市、区)和新确定的重点项目。加大生产经营性项目土地闲置清理力度,将清理回收的土地统筹优先用于纳入年度开工计划的重点项目。对重大工业项目用地给予重点倾斜,将不低于30%的年度用地计划指标用于工业项目建设,优先保障亿元以上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全面落实丰水期富余电量消纳政策,争取更多工业企业进入直购电试点。         《措施》明确,鼓励采购本地产品(服务)。我市将定期发布大宗物资及机电产品设备需求信息,组织市内企业配套对接,稳步提高市内产品采购配套比重。在同质同价条件下,市内项目建设原则上采购本地工业产品。本地产品参与保障房、市政工程、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政府集中采购商品、医保类药物招标采购时,同等条件下优先纳入政府采购。对2014年采购使用市内工业产品比上年净增1000万元以上的市内企业,根据其实际采购金额,按一定比例从本级工业发展资金中给予一定奖励。          《措施》特别指出,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凡收费标准有上下限的,一律按下限标准收取。对进驻工业园区且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工业企业,按有关规定实行城市市政建设配套费、人防费减免优惠政策。企业取得专项补贴、土地返还款、税收提成返还等专项资金,凡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作为征税收入。降低产品检验检测收费,各项涉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收费在现行执行标准上降低10%,计量、安全检定检测收费降低10%,建筑活动综合技术服务费降低10%,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费降低20%。全面清理各类涉煤行政事业、中介服务及培训收费项目,暂停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取消省级以下设立的涉煤收费项目,规范各类涉煤培训并降低收费标准25%,取消白酒生产许可证年审收费。          《措施》明确,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一般预算支出安排,落实土地出让净收益、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地方债券资金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政策措施。新建商品住房中必须配建保障性住房,并按土地出让时计容总建筑面积的5%进行配建。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9月底前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20598套(户)全部开工并形成实物工作量。          《措施》还涉及大力开拓市场、努力扩大消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及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提高审批效率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我市将推进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特定行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外,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   3、自贡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出“组合拳”     (1)拓渠道。启动公益性岗位、“三支一扶”等大学生招录工作,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加大就业帮扶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发基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300个,大学生“三支一扶”工作岗位88个。(2)抓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对实现灵活就业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2年内按实际缴费数不超过2/3的标准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对小微企业新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企业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3)促创业。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财政补贴资金,在高校创业园、科技园、创新创业俱乐部等创新创业平台内孵化的创业项目,可获1万元创业补贴,同一领创主体有多个创业项目的,最高补贴可达到10万元。(4)重跟进。开展社区入户调查,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QQ联系群,在自贡人才网创建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查询、发布信息系统,定期发布招聘、招考、培训等信息,推动见习基地自主动态发布见习岗位。   4、成都170户微企享17亿“定向降准”资金蛋糕       7月10日,成都10户小微企业获得成都农商银行授信1.29亿元,开启了成都4家机构降准释放的17.69亿资金大门。此后的三个月内,成都市将有170户小微企业分享这块蛋糕。   成都市金融办副主任任瑞洪介绍,目前,成都有4家机构符合定向降准政策条件,包括成都农商银行和东电财务公司等3家财务公司,共计释放资金17.69亿元。预计本次定向释放资金将在9月发放完毕,惠及成都市170户小微企业。利用释放资金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低于其他资金发放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   6月9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定向降低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通知》,出台了面向多类金融机构的定向降准政策。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纪委书记田蓓说,希望金融机构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并希望在“定向降准”中受益的企业,抓住“稳增长”政策机遇,加强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不断强化诚信意识。   据了解,人民银行近期还将启动“央行科票通”再贴现定向支持计划,安排不低于10亿元的再贴现限额,按照“定企业、定机构、优利率、优再贴”的原则,支持成都市1500多户科技型企业的票据融资,贴现利率低于全市同期同档次加权平均贴现利率,帮助科技企业盘活在手票据,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融资成本。   据介绍,今年以来,成都市金融机构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用实际行动落实“稳增长”措施,加大对成都市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信贷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呈现较快增长势头。   5、绵阳全力扶持离校未就业学生就业创业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绵阳市今年以来,通过积极开展实名登记、主动提供指导职业、大力实施重点就业帮扶等,助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       据统计,从2010年到2013年,我市接收高校毕业生约3.63万人,呈逐年增加趋势。仅2013年接收1.03万人,比2010年增长30.1%。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特别是离校未就业学生顺利就业,我市专门为来绵阳的高校毕业生实施报到登记工作,全面掌握其信息;对未就业且自愿申请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办理失业登记并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人员作用,通过专业的职业指导,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自身特点和职业能力,合理确定求职方向。       为了让高校毕业生了解更多就业信息,市就业局、人才服务中心定期收集、整理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信息定期发布。适时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对离校未就业且办理了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积极组织其在认定的见习基地参加见习,并给予每人每月800元基本生活补贴。       针对有创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学生,积极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并协助创业者办理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事项。我市还对困难就业群体开展重点就业帮扶,将“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以及残疾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就业服务。       为了提高就业技能水平,我市还大力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活动”,组织有培训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并按规定落实相关补贴。同时,主动为离校未就业学生提供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对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档案托管、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等系列服务。   6、3000万资金助创业者追梦 成都千人参与创业真人秀             大学生创业者      一场大型真人秀形式的比赛将为成都创业精英们提供展示的机会。今日,“自主创新成大业”2014年凯信创业助跑工程启动仪式在温江区凯信双子国际广场隆重举行,共有9所高校的师生代表、150家企业代表、35家商会代表、众多社区代表近千人参加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报名情况      层层角逐 首期扶持10位创业者      “自主创新成大业”2014年凯信创业助跑工程由共青团成都市委员会、成都市工商业联合会、成都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共同主办。      据活动组委会介绍,此项目采用大型真人秀形式,将于7月17日正式启动报名,并通过海选、预选、总决赛的层层筛选,最终决出10名实习店长,进入凯信集团开始实习工作。在经过凯信内部人力资源考核评定系统的考核后,这10名实习店长将成为合格的正式店长,开始踏上自己的梦想之路。2014年,主办方将扶持首期10个创业者,并将在3年内带动2000人就业的持续帮扶。      记者了解到,此项目中所有参与真人秀比赛的选手都将获得消费指导师培训课程,并得到专业认证,除了评选出的10名实习店长之外,其他人将得到消费指导师成都执行办公室提供的其他就业机会。           3000万资金投入 助创业者追梦      “我们计划在3年时间投入3000万帮扶创业者,在项目前期,我们将把店铺所需物品人员配备完善,让10名胜出者来经营管理这些店铺,首批店铺经营内容主要和家居相关,后期将逐步涵盖汽车、美容、房产、旅游、珠宝、电子商务等13个行业,店铺利润以分红的方式奖励给店长。”活动相关负责人说到。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大二的学生朱结告诉记者:“通过朋友的推荐我了解到这个公平公正的创业机会,我以前在一些社区里面做过兼职,也和我们学校农业相关专业的同学一起做过和专业相关的创业工作,对自主创业这方面非常感兴趣,我希望能在这次‘自主创新成大业’比赛中进入前十强,当上店长,实现我自己的创业梦想”。
7、内江市“六抓”谋划下半年稳增长工作     (1)抓工业止滑提升。鼓励70户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0%以上的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帮扶22户关停企业找准市场定位,加强产品营销;推进6个重点工业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形成新的增量。(2)抓投资强力拉动。开工建设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成渝客运专线内江段、内威荣高速公路和自隆高速公路,确保下半年固定资产完成投资350亿元。(3)抓消费刺激带动。举办特色促销和大型会展活动,扩大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启动10个电子商务发展集中区建设,力争今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0%、网购交易额增长50%。(4)抓开放借好外力。积极筹备参加第十五届西博会,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产业、电子商务、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专题招商活动,全面开展项目落地督查行动,确保全年到位市外资金同口径增长15%以上。(5)抓要素保障到位。推动攀枝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内江开设分行,协调金融机构按照“定向降准”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坚持用地优先向重点项目倾斜,积极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提高土地供给率。(6)抓民生工程实施。启动实施105万平方米棚户区危旧房和110栋城区老旧院落改造工程,推进162.35万平方米被征地农民安置还房建设,拉动即期需求;积极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大力实施岗位开发,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6%以内。 
8、绵阳银监分局召开“金融知识进万家”绵阳银行业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活动启动动员大会        7月2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绵阳监管分局就开展2014年“金融知识进万家”绵阳银行业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活动召开启动动员大会。市农发行、各国有商业银行绵阳分行、邮储银行绵阳市分行、省联社绵阳办事处、市商业银行、各股份制银行绵阳分(支)行、各农村信用社联社、各村镇银行全部参会。       本次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杨克文副局长在会上动员,为提高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金融素质,加强银行业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推进银行业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宣传教育,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银行业服务人民群众的理念,开展此次活动。       据悉,银监会定于2014年9月1日至9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金融知识进万家”银行业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活动。而绵阳银监分局为2014年“金融知识进万家”绵阳银行业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活动的主办单位,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部参与。       本次宣传服务月活动坚持公益性原则,以青少年金融知识学习普及为重点,四川银监局、绵阳银监分局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宣传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统筹协调和督导。       绵阳银监分局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以“金融知识进万家”银行业宣传服务月活动开展为契机,着力引导全市银行业机构普及社会公众金融知识,推荐银行业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宣传教育,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银行业服务人民群众的理念。   9、立足园区 以企招商 宜宾屏山县支撑产业转型       “规划一区四园,布局四大产业。”宜宾市屏山县创造了惊人的“屏山速度”。近日,记者从屏山县采访获悉,该县产业园区的发展为新县城建设、百姓安居乐业提供了强大支撑。不少老百姓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心愿,从“村民”到“居民”,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在今年4月举办的四川与中外知名企业投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屏山县共签约3000万以上项目11个,其中4个签约过5亿元的项目,着实羡煞旁人。       果断决策 立足园区招商       今年以来,屏山县委、县政府下决心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上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屏山在解决了1000万元园区建设引导资金的基础上,筹集1亿元资金,全面完成了2.1平方公里石盘产业区路、水、电、气、码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业跨越发展筑好平台。       今年,屏山获得了少数民族县待遇。在原招商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屏山为企业争取到终端电价每度0.45元的“留存电”支持政策,综合政策做到了宜宾市最优。       “在园区上,屏山为企业提供了要素支持,成立了园区专门工作组专职负责园区征地,2013年完成征地储备1200亩,确保签约项目及时落地。落实‘留存电’15亿度,引入马边县小水电优惠电量4亿度,建立起量足价廉的能源保障优势。”屏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纪工委书记钟贤礼介绍,在服务上,屏山建立园区企业办理事项由园管委牵头会审的“见文转文、见章盖章”的强效机制,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       目前,屏山县签订园区项目招商引资协议33个,实现协议引资21亿元,招商引资项目数和总投资分别是过去历年园区招商的4倍和6倍。已开工建设项目29个,总投资18.6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产值可达32亿元,是现有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3倍,可解决就业2500余人。       抢抓机遇 促进产业转型       过去屏山县三大产业基本以农为主,今年,屏山实现向工业为主导的转型,初步迈入工业化轨道。       依托产城一体发展布局,市属五粮液、丝丽雅、天原三大企业集团不断加大在屏投资力度,酒类、茶叶、食品等产业加速外溢到屏落户,“城郊工业”的特征初显,“山区经济”正快速向“城郊经济”转型。       此外,以高载能化工产业为主的工业产业结构正持续被食品饮料、轻纺、机械、建材等多元产业替代,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转型优化。       创新发展 重奖以企招商       在屏山县的招商引资中,成效尤为显著的是该县独创的“变概念招商为成本招商、变大海捞针为定点撒网、变全员招商为平台招商,重奖以企招商”的招商模式。       当前,屏山县已与有企业2万余户的广东商会、有企业1.5万余户的四川广东商会建立协作平台,有效提升了招商引资实效性。       今年,该县将力争新开工工业企业10户以上,建成将投产项目16个,新增规模以上投产企业8个,园区工业招商到位12亿元;保持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长20%。   10、泸州建长江经济开发区 拟打造四川临港产业基地       伴随着长江经济带的连连升温,今年以来,泸州港货物吞吐量也连创新高。7月18日,记者从泸州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上半年,泸州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551万吨,同比增长10.64%。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12.77万标箱,同比增长87.82%。       翻开中国区域经济版图,横贯东西的长江像一支“利箭”。在这支“箭”上,地处长江上游的泸州,好比“箭尾”,恰好处于长沱两江交汇处。借力长江黄金水道,抢抓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机遇,泸州市决定加快建设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在日前召开的市委七届八次全体会议上,泸州市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的决定》。       处于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最西部的泸州港,火车可直接开进码头堆场,这在长江沿线绝无仅有。泸州港凭借内河多式联运优势,正在构建起我省乃至云南、贵州大运量、低成本的对外运输通道。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将依托泸州区位、航运、多式联运等优势,发挥泸州港的中转功能,搭建园区全方位开放平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将深化与重庆、武汉、上海等地港口和园区之间合作,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依托川滇黔渝航运中心,引导和吸引南贵昆经济区物资在泸州港集散,连接南丝绸之路经济带;借力重庆、成都铁路、航空等枢纽,连接蓉欧、渝新欧两条欧亚大陆桥,打通泸州连通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通道;发挥成自泸赤、泸州港进港铁路专用线等交通通道功能,加强与成渝经济区、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的合作发展,培育壮大园区进出口基地、外贸产业,提高经济开发度,拓展航运物流的经济腹地。       6月29日,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来自成德绵、资阳、眉山等地的大宗货物,沿着这条便捷的出川通道运送到泸州港集装箱码头。现在,通过泸州港中转的集装箱近80%的货物来自天府新区。民生轮船公司泸州分公司经理何忠勇称,他们十分看好成自泸赤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是泸州到成都、泸州到贵州最便捷的一条通道,将对拓展贵州市场是一大利好,民生轮船公司目前已与赤天化合资成立物流公司,开展业务合作开发。       在空间上,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将形成“一区五园”的布局结构。“一区”即长江经济开发区,“五园”由“两个核心区”和“三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共同构成,总规划面积196平方公里。“两个核心区”即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和合江临港产业园区。“三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包括泸县临港产业园区、纳溪临港产业园区、江阳临港产业园区。       发展目标方面,到2020年,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泸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600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万标箱,将长江经济开发区建成川滇黔渝航运中心、四川临港产业基地、长江上游经济增长极。
11、成都高新区与深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助企业进军资本市场        7月22日,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在成都高新区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双方将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推动成都高新区企业借助深交所进军资本市场。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邱旭东、深交所首席研究员金立扬出席仪式并签署协议。       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在信息交流、上市后备企业培育、上市公司监管发展、加强其他直接融资发展、资本市场知识普及、培训研讨调研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有力推动成都高新区企业借助深交所进军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深交所与成都高新区的合作渊源已久”,金立扬介绍。双方共同建立的“深交所西部路演中心”于2010年在成都高新区落成,这是深交所在中西部地区建立的第一个设施先进、功能齐备的路演中心;双方每年都在成都高新区合作开办各类研讨会和企业培训会,其中,2013年开设的董秘预科班获得众多企业追捧,“近期即将在成都高新区开设第二届董秘预科班”。       “加强与深交所的合作有助于成都高新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而完善区内企业融资需求”,邱旭东表示。深交所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它的主板、中小板服务于大中型企业,创业板则上承主板、下接场外市场、服务于中小企业,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积极构建多层次上市融资服务体系,将切实完善成都高新区企业的融资渠道,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成都高新区多年以来大力协助企业改制上市,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截至2014年6月底,累计已有12家成都高新区企业登陆深交所,历年融资逾63亿元。目前,在获得证监会受理的8家成都高新区企业中,有2家计划登陆深交所中小板,6家则计划赴创业板上市。近期,还有9家企业将向证监会递交赴创业板上市申请。据悉,成都高新区已制定出台了相关改制上市扶持政策,建立了多部门协同的“企业改制上市协调会”机制,充分利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性场外市场为大、中、小(微)各类企业服务。截至今年6月底,成都高新区有上市公司23家,约占成都市的一半,累计融资逾230亿元,另有8家企业获证监会受理申报材料,7家企业即将完成四川证监局辅导,10余家企业即将进入辅导期,还有大批企业正在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造工作。       作为全国首批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成都高新区的科技金融创新工作及其成效一直备受市场关注。在今年1月24日“新三板”面向全国扩容的首批挂牌企业集中挂牌仪式上,来自成都高新区的10家企业登陆“新三板”,挂牌企业数在国家高新区中名列前茅,居西部第一;4月11日,成都国科海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新三板”,至此,成都高新区“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扩展到11家。目前,成都高新区还有9家企业向“新三板”递交挂牌申请获得受理,一批企业将按计划于近期提出挂牌申请。川藏两省共建的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于去年入驻成都高新区,近期将正式开业,成都高新区已有10家企业向此区域性场外市场递交挂牌申请。       据悉,在签约仪式当天,成都高新区管委会还举行了专题培训会,深交所创业企业培训中心副主任邹雄向与会企业代表介绍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最新发展情况,并对企业在改制上市中的各项工作给予权威指导;来自知名券商和律师事务所的专家为企业代表讲授了改制上市的流程、关注要点和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100余名成都高新区企业代表参加当天的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