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木史哈: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记者 蔡晓华 实习记者 蒲建峰) 8月20日至21日,全省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现场会召开。省政府副省长曲木史哈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推动我省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省政府副秘书长赵学谦主持会议,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州委副书记、州长罗凉清出席会议。
会议分两阶段进行。20日至21日上午,来自省直有关部门及各市州的150余名与会代表,先后深入攀枝花市米易县、盐边县,凉山州会理县、德昌县、西昌市等地,参观考察了稻菜轮作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芒果基地、石榴专业合作社、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三牧乳业奶牛基地等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现场。21日下午在西昌召开的大会上,攀枝花市、凉山州、阿坝州汶川县、巴中市平昌县分别就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作交流发言。
曲木史哈指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农业提档升级的客观要求,是运用市场理念,促进农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是应对不利宏观经济形势,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省各地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底,全省特色作物面积达到3937.4万亩,综合产值达到3800亿元。今年,全省以蔬莱、水果、茶叶、肉牛、肉羊、名优水产品、特色经济林木等为重点的现代特色产业发展势头更加迅速,发展成效更加显著。各地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中都形成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其中攀西地区充分利用独特自然条件,大力推动特色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助农增收效果凸显,所积累的经验也最为典型。总结起来,我省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经验主要是:因地制宜抓特色,一张蓝图绘到底,打造品牌拓销路,科技引领增效益。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特色发展有盲目性,二是轻易改变发展方向,三是品牌效应不强,四是牛羊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曲木史哈强调,我省自然气候、地质条件多样,能生产各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各地要全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选择合适地方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特色农产品,做大作强、形成优势,推动其尽快成为本地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柱。一要坚持因地制宜,牢固树立特色理念,挖掘本地优势,探索适合地方实际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突出生态优势,根据区域内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资源条件,选择确定优势特色农业主导产业。抓住市场优势,通过对市场需求分析比较,选择市场前景最好、效益最佳的特色产业。巩固传统优势。对已经形成规模、有市场影响力的特色产业,要继续巩固提升、扩大发展。二要统筹规划建设。科学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将产业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规划相衔接,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可操作性。按照三次产业协调推进的要求,合理布局产业。推进规模发展,不断把现代特色农业做大,向规模要单位成本降低、要配套设施完善、要市场渠道占领、要区域知名度提升,实现效益跨越式提升。三要高标准综合配套,坚持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同步推进,强基础、抓配套。加强通道建设,加快水利项目和配套渠系建设,加强“田网、渠网、路网”建设,完善基地基础设施条件。坚持建管并重,强化基地生产管理,提高基地生产水平。积极开展品牌建设,整合现有农产品品牌,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丰富品牌文化内涵,做好品牌形象,设计打造一批优质区域品牌。四要加强体制创新,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动力,通过创新,探索出既符合本地条件、又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农业行政审批等方面改革,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创新和改善调控和管理。五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人才支持、科技支撑力度,切实强化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保障。
凉山州委常委、州委统战部长达久木甲,州政府副州长白云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