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库与成都民企成立抗疏力研究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
中国智库与成都民企成立启培抗疏力工程技术研究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
中新四川网12月8日电(王哲)8日,记者从在成都刚刚结束的北大•UMT蓝海博雅论坛西南讲坛暨中国第五届启培抗疏力研讨会上获悉,中国智库与成都民企-成都抗疏力科技有限公司就四川重大科技发明—“抗疏力”成果与应用在四川挂牌成立启培抗疏力工程技术研究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据介绍,“抗疏力”属国人首创,领先世界的高科技创新技术,其主要用于泥石流、山体滑坡灾害治理、道路建设、沙漠治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在国内外已引起行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抗疏力,是德文“consolid”音译的新创词,意为“抵抗土体疏松之力”,通过在土体内添加“抗疏力土壤稳定剂”改变土体排列组合,提高土体密室度,阻断水进入土体,以此稳定土体,提高土体强度。由于抗疏力工程的主要原料是现场采集的土、沙、石加“抗疏力土壤稳定剂”因此具有低碳环保、高效节能、降低成本等特点。
据了解,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地质灾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重大影响。成都抗疏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高级工程师敬启培留学瑞士归国后利用“抗疏力”原理开展泥石流、山体滑坡灾害的治理及山坡地的整治研发了相应的技术,获得多项专利,并在一些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川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副主席、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润秋认为,传统的泥石流治理模式是“疏”或“堵”泥石流,而敬启培研发的抗疏力的泥石流治理模式是“疏、盖、档”,即疏水、阻水和挡土,以此来稳定山体、防止滑坡、遏制泥石流的发生,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利用抗疏力技术的防渗功能贮存雨水,通过坡改梯等措施,改变山体面貌,使其成为可用地”。这一理念既防治了泥石流,又新增了土地,在许多地区具有实用性。同时在工业废物处理问题,利用防渗功能使废物不外泄,达到“省地、环保,把“资源放到该放的位置”的目的,理念新颖,有试验推广价值。
黄润秋还表示,敬启培十余年心血研究抗疏力环境治理新模式,形成了一些创新理念,应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不断试点和推广,让“抗疏力”这一创新理念为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智库理事会秘书长萧劲风说,中国智库现在主要的方向主要是配合国务院实施相关政策做一些落地和接地气的工作。抗疏力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案例,抗疏力的产品是具备前沿性的、前瞻性的,同时也是为国家制定一种相应的技术标准,并且在做相应的工作。抗疏力的发展,它的终极目的,一定会成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当中一个重要的基石。它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一个非常实际有效的实施案例,是接地气的,抗疏力这种技术未来最终会成为一种中国的标准。
据抗疏力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敬启培介绍,研究院的成立具有抗疏力发展史上里程碑的意义,其主要职责就是培养抗疏力的行政、营销和技术高端人才;研究发展抗疏力在各个涉土领域和非涉土领域的应用研究以及抗疏力在各个行业当中的应用。同时学术委员会还设有七个分支机构,分为道路、水利、灾害治理、考古、古文物的修复、现代农业等。
据了解,研讨会前,与会专家学者还前往位于四川简阳的抗疏力研发实验基地进行了现场参观考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