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购联动购物商城变国家4A景区

14.07.2014  13:47

  当一块刻着4A“国家级旅游景区”的牌子挂在成都海宁皮革城游客中心墙上时,吸引了外界好奇的目光——

    一个购物商城也能成为4A“国家级旅游景区”?前不久,当一块刻着4个A的“国家级旅游景区”的牌子挂在成都海宁皮革城游客中心墙上时,自然吸引了外界好奇的目光。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的四川,不缺自然风光,也不缺人文古迹,但成都海宁皮革城作为购物型的国家4A景区,在这里却是头一个。

  游购联动,从购物点变景区

  7月的海宁皮革城,已进入淡季。一楼主打箱包、皮鞋的商铺,生意算不上火爆。“张氏皮具”的老板来自浙江,正操着一口“海味”普通话,卖力地向客户介绍自家的皮包。尽管如此,皮革城的商家都严守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做批发交易。

  “从一开始,我们就锁定于一个高端的购物场所。”成都海宁皮革城有限公司张勤跃说,批发交易来往的货车、杂乱无章的人流,都与商场的理念背道而驰。

  与自然、人文的景区相比,购物型景区的卖点集中于一个“购”字,吸引力又在于“专”和“精”。“目前,海宁皮革城已经吸引了600多家国内外皮革服装、裘皮服装、毛皮服装、皮具箱包品牌商家入驻经营。”张勤跃说,其中不乏国际一线品牌。

  而如何在旅行社的行程单上从一个“购物点”变成一个景区,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国家4A景区有着相当严格的评审标准,停车场、卫生间甚至一个垃圾桶,都必须达到相应标准。”张勤跃说。

  位于商场西侧的游客中心,和所有4A景区的游客中心一样,设置了接待处、投诉处;这里买到的明信片,可以贴上皮革城的邮票、盖上景区的邮戳,寄往世界各地。更引人注意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小型的皮革博物馆,皮革发展史、制革工艺、皮革原料等在这里一一展示。

  商场门外的停车场上,专门为旅游大巴划定了停车区域。“4A景区对能到来的游客数量也有规定。”张勤跃说,开业近两年来,已经累计吸引了大巴1万辆、小车120多万辆,“最高日游客量为4万余人,最高日小车流量为13000余辆,大巴为100余辆。”

  引发区域整体价值裂变

  上午体味淳朴秀美的乌镇水乡美景,下午到海宁中国皮革城观光购物,近日,宁波一家旅行社报出的这条一日游线路,颇具诱惑力。

  类似的一日游、二日游线路,在成都有望成为现实。“比如三星堆—宝光寺—海宁皮革城一日游、绵阳—黄龙溪—海宁皮革城2日游,完全可以和传统景区实现优势互补。”张勤跃说,游购联动,能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产品。

  早在申报成功之前,成都海宁皮革城就和800家旅行社签订了合作协议,“只要你把人拉来,我们就给旅行社补贴。但购物,不给回扣。”张勤跃说。1万辆大巴带来的消费能力惊人,占到年交易额的30%左右。

  以商贸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带动商贸繁荣,这个循环链条圈进的,还有川渝经济圈、陕西、甘肃、云南、贵州、西藏、青海等多个省市区的近3亿消费人群。

  作为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复刻版”,同为4A景区的成都海宁皮革城在期待吸引更多游客和消费群的同时,也有望“复制”海宁中国皮革城对当地区域经济的整体拉动作用。有专家分析,成都海宁皮革城之所以能在省内众多同时申报的景区中胜出,关键就在于其高附加值和衍生能力。“每年到成都海宁皮革城商贸旅游景区的游客达上百万人次,不仅给景区带来经济效益,也对周边区域乃至整个北城区域带来消费潜力。”张勤跃说,海宁皮革城所在的新都斑竹园镇,3年前租房子只需花费700元,而现在同样的房屋月租金已达1600元左右。

  但由于皮革服装销售强烈的季节性,目前的成都海宁皮革城,“热半年、凉半年”,每年4—8月就进入淡季,卖皮革服装、裘皮服装的店铺纷纷暂时歇业。“这是皮革城最明显的‘软肋’。”张勤跃说。

  千里之外的海宁中国皮革城已经摸索出了一条出路。“我们准备按照海宁的经验,开发二期奥特莱斯模式的商场。”张勤跃说,总建筑面积32.3万平方米的二期商场将以韩国、欧洲等进口服装品牌为主打,建设独栋商业楼宇吸引品牌入驻,“与一期形成错位互补、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