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前市委书记被曝遭降职前曾多次提及反腐
昆明市委书记张田欣从副处级晋升到副省级,用了17年,
而从副省被降职至副处,只用了不到一天。在此之前,
他的处事风格与性格已饱受争议,负面传闻持续不断
本刊记者/刘子倩(发自云南昆明)
7月的最后一天,春城昆明下了一场阵雨,最低气温只有18摄氏度。这一天,是张田欣59岁的生日。
或许这是他人生中最为纠结的一个生日。就在19天前,因涉嫌违纪,张田欣被免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的职务。开除党籍,取消副省级待遇,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的处分也在四天之后接踵而至。从副处级晋升到副省级,他用了17年,而从副省到副处,只用了不到一天。
整整一年之前,张田欣会见了百荣集团董事长,在工作中度过了58岁的生日。那时候,张田欣遭举报、调查等诸多版本在坊间流传。一年之后,这位在市政工程中喜好栽花,被下属们戏谑地称为“花匠”的市委书记,在被种种传闻裹挟中,黯然降级。
8月初,张田欣从武警守卫的西昌路468号搬了出来。这个闹中取静的院子,对外的名称叫省委一号院,位于昆明市中心,距昆明标志性建筑金马碧鸡坊只有一公里,是云南省主要领导的住宅区。连降四级的张田欣显然已失去继续居住于此的资格。
升职快车道和惹人争议的性格
与大部分官员相比,张田欣的奋斗起点并不高。1974年,年仅19岁的张田欣是玉溪江川县三街中心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一年后转入江川一中成为代课老师。虽然从三街村到县城只有3公里,但对于刚满20岁的张田欣来说,进入全县最好的学校也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在江川一中任教三年后,张田欣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并考入昆明师范学院中文系。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在玉溪地区行署办公室工作。这是他仕途的起点,也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年轻、又是省城大学中文专业毕业,这是文秘工作最合适的人选。工作三年之后,他被提拔为秘书科副科长。
从此,张田欣进入仕途的快车道。两年时间,他晋升为科长,又过了两年,被提为副处,任易门县委副书记。只不过,难以预料的是,25年后,对张田欣来说,副处级更像是一个梦魇,在59岁仕途的弯道不慎拐向了出发的原点。
1999年,张田欣从玉溪市委副书记任上调任文山州委书记,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把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与越南接壤,是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贫困地区。在任州委书记的6年时间里,张田欣制定了重点发展三七、烤烟、畜牧业和矿业四大支柱产业的方针,还喊出了“要追赶,要跨越”的口号。四大支柱产业中,文山矿业发达,矿产丰富,其中锑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锡储量排名全国第三位。丰富的储量带来的是巨大的矿业市场,也意味着高额的利益回报。插手锡矿改制,涉嫌从中谋利,为张田欣若干年后落马埋下伏笔。
2006年11月,他迎来仕途最为重要的拐点,从正厅级的文山州委书记升为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在整整5年的宣传部长任期内,他与媒体的接触更为频繁,关系也变得更加微妙。性格直率的张田欣并不避讳对某些媒体的不满,他甚至在大会上直接对媒体提出批评,但有时效果适得其反。
一位媒体人还记得,2008年前后,因为一篇报道引发争议,张田欣曾在两次大会上提及此事:“现在的记者就是拿拿红包,吃吃烧烤。”在场的记者面面相觑,“那篇报道有问题可以就事论事,作为宣传部长说出这样的话,太不负责任,对认真工作的新闻工作者也是一种伤害。”这位媒体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与张田欣有过交往的人士看来,他讲话粗鄙,总想脱稿借题发挥,却经常不着边际,试图展现风趣,但又时常幽默未遂。
2011年3月,著名导演吴宇森与云南合作拍摄一部反映二战时期滇西抗战历史及飞虎队英雄事迹的电影《飞虎》。在与吴宇森座谈中,张田欣开门见山,希望通过影片展现云南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一位在场的文化人士对张的发言不以为然:“这是一部历史影片,你至少要向客人介绍下滇西抗战和陈纳德的飞虎队等一系列背景,会谈的话题总不在点儿上。”
不过,张田欣显然做了准备,称赞吴宇森是优秀的华人导演,电影暴力美学的代表人物。这句话似乎并没有起到恭维的效果,吴宇森沉着脸说,“我的电影还是充满了人性的。”
然而,在一些体制内的文化界人士看来,张田欣对于云南文化产业的推动功不可没。从云南出版集团转企改制,到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成立,云南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均取得了突破,而打造的一大批云南文化品牌也为国人熟知。
被诟病的景观工程
2011年12月,张田欣再次履新,担任昆明市委书记。一个月后的昆明市委十届二次全委会,张田欣即提出了“稳中求进、创新推动、跨越发展,为建设美好幸福的新昆明而努力奋斗”的目标,着力打造“美丽春城、幸福昆明”。
然而,等待市民的是一个四处开挖,更为拥堵的城市。从2012年6月13日起,昆明对分布在5个主城区、3个开发区的22条重点城市道路进行景观改造,以此打造 “一街一景”“四时飞花”“无处不飞花”的花园城市。
市民们发现,原本平整的路面被无故挖开,之前道路两旁种的绿化树被拔掉,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花草,就连道路中间的隔离栏上都挂上了花盆。一首顺口溜在手机短信上传开:春城是我家,得闲都来挖,大街有宝藏,围挡要种啥?拔掉仇和树,种上田欣花。
2012年底,一个名为《昆明地道战》的8分钟恶搞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以电影《地道战》为蓝本,嘲讽昆明的市政工程,其中的一句改编的台词广为流传:什么煤气,水电,排水,挖他个七八遍,每挖一遍都是钱,实在不行再把人行道和绿化带都给他刨开,对外就说是美化春城,高,实在是高。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张田欣看过后,称赞视频做得好,“这种人才应该来宣传部工作。”然而,在不久召开的市委全会上,面对六七百名干部,张在作报告过程中突然脱稿,提及《昆明地道战》,斥责市委宣传部缺乏对媒体的管控。
现场一名干部对于市委书记的表现极为失望。“在全会上作报告无论如何也不能脱稿批评下属。现在又是新媒体时代,市委宣传部又怎么能阻止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呢?”这位干部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有市民开始公开质疑景观改造工程,并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结果被拒。官方主动向市民进行解释,并列出了《北京路改造工程19问》,答疑释惑。北京路被称为“春城第一大道”,长达9个月的施工频频被公众和媒体诟病。与此同时,一个帖子在昆明各大论坛火了起来。帖子虚拟了一个叫狗剩的外来建筑工人,连续十年给母亲写信,但内容只有一项——在修北京路。
在一次市政工程汇报会上,张田欣主动开腔:“我听说了,狗剩又来信了。”全场爆笑。一位在场处级干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是他记忆中张田欣少有的成功自嘲。张田欣说,市民的心情可以理解,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
北京路改造是张田欣最为看重的。在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讲坛上,学者余秋雨特意讲到,“张书记专门拉我去参观北京路,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