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都市现代农业:生产 生活 生态一体化发展

28.04.2014  10:29

相关报道:

新津梨花溪“更新换代” 特色红梨增色更增收

新津黄辣丁 入口即化的河中美味

走生产 生活 生态一体化发展之路

——新津创新体制,加快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新津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面,这里山色青黛,灵秀多娇,五河柔美,风光旖旎, 自古就有“蓉城南路第一景,川西名胜上河图”的美誉。

在城市日益扩张、土地逐渐稀缺的今天,大城市的近郊应该怎样发展?离城市越来越近的农村、农业又该如何定位?围绕“精致生态”总体定位,新津县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突出抓好有机农业、高端种业、设施农业等高端业态,加快实现产业倍增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 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发展的都市现代农业新路。暮春时节,笔者走进新津乡间,充分感受改革带来的创新与活力。

【强化“米袋子”安全】

新模式种粮 全面提升保障能力

生产大统筹、服务全托管

新模式种粮 全面提升保障能力

新津县人均耕地面积仅0.89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处成都大都市郊区,种粮效益和经济作物相比,对农民的吸引力严重不足。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 如何保供应、促发展,提升“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保障能力,成为当地农业管理部门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新津县新平镇龙马村,村民余飞最近看见人总是笑容满面,在农机合作社的帮助下,他去年承包的380多亩水稻田赚了近20万元。

余飞最想感谢的是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这是一家提供农机服务,顺利为农户解决机耕、机种等农机服务的合作社。“服务全托管给合作社,让种植成本做减法,产量上做加法,平均每亩水稻种植成本相对于往年节约了100元左右,产量至少提升10%。

与龙马村相邻的宝墩村,村民赵学刚也尝到了规模化、机械化种粮带来的甜头。2013年,他承包了660多亩地,一到农忙季节工人就不好找,而且找到的工人技术也良莠不齐,会影响粮食的产量和质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赵学刚找到了大汉仓农机服务合作社。“真没想到,一年下来,赚了20多万,服务托管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事后,赵学刚仔细分析了增收的原因:机种的水稻都是按科学标准的行间距栽种,产量提高的同时,还降低了农忙时节劳动力紧张的风险。

近年来,新津县依托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整合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粮经产业双创双建、粮油高产创建等涉农资金项目,实施田网、渠网、路网等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夯实粮食规模化生产的基础条件。在探索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社会化发展过程,新津提出“大统筹、全托管”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在不流转土地的情况下,农民集体将粮食生产中的育秧、播种、植保和收获等繁杂农事环节全部托管给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提供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等全程机械化作业,从而实现了粮食从播种到收购全程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服务。

整个生产过程中,生产方只需购买服务,依托专业服务组织的现代化农业技术和装备,实现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等全程机械化作业。”新津县农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民采取“团购式”购买生产服务后,每亩种植成本可降低200余元,种植利润每亩可达到300—500元,不仅有效提高了种粮比较效益,还极大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稳定了该县粮食种植规模。

目前,新津县已在安西、新平和方兴三镇建成集中成片的粮食规模经营基地,种植大户、合作社等36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粮食面积达一万三千多亩,占成片粮食规模经营基地总面积的98%。

新津县农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成都市10万亩水稻规模种植基地之一,新津将继续在全县推广“大统筹、全托管”的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模式,逐步在规模经营基地实现这一模式的全覆盖,通过机械化、规模化经营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和供应,真正解决“谁来种粮”的难题。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