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饲用作物示范种植成效显著
8月24、25日,我校主持的四川省科技厅支撑计划项目《新型饲用作物产业化工程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的现场观摩交流会在自贡市举行。国内专家及省上相关领导到资阳市乐至县、自贡市大安区、荣县观摩我校自主研发的新型饲用作物“玉淇淋58”、“薏苡1401”的示范种植情况,对其优良表现赞不绝口。
西南大学院士向仲怀、云南农业大学院士朱有勇、我校荣廷昭院士,省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省农科院院长李跃建,省农业厅总经济师肖小余,省科技厅副巡视员郑超英,我校校长郑有良,内江市市长刘永湘及部分“973项目”专家出席。
24日,专家们考察了乐至县大自然农牧有限公司、大安区何市镇和平生猪养殖基地和三多寨镇鸳鸯水产养殖基地、荣县农投有限公司望佳养殖基地,现场观看了“玉淇淋58”、“薏苡1401”用于喂羊、猪和鱼的试验,了解其多年生的生长特性,实地验证其作为新型饲用作物用于养殖产业的优越性。
“今年5月我们第一次栽种了110亩‘薏苡1401’,刚开始很担心,一颗小苗苗真的能如专家所说长得如此繁茂,如今3个月过去了,‘薏苡1401’没有让我们失望,草特别棒,没有毛毛,有股清香味,羊很喜欢吃。”乐至县大自然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菊红坦言,一直以来,受制于草料问题,企业无法做大做强。现在“薏苡1401”种植成功,饲草能自给自足而且草的营养成分好,黑山羊的肉质得到了保证并出口到了香港。如今,陈菊红扩大了黑山羊的养殖规模,之前一直困扰她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迎刃而解,“羊粪以前处理起来很困难,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现在饲草种植起来,羊粪都成了宝贝,它让饲草长势更加茂盛,彻底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下一步公司要扩大种植面积,走公司+农户的路子,让更多的农户来种饲草,带动农户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而在大安区种植推广的“玉淇淋58”,因其栽培简单、生长迅速、饲口性好、蛋白含量高等优越性能,在养殖户高涨热情的推动下,种植面积呈爆发式增长,由2013年最初的6亩增加到2015年的1200余亩,越来越多的养殖户主动提出要引种种植。
现场观摩后,牟锦毅对以调整种养结构为突破点,以发展饲用作物为抓手,发展壮大畜牧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举措很是赞赏,“希望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种植新型饲草脱贫致富。”
25日,新型饲用作物现场观摩交流会在自贡市举行。郑有良在会上致辞,衷心感谢大家对川农大的关心和支持,他谈到,作为学校十年磨一剑的原创性科研成果,新型饲用作物受到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的追捧很欣慰,希望该成果在农户脱贫致富中发挥作用,促进西南农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协调发展。
玉米研究所曹墨菊教授对该项目工作进行了汇报。她从示范种植模式与产量情况、饲喂利用情况与品质分析等方面对新型饲用作物进行了分析,下一步的工作将围绕新型饲用作物的饲养高效利用综合技术研究、进一步推广利用、原种扩繁技术研究、全程机械化收储及加工技术来进行。
自贡市农科所副所长曾玉清作为项目合作单位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对饲草的利用情况作了介绍,接下来将继续与川农大紧密合作,进一步拓展示范种植面积,加强示范推广力度。
向仲怀院士认为,川农大紧跟国家要求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这项成果对四川日照不足地方的农业发展是个创新,此次,看了几种饲草的栽种,效果非常好,产量高、应用范围广、能多次收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目前来看,与企业合作多点推广,反响很好,农户和企业的口碑这比任何专家说的都重要。
朱有勇院士坦言此次收获颇丰,从研究人吃的转到研究动物吃的,是重大的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成果创新,有效地解决了食物安全、粮食安全。种养结合,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增值、企业增益,下一步要扩大推广,让四川的草食畜牧业发展起来。
会上,各位专家纷纷发言,充分肯定了新型饲用作物的优良表现,为进一步推广和种植积极建言献策。
刘永湘对川农大一直以来为自贡市农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他谈到,新型饲草在自贡市种植与农村人口变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相适应,自贡市大力支持新型饲草的示范种植,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示范种植面积。
荣廷昭院士感谢大家对项目实施的支持,表示接下来将研究大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把项目做得更好,同时,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项目能在四川省乃至全国推广。
《新型饲用作物产业化工程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于2014年立项,以我校自主研发的新型饲用作物玉淇淋58、薏苡1401及青贮青饲玉米为核心,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荣县,资阳市乐至县以及达州市的宣汉县安排了示范试验,这既是对国家973项目《重要牧草、乡土草抗逆优质高产的生物学基础》和《中国西部牧草、乡土草遗传及选育的基础研究》研究成果的展示,也是对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发展饲用作物,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西南农区草食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的实证试验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