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新华社总编辑学采访:如何撑起深度报道的蓝天

02.04.2015  01:41

   跟总编辑学采访:如何在信息冗余时代撑起深度报道的蓝天

  编者按:

  新媒体时代,移动终端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实时性、交互性使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变成了碎片化模式。那么,我们还需要调查性的深度报道吗?还会有人愿意去做调查采访吗?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性会被OGC(用户生产内容)、AGC(数据生产内容)所取代吗?或许,越是在这样的时刻,作为职业记者,越需要深入基层,用脚步丈量事实,用思辨传递思想,用文字书写历史。以下是来自新华社辽宁分社记者的一篇采访手记,与我们分享了《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调查》的创作过程,为同行们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提供借鉴,或许,也能为新闻从业者增添些自信和力量。

  2015年1月底,正值数九隆冬,东北滴水成冰。

  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何平总编辑率领新华社调研小组深入辽宁调研,主题是东北经济。总社总编室主任刘思扬、辽宁分社负责人赵承等和我一起成为调研小组成员。我们奔赴沈阳、大连两地,走访9家企业、召开3次座谈会,与40多位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一线职工和专家学者,就新常态背景下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采访交流。

  从1月28日开始采访,到2月15日发出《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调查》一稿,历经19天。这19天,终生难忘,受益终身。

   深入调研的背后,是记者的责任、担当与情怀

  总编辑是怎样采访的?作为一个入社12年的记者,很珍惜这样一次总编辑公开课的机会。

  尽管有了吃苦受累的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这堂课一开始就像上足了发条,节奏快、强度大,对体力与脑力的考验超乎想象。

  真正的新闻是跑出来的。何平要求,采访一定要到车间、上码头、进家庭,这样才能拿到最真实的情况。

  1月30日,大连湾码头。硬硬的海风就像冰粒子拍在脸上一样生疼。大船重工副总经理殷学林就站在码头上,与何平总编辑在凛冽海风中交谈起来。

  这段冰冻彻骨的采访,也激发了《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这篇文章的一个灵感:用“”作为稿件的药引子。文中写道:“我们正在吃老本。”迎着刺骨寒风,站在码头上的大船重工副总经理殷学林对记者说:“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只接到一个新订单。

  何平总编辑改到此处,写下一句话:“天气的冷对东北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经济的冷却让他们不免忧心忡忡。

  没有码头采访的亲身经历,笔下怎么会有这样贴切的语言呢?

  4天采访,有3场座谈会,每次都在3个小时以上,其中两场是顶着太阳进,看着月亮出。几个小时下来,很多人都坐不住。何平总编辑没有起身一回,始终如一地倾听、记录、插话、发问甚至连连追问。有场座谈会原安排在宾馆进行,何平总编辑说:“我们采访,怎么能让人家来呢?我们要去采访对象那里谈。”于是座谈会从宾馆挪到了省发改委,10多位厅局长不用跑腿了。

  记得采访最后一天,何平总编辑领着大家对几天来采访的情况进行梳理汇总,从晚上八点多研究到第二天零时5分。等到大家谈兴正浓走出会场时,倒茶水的服务员已酣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