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文化情怀丨“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

30.05.2022  21:24

  阳光下的鼓浪屿像一艘扬帆的海船闪耀着特有的气质,古老而又青春。海浪拍打着鼓浪屿的礁石,激起的朵朵浪花,日夜不停地欢唱着关于这个小岛传奇的歌谣。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鼓浪屿,它的歌谣里有它的变迁,有着一段同习近平总书记的难忘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初,鼓浪屿的状况令人担忧:自然景观遭到挤占蚕食、一些人文景观岌岌可危。岛上的地标性建筑八卦楼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1986年,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习近平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决定拨款30万元用于修复八卦楼,解了燃眉之急。

  “百年建筑的命运从此彻底扭转。”忆起往事,当时主持八卦楼修缮工作的龚洁不禁感慨。

  整修后的八卦楼,不仅是鼓浪屿老别墅修旧如旧的样板,也成为日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之一,获得世遗专家的认可。

  鼓浪屿,在习近平心中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在厦门工作期间,习近平主持编制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特别做了一个附件,对鼓浪屿的价值进行分析:

  “考虑到我国城市和风景区的建设中,能够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者为数并不多,因此很有必要视鼓浪屿为国家的一个瑰宝,并在这个高度上统一规划其建设和保护。

  “从此,开启了科学保护鼓浪屿的新历程。”当时在厦门市旅游局工作、参与战略编制的彭一万说,“不仅限于风貌建筑,更是用全局眼光对鼓浪屿全岛进行保护。

  秉承当年的战略规划,《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措施应运而生,保护着全岛历史风貌建筑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作为“历史国际社区”,鼓浪屿的文物建筑、古迹遗址既是文化遗产,也构成可感可触的生活环境。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得到一视同仁的保护,鼓浪屿真正‘活’起来了。”鼓浪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负责人章维新说。

  现在,鼓浪屿上各类特色家庭旅馆点缀其间,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老住户整理展出数百张家族老照片,为游客讲述鼓浪屿的历史故事;社会各界自发搜集上千册闽南人文书籍,用书海连接过去和未来……

  2017年7月,鼓浪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海天之间,一栋红色穹顶的建筑十分壮丽。鼓浪屿八卦楼作为国内唯一的风琴博物馆,每年组织各类音乐主题活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这座小岛的前世融合了世界各地多元文化,她的今生一定能把岁月沉淀的优秀文化保护好、传承好。”风琴博物馆馆长方思特说。

  现在,很多登临鼓浪屿的人,都会沉浸于它“能够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的文化熏陶,会不由自主感叹、回味这个已经成为世界遗产的中国文化名片背后深邃的文化内涵。

  而在久久的回味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席话,是如此意味深长——

  “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记者:姜潇、包昱涵、许雪毅

  视觉 | 编辑:杨文荣、王秋韵

责任编辑:刘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