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四川师范大学创新创业为人才培养“添薪加柴”

28.04.2016  20:44

  编者按:2016年4月28日,中国教育报在第7版以较大篇幅报道了我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人民网、新浪网、凤凰网等主流网站均全文转发。本网现转载于后。(原文网址: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04/28/content_454859.htm?div=-1

  在四川师范大学,一群“新学霸”正在崛起,他们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还能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攻克技术难关,开发出校园门禁系统等应用型产品,有的甚至获得国家专利;也有学生开超市、开门店、注册公司,成为“创业达人”。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是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更能帮助我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今年3月18日,四川师范大学校长丁任重在该校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会上强调。会上,各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站也揭牌成立。

  创新创业教育正成为四川师范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又一有力举措。

   以国创计划为契机,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合力

  走到计算机科学学院停车场,老师们出入的车辆无需停车刷卡,门禁系统会自动识别,主动放行。“老师们只要拿上一张特制出入卡,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车辆通过门禁时,门禁抬杆就会自动识别提前升降。”该门禁管理系统的设计者、四川师范大学计科院2011级学生李政说,就像给车辆装上了“ETC”,大大提高了进出效率。

  李政的这套系统采用了嵌入式系统移植、RFID、TCP通信、多终端多平台等开发技术,将书本中的“嵌入式”知识成功地应用到了门禁系统中,这个写入了他的毕业设计的作品,让李政早早地就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早早地到了深圳一家公司,成为学弟学妹纷纷效仿的榜样。

  李政的成功,得益于四川师范大学深入实施“国创计划”(国家级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确保该计划的顺利实施,四川师范大学组建了由学校校长兼任组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建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完善了院校层面的管理机制,并组建了主要负责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评审、咨询、过程监控和评估验收的专家机构和主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指导工作和咨询服务的教学与培训机构。

  同时,围绕“国创计划”的实施,四川师范大学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从项目要求、过程管理、中期检查、结题验收、项目变更、经费使用、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有关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本科生教学管理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从学生选课、考试、成果认定、学分认定、灵活学籍管理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加大经费投入、强化条件保障,为创新创业训练提供所需场地、场所和实验室等条件支持。

  “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某一个环节的任务,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命题,以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契机,四川师大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从多个层面努力形成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合力。”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周介铭说。

   推进质量工程,搭建创新创业教育三大平台

  彝族特有的十月太阳历、阿姆尼惹诗文、图腾文化等,十分有特色。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彝族学生哦子飞祖非常热爱彝族的文化和服饰,但他又非常苦恼:“现在除了重大的节日场合,很少有机会穿,平时穿又很不方便,显得太另类。”

  他的理想是将民族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生活之中。他想到一个办法,与好友成立“渠文化”工作室,创建“阿加索什”品牌,自己设计服饰。如今,他们设计的服饰种类多样,裙子、T恤、鞋子应有尽有,还有帽子、手机套等装饰物件,产品既符合潮流审美,又带有彝族的文化底蕴。如今,“阿加索什”品牌的服饰已经通过淘宝和微商途径销售。

  哦子飞祖说,自己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论坛、科研创新实践,创业的灵感就是从那里面获得的。

  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四川师大大力开展了四川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西部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建设工作,从创新创业意识、知识、品质、能力融合培养的角度出发,搭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实践平台和支撑平台三大平台——课程方面,学校大力推动了供学生修读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建设,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单独设立了“特色创新课程”模块;实践方面,学校大力开展覆盖面广、参与面大的创新创业论坛、科研创新实践、科技作品大赛、社会调研考察、创业计划大赛、科技创新竞赛等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支撑平台方面,学校从项目立项、条件保障、经费支持、顾问咨询等方面为师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推进国家级别、省级“质量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学校明确要求、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与卓越工程师、卓越教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卓越法律人才等专项计划和精品视频开放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使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其他领域的改革形成合力,取得了双向促进的明显效果,近年来,四川师大建设了“质量工程”国家级别项目86项、省级项目524项,学生培养有关举措被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收录为典型案例。目前,四川师大有115个项目被批准为国家级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定点“个性孵化”,创业项目与孵化投产无缝衔接

  四川师范大学学生曾力,去年刚成立了自己的有机农业公司。出身普通农民家庭的他,家里无人经商,对创业原本一窍不通,全靠到学校引进的创业平台中去“泡”,参加创业沙龙、参加KAB创业俱乐部、跟着创业导师一起“摸爬滚打”,闯出了一条创业路。

  “创新创业人才不能‘批量生产’,学校负责搭平台,聚合资源,‘孵化’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四川师大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说,学校每年都有全校性的科研立项开放给学生申请,立项成功则会配给经费和指导老师。对于创业的学生,学校搭建了创业导航站、创业俱乐部、创业沙龙等平台,提供创业导师支持,给学生提供创业知识、邀请企业人士给学生做培训,提供与优秀校友、优秀创业学生交流的平台。

  四川师范大学打造的科技园区,以“一园多区”的思路发展,产品研发和人才培养主要在校本部,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和实习实训主要依托广汉科教园,在广汉的科教园,分设了企业孵化区、创新产业区、产业服务区、实习实训基地等功能模块。因其建设发展成效明显,被省教育部门、科技部门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区。

  学生的创业项目首先到创新创业俱乐部“预孵化”,条件成熟就可以入驻科技园正式孵化。四川师大科技园老师舒雅珣认为,科技园更像是资源的聚集者和提供者,提供场地、人员、培训,帮助学生知晓创业的优惠信息,传达申请资金的渠道,“学生有了好点子,我们就可以推他们一把。”她说。

  创新创业不能纸上谈兵,关键要付诸实践。四川师大通过举办创新创业项目大赛给大学生大展拳脚的舞台。“每年大赛都能吸引上百名学生参与,进入决赛的项目无论创意计划、市场调研、盈利模式都比较成熟,有的已经吸引到了资金支持。”四川师范大学团委创业就业促进部指导教师评价道。 

  四川师大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科研创新基金、实验创新项目基金、实验开放项目基金等,形成了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学校对获准立项的项目进行专项经费资助,对国家级别项目按财政拨入经费1∶1的比例进行配套经费支持。2009年起,学校每年都安排有100万元创业经费。目前,四川师大资助立项的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经达到了500余个。

  如果说创新创业大赛是“苗圃”、优秀的创业计划是“幼苗”的话,占地7500平方米的四川师范大学科技园区则是大面积孵化、种植这些幼苗的“试验田”。四川师大的这块“试验田”,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4A咖啡馆”“学子超市”“JU寄手”“万校房线”“秋实花卉”等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先后在这里落地,孵化成功。

    “我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起了创新创业‘意识—知识—品质—能力’融合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的启用和创业实验超市、创新创业种植园的开启,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实践基地’的体系进一步得到健全,将学生创业项目与孵化投产实现了无缝衔接。”丁任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