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育扶贫具有造血功能 是脱贫的治本之策

21.06.2016  11:32

 

(记者 张艳玲)“截至到2015年底,我国贫困人口还有5575万人,未来五年,这5000多万贫困人口也要实现全面小康。若要全面小康,必须优先扶贫脱贫,而教育脱贫必须先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主任张琦近日在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教育扶贫效果不能立竿见影,但是最有生命力的脱贫方式,可持续性好,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性扶贫,也是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

教育扶贫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通过受教育提高生活质量,消除贫困。目前,我国教育扶贫的主要形式有:开办“教育扶贫班”;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扶贫;为国家扶贫重点县建立现代远程教学站;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设立教育扶贫基金,为贫困学生提供必要而稳定的经济保障;捐献钱物;国家和社会机构为学校提供各种资金,为在校学生提供奖、贷、勤、补、减的资助体系。

这些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怎样?张琦说,中央自上而下非常重视教育扶贫,国家出资金,全社会动员,各方重视,减贫效果显著。张琦分析,教育扶贫政策是通过工程来实施,资金有保障,措施是配套的,有长、短、中期计划,这样确保教育扶贫政策更好落实到位,效果也更显著。

张琦介绍,国务院扶贫办针对教育扶贫推出职业教育培训、技能培训、雨露计划等工程,这些教育扶贫措施将覆盖所有贫困地区。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在教育扶贫方面将配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出台特惠教育政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让贫困子女都能享受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部针对教育扶贫推出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两免一补政策等二十项工程。针对新疆、西藏等地区还有特殊的教育扶贫措施。

教育扶贫有哪些积极作用?张琦说,贫困不仅是表象收入的不足,更是贫困家庭的内在能力的贫困及内生动力缺失和不足。而教育脱贫虽然效果不能立竿见影,但是最稳固、最有生命力的减贫方式,它更注重“造血”能力和内生动力培育的可持续性扶贫脱贫。它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性扶贫,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离开教育扶贫,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即是一句空话。它不同于资本扶贫,资本扶贫对于改变贫困状况可即刻实现,但可持续性差,未来返贫隐患大,贫困者对外依赖性强,惰性心理和惰性行为泛滥。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影响代际传递的教育、健康和迁移三类指标中,教育对贫困“代际传递”更强。在人力资本影响贫困代际传递的具体路径当中,教育的贡献最大、健康次之、迁移最末,且教育贡献随时间增大。还有数据显示,九年义务教育提升1个百分点,片区贫困人口减少182人。

目前,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在积极参与到教育扶贫与救助中来,比如加多宝集团推出“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自2001年至今累计出资7000多万元,资助1.4万名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对此,有专家坦言,这是企业积极践行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表现,也是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张琦说:“这种爱心助学行动达到的扶贫效果是显现的,它直接决定大学生能否成才,能否就业,能否实现‘一人上大学,全家人脱贫’的目标。

张琦说,教育扶贫状况总体良好,减贫效果明显。但在实施中还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扶贫标准低等问题。他建议,提升农村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水平,构建有利于贫困地区教育培训优先的政策环境。国家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政府投资,积极引导民间与社会资金参与教育事业,缓和城乡教育失衡状况。调整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办学结构,优化人口教育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援助力度。

另外,他还建议,请第三方机构对教育扶贫落实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估,以便为下一步制定、调整政策提供参考。针对一些贫困地区出现空心化,导致一些扶贫校舍资源闲置问题,他建议将其办成图书馆、技术培训基地等,为贫困区留守人员提供一些综合性服务,以达到减贫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