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厅精准扶贫对口帮扶武胜工作推进会召开
5月18日,省教育厅精准扶贫对口帮扶武胜工作推进会在武胜县召开。会议研究建立“教育厅直属机关党组织+高校+贫困村”结对帮扶新机制,探索发挥教育系统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新途径。
会议总结了省教育厅对口帮扶武胜县脱贫攻坚的成效。2015年以来,省教育厅先后选派了8名优秀干部到8个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支部党员干部100余人分别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省教育厅发挥行业优势,大力实施教育、科技、文化扶贫战略,筹集帮扶资金420余万元助推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行业扶贫卓有成效。省内部分高校在校地合作扶贫中先行先试,帮助完善各项规划,广泛联系引进资源,助推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武胜县抓住机遇,积极为高校提供便利,促使校地合作初见成效,积累了初步经验。
据了解,2016年,经省市验收考核和第三方评估,武胜县18个贫困村“摘帽”退出,3228户9595名贫困人口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36%。2017年,55个拟退出贫困村扶贫项目已完工,其余43个贫困村扶贫项目预计今年10底前全面完成。
“武胜县2018年实现贫困县‘摘帽’肯定没问题,但我们还要为其加上一份保险,要以‘绣花’功夫抓好脱贫攻坚这件头等大事。”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强调,省教育厅党组、机关各处室、直属事业单位党组织以及参与高校,要进一步创新理念和方式,加大人才、智力、教育、科技、文化、产业和驻村扶贫力度,加强人力、财力和物力帮扶,全力打造省教育厅定点帮扶“升级版”。
当日,省内6所高校与武胜县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朱世宏指出,校地合作扶贫要抓住重点,找准方法,实现深度合作、互利双赢。节能环保、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电商物流、健康食品、健康养老、体育休闲等十大产业,既有武胜的传统优势产业,又有特色新兴产业,省教育厅推荐的高校在这十大产业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分别处于省内乃至国内领先地位。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同时,武胜县要适当整合发展项目,保障必要工作经费,为合作创造必要条件。
朱世宏强调,校地合作的开展要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围绕“选派一个专家团队、培训一批技能人才、共建一个实践基地、联系一个产业园区、发展一个产业项目、帮扶一个贫困村”六个方面落实合作内容,力争早落地、早见效。
当日,与会人员考察了武胜县万隆镇飞来石村和中心镇锡壶沟村扶贫工作,并分组赴各贫困村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