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王海波:我的扶贫先“扶人”
“我们常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扶贫工作尤其需要强调这点。”有了一年的亲身扶贫经历,说这话时,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感悟更深。
2014年一整年,王海波一直带队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王林口镇刘家沟村进行帮扶工作,带领当地农民种植香菇。下乡之初,王海波很是自信,他所在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在技术扶贫方面能力很强,“只要帮农民找到致富产业,就可以改善贫困农民的经济状况”。但经过几个月实地帮扶后,王海波对扶贫这一工作有了全新认识,“农村致富的主要问题不在技术层面,而是精神层面,要帮助农民致富,必须首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做事态度,要让他们有与贫困做斗争的精神。”
阜平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山多、水缺、耕地少,全县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90%。原以为“省里的科学家”的到来会让当地百姓为之兴奋,但王海波不久便发现,贫困地区的农民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经济面貌的积极性并不强,他们更希望接受国家的帮扶,“因为我贫困,所以应该得到国家的帮助,有这样想法的农民并不在少数。”
王海波告诉记者,他走访周边乡村后发现,有的贫困村,人们“等、靠、要”的思想非常严重,大家努力的方向不是设法使自己脱贫,而是刻意地“守贫”。某些村民“以穷为理”,不寻找机会更不懂得珍惜机会,在帮助者面前表现得异常“娇贵”;有些本已发展起来的村子,依然摆脱不了伸手要的习惯,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上连自己动手就能解决的小事都希望国家出钱包办;有些村干部由于把精力放在了“要”上,反而影响了自主性发挥,错失了很多发展良机。
一年的所见所闻让王海波反思起农村帮扶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方法问题。在他看来,多年来大家在扶贫工作中只关注经济因素,采用的措施也大都是物质手段,对精神层面的事情不够重视,甚至发现了问题也不积极去解决,而是自觉不自觉地回避。“保姆式帮扶肯定是不行的,那只会越扶越贫;只喊口号让农民自立自强自尊自爱也没用,国家必须改变扶贫政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并选出好的致富带头人。”王海波认为,促进经济发展、开展物质“帮扶”是很重要的,但是,扶贫更应先把“人”扶起来,而不是单纯地只做些具体事务。不把“人”帮扶起来,不让被帮扶者走向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钱财物的功能会很苍白,即使获得了一定成效,也将难以形成持久作用。
王海波建议,抓扶贫工作,需要抓“造血能力”建设、抓智慧扶贫,不能简单地跟踪和抄袭别人,不能制造简单的重复和恶性竞争;需解决贫困区农民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问题,要根据自身特色决定取舍和有创意地发展,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特色产业打造能力。“要改革扶贫帮扶的原则,特别是政府主导的扶贫项目,要有利于生态、环保,并有利于特色化发展和推进农民间的团结协作与合作。”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王海波在刘家沟村组织开办了一所新农民夜校,在教授农民科技知识的同时,帮助农民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目的就是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只有自己才是脱贫致富的主力军。”王海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