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已成经济转型核心要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显而易见,中国经济经过35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到了换挡期,也是前期政策的消化期和转型的阵痛期。换挡期是指,世界上任一经济体经历起飞阶段的高速增长之后,都会逐渐走缓,美国、德国和日本均如此。
原因是,中国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同时,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及人口红利都在减弱,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矛盾亟需解决,而这需要付出新的成本。在诸多高速发展“红利”边际效应递减的情况下,增速换挡也就不可避免。
经济发展速度换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在经济行为与心理层面进行调适。2012年GDP增速降到7.7%,社会公众、企业家和政府都不大适应。在2013年,社会各个层面都在重新认识和适应经济从高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变,这样一种心理调适和政策预期有利于保证经济发展“换挡期”的顺畅性。
完成换挡关键要靠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许多改革决定是根本性、历史性和革命性的制度安排,最终目的是促进和保障中国长周期的持续发展。
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中国必须从长计议,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在此过程中需要避免大规模系统性的跌宕起伏。
改革的重中之重是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解决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实质上就是政府向市场让渡权力、中央向地方让渡权力。主动放弃部分实质性权力才能真正落实中央的改革部署。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结合形势研判可以观察到,2014年经济布局要实现的目标是稳中求进,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点是把三中全会推出的包括审批制度改革在内的各项改革措施推行下去,在相应的经济环节和社会各层面产生预期的影响和效果,避免改革条文在实际执行中沦为空谈。
其次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严重的产能过剩。中国制造业产值已居世界第一,但过度产能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拖累”。经济换挡意味着从根本上去除高增长衍生的产能过剩痼疾,改革久治不愈产生过剩产能的体制机制,促使经济运行走向良性和有序。
过剩产能应从总量上加以控制,更重要的是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中国过剩产能可分为:周期性产能过剩、结构性产能过剩、体制性产能过剩和绝对性产能过剩,要分类分业分企业指导处理。先进产能可加快全球产业布局,形成产业输出能力。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要坚决淘汰。仍然存在市场需求的过剩产能,可逐步化解。
再次是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特别是保证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水平。这将降低粮食供应的外部依赖风险,提高中国应对国际经济波动冲击的能力,也是推进改革、实施经济换挡的重要保险措施之一。
此外,还需着力扩大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其中最重要的是消费需求。中国市场整体不均衡,农村居民消费占比太低,西部购买力水平大大低于东部,诸多市场消费空间值得深入挖掘。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变化衍生的养老市场、家政市场等也亟待开发。
整体看,国内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到2015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能达到30万亿元,2020年可能达到50万亿~60万亿元。加上近4万亿美元的外贸出口,以及接近GDP总量3倍的物流市场流通量,未来中国将是世界最大的市场。
中国中长期的消费增长将与整顿调理后的产能供给形成均衡匹配,有利于将换挡后的中国经济保持在中速常态的轨道上。
因此,发掘市场潜力,把潜在消费需求转变为即期的真实消费,是2014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他工作还包括扩展国际市场,逐步形成新一轮的区域布局、城市化布局等。
从外围环境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也会对中国产生一定的外部压力。但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动力比外部压力更足。可以预见,2014年中国经济仍将是稳中求进、稳中提质的一年。
(文/陈文玲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