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女孩”顺利进行首次化疗
5月23日下午,结束第一次化疗的王思培状态还不错。
都江堰“提灯女孩”后续
华西都市报记者崔燃实习生高一萌摄影郝飞
17岁的都江堰女孩王思培,是成都卫校学生,患有白血病的她,坚持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几乎摔倒在考场,只为成为南丁格尔一样的“提灯女孩”。因母亲服刑、父亲离世,家境贫寒的她无力支付巨额治疗费用,面对无奈的现实,她仍然怀揣护士梦,与病魔进行斗争。(华西都市报5月22日、23日连续报道)
通过读者、学校、同学、社会爱心人士与华西传媒集群的共同努力,截至23日,王思培已收到善款近10万元。23日中午,王思培顺利接受了第一次化疗。她在微博上说,平安过完一天,很开心,下午3点过化疗结束,身体暂时没有出现任何负反应。爱心接力
36小时137万读者关注
华西都市报报道了王思培的故事后,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也发起了#拯救王思培#的公益话题,自5月22日7点48分话题发布到23日晚8点,有137万读者通过转发微博、精神鼓励和物质帮助等方式,共同关注着王思培的治疗。
在这36个小时内,除了华西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之外,华西都市网、华西都市报官方微信、华西都市报新闻客户端等华西传媒集群多个平台都投入到了传播爱心的行列中,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通过转发微信、新闻,致电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96111等方式,传递着自己的爱心。此外,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环球时报等多家媒体官方微博也对王思培的故事进行了转发,让爱心不断扩散。首次化疗
对副作用有心理准备
23日下午3点过,王思培结束了第一次化疗,记者对她进行了短暂探视。她希望通过华西都市报向众多帮助自己的读者、老师、同学还有社会各界力量表示感谢。
王思培说,结束首次化疗后心情不错。医生告诉她化疗的副作用会在2至3天后到来,她表示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此时,正好有一位曾经与王思培患同样病症的女孩前来探望她。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孩用亲身经历鼓励王思培,“后期的化疗可能会很难受,但是乐观和毅力是能活下来的最重要支柱。”王思培微笑着不断点头。
在王思培生病前就长期关注和帮助她的都江堰司法局,也在23日下午派基层科工作人员看望了王思培。在他们和四川省女子监狱的努力下,监狱方开辟了绿色通道,王思培已在22日晚和母亲进行了电话交谈。“不能聊太久,她只知道我生病了,但不知道是白血病。”王思培说,她给母亲写了一封信,会通过司法局的工作人员转交,“等到她12月出狱,我希望我的精神能够好一点,让她能够承受。目前,我还不想让她知道全部真相。”立即评为“提灯女孩”点一盏灯 □吴德玉
如果人生只剩下一年、几个月、几天,你会做些什么呢?这个看似严肃的话题,最终似乎总在嘻嘻哈哈或者爆笑中结束,因为,它离你、我、他,实在太遥远了。
5月,繁花似锦,蔬果飘香,夜雨也让空气清新起来。在这座城市,17岁白血病女生王思培,却要直面最惨淡的人生。
灾难是七个兄弟,如果一个兄弟来了,其他兄弟会连续不断地出现。这句谚语在王思培身上应验了。母亲服刑,父母离世,在生命的一半时间中,她都是作为一个孤儿在生活。终于长大成人,可以早点工作支撑起这个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期而至。“惨淡”这个词,对王思培而言是极其错误的,极其不恰当的。因为从她的故事里,我们读到的是温暖,勇敢和力量。在她的脸上,看到的是美丽,乐观和执着。
为了实现自己的南丁格尔之梦,她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柔弱的她,此刻是无畏的勇者。
王思培的故事,经华西都市报报道后,已经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微博上,网友为她加油,为她发起爱心捐款。央视等媒体发出了“帮帮她”的倡议。报道这则消息的华西都市报记者在采访结束后,也悄悄留下了1000元的捐款。他说:“王思培眼神中那种想活下去的渴望,深深震撼了我。”
23日,王思培已经接受了第一次化疗。前面,必将布满深渊、险滩和荆棘,愈行愈险。
王思培的梦想是成为像南丁格尔一样的“提灯女孩”,让我们一起,先用爱为她点亮一盏灯。让她前行的路,亮些,再亮些。
坚守生命。王思培,加油!建立公益平台华西都市报联合新浪@微公益募集善款
23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联合新浪@微公益发起的爱心救助项目已被@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认领成功,捐赠绿色通道已经开启,读者可以通过新浪微公益平台搜索“我想活我要当护士”参与善款捐赠。
据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疗团队介绍,王思培所患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好的治疗方式是“骨髓移植”,但在没有成功配型的前提下,仍有机会通过化疗治愈,化疗的过程大约需要持续3年,王思培仍面临着长期化疗所带来的痛苦和挑战。
目前,成都多家医院已经与华西都市报取得了联系。
他们表示,会在王思培病情痊愈后尽最大努力帮助王思培完成做护士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