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揽趣】探秘三岔湖:湖底居然有古镇?

28.05.2015  12:25




三岔湖风光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日报记者 段玉清 整理) 天府新区建设不断加快,天府新区辖区内的三岔湖也引来越来越多游客关注的目光。不过,在领略三岔湖畔秀美风景、品尝美味河鲜的同时,小伙伴们有没有想到过,就在三岔湖的湖底,还藏着不少鲜为人知的秘密。是沉船?还是宝藏?脑子里是不是浮现出了泰坦尼克号呢?NO,NO,NO都不是,比沉船、宝藏还要厉害,三岔湖湖底有座古镇。

湖底居然有古镇?且慢慢给你摆。

乾封镇PK三岔镇 湖底小镇的千年往事

故事还要先从湖面说起。

三岔湖位于沱江一级支流绛溪河上游的简阳市三岔镇。其实呢,它并不是个真正意义上的“”,而是一座水库。三岔湖又名三岔水库,1975年3月动工修建,1977年2月完成现有规模。

三岔湖面积很大,不仅有27平方千米的水面,还有2.27亿立米蓄水。觉得这些数据不够形象?那换种说法,三岔湖不仅蓄水量是杭州西湖的3倍,水面上还有113个孤岛和160多个半岛。

小伙伴们肯定有疑问,这么大,当时是如何修建成的?原来三岔湖如今的所在地是原来乾封、三岔镇的旧址,为了修建三岔湖,当年的乾封、三岔旧址都被淹入了湖底。

北上成都、东下简阳、西通仁寿,因为地理位置独特,资阳、成都、眉山等地不少人对三岔镇都很熟悉,但对乾封镇却鲜有耳闻。三岔镇之所以有如此地位,离不开多年前其与乾封镇的竞争。

要说乾封、三岔镇的PK故事,要从西魏开始说起。据史料记载,西魏时期,乾封镇不仅为西魏婆闰县县治之所,还是当时主要的商贸及物资集散地。由于经济发达,市镇繁荣,又有政区优势,北宋时期,乾封镇还出现了以许奕为代表的文人官吏。

明初,由于四川移民增多,加之政区变化,乾封镇地位开始下降,而离乾封十多公里的三岔镇开始替代乾封镇成为新的商贸及物资集散地。清雍正元年,三岔镇正式建镇设治,取代乾封镇而取名“永鑫场”。由于永鑫场北上成都、东下简阳,西通仁寿,所以被人俗称为“三岔坝”,而其“永鑫”之名渐渐被人淡忘。  

小成都”三岔坝的繁荣与重生

三岔坝的繁荣首先体现在会馆多。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后有一次大的移民,来三岔的有五个省的人。两湖的人建立了真武馆,贵州人建立了贵州馆,江西人建立了万寿宫,广东人建立了南华宫,再加之本地人建立的文武宫,三岔坝当时共有共有六处会馆。

要说三岔坝辉煌的时期,不得不提1926年至1930年的化铜时期。当时,仁寿、资阳等地收集铜钱的商贩,将铜钱运到三岔,化铸成数十斤一个的大铜板再运到成都。到了成都,再由当时的军政府将铜板铸造成二百文的通用铜元。当时的三岔坝,通宵达旦,火光彻天,因为化铜的原因,促进了三岔坝的繁荣,因此三岔坝有“小成都”之称。

不过三岔坝的繁荣很快就过去。上世纪70年代为破解水资源瓶颈,资阳人民在原来乾封、三岔旧址修建三岔水库。原来的乾封、三岔旧址变为湖底。但旧址不远处,新的三岔镇巍然崛起。如今,三岔湖周边地区已被划入天府新区,环湖路、长岛国际会议度假中心、马鞍山观景台……三岔湖附近旅游配套设施正日趋完善。未来,相信三岔湖这颗天府明珠会以优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和崭新的姿态吸引着更多人关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