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改革破解择校难 不住学区房也能进名校

17.08.2014  00:13
新教育地图 2014城乡新区一体化学校

   北京教育地图”扩地盘

   九年一贯对口直升解决择校难促均衡合并联盟成立集团优质教育资源做大

   23高校牵手39所中小学

  20所高校及多家机构对口支持140所普通小学体美特色发展;11个市、区级教科研部门数百名副教授级以上教科研人员以一线教师身份走进17所普通初中校;23所高校牵手39所中小学,支持英语、语文等学科建设,并以高校附小、附中的名义创办25所学校……本市今年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密集出台后,注定9月将是一次不寻常的开学。

  北京教育新地图通过横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做大“蛋糕”,同时通过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等纵向方式解决择校难、推进资源均衡配置。不仅进行数量上的增长,更细化了构架。16区县根据各自的功能定位以不同的方式将优质教育资源连贯布局、均衡发展。

  东城则将全区所有教育机构纳入8个学区构建深度联盟。增加优质校33所、扩大学位6450个,2014-2015学年还将新增11对深度联盟校。西城首次实行学区制,建立11个学区,并将原来的4个教育集团扩展到15个。其中,将长安小学等19所普通小学并入实验二小、北京小学等11所名校,通过集团化办学的辐射效应大幅提升优质学位供给。

  海淀首师二附中由首师大附中承办,卫国中学、翠微中学合并由人大附中承办,明光中学由交大附中承办,计划年内新增1万个优质学位。此外,通州、顺义、门头沟等区县则引进优质资源校提升教育水平。

  由此,《法制晚报》记者重新梳理了全市教育新地图以及扩张路径,以为入学学生及家长提供较完整的参考,安排好上学计划。

   组合拳”破解择校难住不住学区房都可能进名校

   新政下

  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进,今年北京新教育地图版图扩大。为坚持全面的素质教育以及促进教育均衡,市教委采取了做大并分好“蛋糕”的举措,一方面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另一方面缩小优质校服务半径。

  其中,今年九年一贯制普通校“蹿红”。比如,校尉小学出现在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名单中,今年的新生六年后将可直升百年老校166中学。按照就近入学,受益的家长由衷地表白:“特别激动,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了。”由此,进入比较理想的学校开始变得更加“顺理成章”了,住不住学区房都可能进名校。

   入学路“不认识能帮上忙的人”——去年12月起辗转于入学讲座

  每年3月随着幼升小、小升初招生的临近,家长们便进入了入学“攻坚”阶段。而今年,早在北京两会期间便有政策信号放出,“取消共建基本实现就近入学”的风声在家长听来是政策收紧的信号。

  江宁(化名)一家从去年12月便开始收集各种入学信息,用她的话说就是“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每个周末她带着孩子辗转各种入学讲座,“我得让孩子知道,想上个好学校是多么不容易,以后得努力读书才行。”带着这样的初衷,江宁光听讲座就听了四场,但听下来她感觉更迷茫。“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地,感觉自己都是瞎折腾。

  她儿子的户口随爸爸,在东城区校尉小学片区内。让她纠结的是,校尉小学身藏百年老街王府井仔身后,步行600米就是史家胡同小学低年级部,再往北走几百米也是一所百年老校——灯市口小学。“周围都是这么好的学校,我们就差几步却只能上一所普通校,我不甘心”。她说。

  江宁在一家国企上班,同龄人眼中她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但她告诉记者,“我觉得自己没本事,不认识能为孩子上学帮得上忙的人”。

   特别激动,石头落地”——六年后孩子将直升百年老校

  今年1月15日,北京正式进行新一轮义务教育改革。这次信息释放量呈井喷式,家长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当时觉得信息量实在太大,有点消化不了。”江宁当天下午就买了张晚报仔细研究。

  当天,在东城区义务教育改革启动大会上,区教委主任冯洪荣表示,今年将通过九年一贯制学校、深度联盟校、建优质资源带等多种“组合拳”破解择校难。“我特别激动,觉得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了,特别敞亮轻松。”江宁在新建的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中看到了校尉小学的名字。

  这意味着,按就近入学原则,江宁的孩子不用托人找关系就可顺利进入校尉小学,六年后也不用揪心孩子的“小升初”,顺理成章地可升入建校于1864年的百年老校166中学。

  4月18日,今年北京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正式发布。今年将正式启用入学服务系统。每个适龄儿童的入学路径将被跟踪监控,同时取消“共建生”,堵住了条子生的“后门”。消息像重磅炸弹在各种QQ群、微信群的家长“互助”群里引爆。

   招生指标全被“收编”——家长电话不打了短信不发了

  对今年的入学新政,有的家长拍手称快,也有家长“坐不住”了。

  李竹(化名)一家住在朝阳区亮马桥附近,今年她的女儿“幼升小”,“全家人头都大了,”她告诉法晚记者,先前通过关系找到了一所跨区名校校长,当时觉得问题不大。可到了7月,这名校长告知他无能为力了。原因是,今年校长手中的招生指标全被“收编”,“条子生”的“后门”被堵得严丝合缝。

  此外,一位东城区名校校长透露,往年入学季时手机铃声不断,而今年别说为了入学的事打来电话,就是短信也少了很多。

  “主要是打给我们也没有用了”,这位校长坦言。

   校长圈九年一贯普通校蹿红今年“零流失

  入学通道“收紧”后,学校如何才能留住学生?其中,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使今年一些普通校迅速“蹿红”,成为家长眼中最有“升值”潜力的学校。同时,通过“盟贯带”的构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进一步扩大。

  朝阳区一位小学校长称,由于学校地处东城与朝阳交界处,往年不少小学毕业生都会选择去东城上初中,今年入学政策实行后,除了个别迁户口的学生外,其余学生均会在本区上学。

   学校间构建深度联盟致择校热降温

  记者从东城区了解到,今年该区构建了14对深度联盟校,共涉及28校次。在学区内将一所优质校与一所薄弱校联盟后,建立大年级组,这组“盟友”将统一管理、统排课表、共享师资、统一评价、教师统一编排,构造一个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大通道,淡化学校边界。

  比如,今年遂安伯小学与史家小学结成了优质资源带学校,9月唐崇越(化名)的孩子入学后就将拥有史家小学学籍,并能与原来史家小学片区的孩子一起由史家小学教师授课。“史家小学是东城乃至全市数一数二的小学,我们孩子能在这里就读,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唐崇越说。

  “本来我儿子在遂安伯小学上学片内,看到招生简章说今年可以进史家小学,我都不敢相信。儿子上学这件事,虽然几经曲折但最后以大功告成收尾,真是命好。”家长唐崇越表示:“想当初收到史家胡同小学的入学通知书后,我骑着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来回跑了三趟看招生简章,生怕看错了,觉得太意外。

  史家小学校长王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真正的优质校是不挑生源的学校,每个孩子都应该是学校的至宝。今年史家小学招收片内入学的学生占80%左右。

  此外,171中学和177中学也是一对深度联盟校。177中学校长战起荣介绍,今年该校初一年级招收了一个“联盟班”,共29名学生,但报名的有164人。如此,在很多家长看来,上171中学和177中学没有太大区别,择校热自然就降温了。

  ▲今年,翠微中学、卫国中学合并为人大附中翠微学校

   分校水平向本校“看齐”家长不折腾校长不忙活

  “顺理成章”入学

  解疑问

  入学新政意味着什么?住不住学区房都可能进名校

  今年,北京出台了“史上最严”的择校令,如何确保更大程度的教育公平的实现,法晚记者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进行了对话。

  FW(法制晚报):今年的入学新政亮点在哪里?

  程方平(程):今年义务入学阶段政策力度比较大,以往依靠“钱权交易”的择校现象越来越少了,这是从制度层面给予了教育公平的保障。该政策的有力推动,尤其“十五严禁”的出台,展示了政府实现教育公平的坚定信心。倘若人们加以严格、自觉地执行,未来教育会朝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方向继续大力迈进。

  FW:家长择校缘于校际间的差距,如何缩小校际间的差距呢?

  程:要确保今年入学政策取得的成果,必须进一步缩小优质校和普通校之间的差距,促进教师、校长资源在不同水平学校间流动。当前学校的差距绝不仅仅是硬件层面的,只有切实缩小学校间差距,推动教育更高水平的均衡发展,才能解决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顽疾。

  FW:除了学校的发展,在制度层面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程:北京确实推出了一些让家长觉得实惠的措施,例如普通小学与优质初中贯通,优质高中通过名额分配扶持普通初中等。政府释放出的信号已让家长感受到,不管孩子上了什么类型的小学,都会有进入优质初中或优质高中的机会。长远的制度安排需要从改革招生方式入手,通过实施多校划片,打破某一学区房固定上某一所学校的局面。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居住的是学区房还是非学区房,孩子都拥有进入名校的同等机会。

   合并会不会有名无实?分校各方面水平向本校“看齐

  名校大规模新建分校及合并普通校,会不会导致本校区教师资源被稀释?教学质量会不会降低?合并后的普通校会不会有名无实?对教育改革新举措,也有家长产生疑问,同时关心合并后师资和硬件方面的配套情况。

  以西城区实验二小为例,一直被认为是一所优质小学,2012年与涭水河小学、白云路小学、广外小学、玉桃园小学构成实验二小教育集团,成为该区第一批教育集团之一,最近又合并了长安小学、西城民族团结小学作为其分校。

  在学校资源的运用方面,实验二小相关负责人表示,各成员校的老师会定期到主校区进行统一培训,统一教材、统一理念,对成员校尽力予以帮助。

  对新并入作为实验二小分校的原西城民族小学和原长安小学来说,受益则更多。该负责人介绍,除了所有教师统一培训、统一教材外,这两所小学并入实验二小后,三所学校将统一沿袭实验二小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老师采用统一编制并实现流动。

  也就是说,实验二小本校的老师会到这两所分校授课,这两所分校的教师也有机会到本校授课。对学生而言,除了在教师资源方面获益外,在学习、教育机会均等方面也能得到完全的平等,分校学生享受各方面教育资源的机会都是均等的。此外,该负责人表示,该校将在三年内使分校各方面水平与本校一样。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实验二小的办学模式只是实行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减缓择校的一种方式。教委的举措还要看落实情况。

  如果学校仅是挂了优质校分校的牌子或是新建校教育资源跟不上,那就对教育均衡发展起不到作用,家长依然会挤破头地抢优质校,择校问题就会依旧突出。

  因此,还需要时间考验,并将视线从改变教学模式转移到学生个人身上,保证无论城区还是郊区的学生,享有的教育资源、机会都是完全均等的,真正做到教育资源均衡。a06、a07版文/记者赵颖彦武文娟摄/记者郭谦制图/周建文刘江

  ▲实验二小合并民族团结小学,成立德胜校区

(原标题:新教育地图)

文章关键词: 上学 择校 学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