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打赢脱贫攻坚战 建设幸福新渠县
站在“十三五”的崭新起点,四川省达州市 渠县 顺应发展大势,谋划了未来发展的总体布局:制订了“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建成“川东北片区经济强县、文化强县、生态强县”的发展目标,确立了“打赢脱贫奔康攻坚战、建设幸福美丽新 渠县 ”的发展主题,明确了“发展大交通,重塑区位优势;培育大产业,做大总量做优质量;构建大市场,打造成渝西物流节点城市;建设大城市,打造宜居宜业生态滨江县城;繁荣大文化,提升 渠县 发展软实力”的五大主攻方向。通过五年的砥砺拼搏, 渠县 将力争成为达州发展的“领头羊”,走在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县前列。
渠县 县委书记、县长苟小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以来, 渠县 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打赢脱贫奔康攻坚战,建设幸福美丽新 渠县 ”的发展主题,着力打造大交通、培育大产业、构建大市场、建设大城市、繁荣大文化,全县呈现出了经济加快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渠县 认真落实达州市委“项目攻坚年”的决策部署,坚持一切资源向重点项目集中、一切要素向重点项目配置、一切制度为重点项目服务,强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实落地。
强化对接抓储备。加强与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编制完成全县“十三五”重点项目规划,规划项目720个,总投资2200亿元。编制完成2016年重点项目规划,规划项目138个,总投资80亿元。
强化重点抓示范。认真对接市级领导牵头挂包的25个重点项目、23个重点示范工程,率先从全县“四个一批”重点项目中,筛选24个作为县级领导挂包示范项目,全力打造一流的现场、提炼一流的经验、力争一流的成效。
强化举措抓推进。采用“一个方案、三本台账”和“三个一”的推进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一周一调度、一旬一通报,推动重点项目大启动、大推进、大落实,确保渠江东岸生态滨江走廊等22个重点项目在年内竣工投产。一季度,全县完成项目投资2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1.3%,超时间进度1.3个百分点。
强化要素抓保障。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灵活运用盘活公共资源、金融支持等自筹手段,确保全年筹措重点项目建设资金69亿元、力争74亿元,目前已完成17.69亿元。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废弃工矿地复垦、回收低效闲置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等,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坚决打击项目建设中的恶意阻工、揽工行为,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全力以赴脱贫攻坚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三农工作”和县域经济发展。
创新方法抓脱贫。创新开展脱贫攻坚“九比九看”活动,把全县分为四大片区,分季度、按片区召开现场推进会,让贫困村脱贫攻坚现场“大比拼”。一季度现场推进会上,“九比九看、一身冷汗”成为一种共识,60个乡镇130个贫困村进一步明确了“抓”的内容、“看”的重点、“比”的标杆。这一创新做法得到《农民日报》《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推介。
完善机制抓脱贫。强化帮扶引领,建立健全县级领导牵头、部门主帮、乡镇主责、第一书记执行、社会帮扶的工作机制。创新利益联结,积极推广“专合组织(公司)+贫困户+农超”“互联网+专合组织+贫困户”“党支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贫困户”模式,解决贫困户投资无资金、销售无渠道、生产无技术等问题。强化风险防控,引入保险机制,降低资金风险。强化统筹调度,实现项目和资金集中、人才和技术集中、督导和服务集中,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丰富载体抓脱贫。选优配强帮扶工作队,全力打好“3+10”政策组合拳,强力推进“五大扶贫工程”,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全年19个贫困村成功“摘帽”、2.3万人顺利脱贫。今年以来,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亿元,启动实施精准扶贫项目150余个。扎实开展“六个一”社会扶贫,动员“两新组织”、在外成功人士和公民个人积极开展爱心帮扶,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扶贫、投身扶贫的大格局。统筹抓好九大民生工程和十九件民生实事办理,全力解决群众“五难”问题。目前正着手建设全省一流的康养中心、人民医院和示范学校,更进一步解决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突出民生问题。
做大做优三次产业
坚持做大总量、做优质量,努力推动产业发展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化。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推进“工业产业基金、重点企业帮扶、专家库建设”三大行动计划,积极实施“产业链、重点企业、拳头产品、优秀企业家”四大培育工程,加快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电子、汽摩配、盐化工四大产业集群。一季度,完成天渠盐化、渠州酒业等40余个重点项目技术改造,投入14.43亿元,新开工琦鑫源黄花等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个,竣工投产金城合金、通济油脂等项目3个,新培育大友机器人、品信窑炉、乡山天然矿泉水等规上工业企业12家;主导产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0.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6.6亿元、利税2.1亿元。
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以成渝西物流节点城市建设为抓手,培育壮大一批商贸、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新格局。长德商贸物流城正式投入运营,“中农联”农产品批发市场即将入驻 渠县 。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创新产业、培训、网商、信息四大电商扶贫模式,推进电商精准扶贫。4月下旬,成功承办全省电商精准扶贫暨农村电商工作推进和培训会议, 渠县 模式和成效得到省市参会领导充分肯定。以“古賨国都、悠然 渠县 ”品牌为统领,以创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着力推进文旅、农旅融合发展。渠南片区乡村旅游集聚区初具规模,临巴万花谷、文崇桃花节等特色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方兴未艾。一季度,全县接待游客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6亿元。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按照市委“四区合一”的要求,加快推进渠北—李馥3.7万亩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坚持“产业相融、成片推进”,围绕“5+1”特色农业产业,新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2万亩、现代畜牧养殖小区15个。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发展农业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15个,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推进。
协调推进城乡发展
坚持城乡统筹,着力推进产业与城镇、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做强县城,打造产城一体生态滨江名城。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县城,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启动“两江四岸”城市健康绿道、东城宕渠大道等“密路网”项目,完善学校、医院、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持续提升县城承载力和集聚力。截至目前,完成棚户区改造70.5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8.8平方公里。
做特场镇,打造巴渠古賨特色小镇。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的原则,依托既有的工业基础,把天星等乡镇打造为工业强镇;依托南大梁、达营高速等交通干线,把涌兴等乡镇打造为商业重镇;依托优势文化旅游资源,把土溪等乡镇打造为旅游名镇。
做美新村,打造幸福美丽小康乡村。整体把握建、改、保三种模式,开展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启动实施3个新村聚居点、50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着力实现“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难题,用开放的理念求突破,用创新的举措促发展。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抢抓获批全省“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县”的历史机遇,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精准落地。农村产权“六权同确”扎实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工作基本完成,农村廉租房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开展“双创 渠县 ”行动,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获得国家专利43件,申报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5家。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着力做强做优“天下渠商”品牌,充分发挥在外乡友人脉优势,利用“达商大会”“联谊支乡协会”等平台,吸引在外渠商回乡兴业、农民工回乡创业130余个,投资规模43亿元,到位资金10亿元。坚持借智借力,先后邀请10余名国内专家和中组部博士团到 渠县 调研考察,与北京联合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今年以来,成功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8个,签约资金80.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6.58亿元。(雷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