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
6月2日下午,德阳。
一场“融入‘一带一路’,推进产能合作”为主题的会议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进行。“这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来以后,公司所有中层以上管理者首次对这个话题展开系统研究和讨论。”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喻刚道出会议背景。
时间回溯,一个月前,其母公司东方电气集团就召开了“走出去”暨“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研讨会。
不止东方电气。在我省装备制造行业中,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已成热点话题。去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企业出口交货值达到267亿元人民币,但与7000多亿元的总产值相比,装备制造企业显然还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世界那么大,崭新的机遇面前,四川装备制造企业要去看看。
“走出去”:
产品纷纷迈出国门,打造四川新“名片”
6月3日,宏华集团钻机总装调试中心现场,5台钻机正进行组装调试。
“这些是要出口到印度、俄罗斯、科威特等国的。”宏华集团行政总监狄晓宏指着最远处一台钻机说,“那是出口阿联酋的‘高端定制’,售价不菲。除了售价和品质上有优势,在出口范围上,我们的石油钻采设备几乎对产石油的国家和地区全覆盖。”狄晓宏难掩自豪。在宏华的全年销售订单中有超过85%都来自国外。今年前5个月,中东和俄罗斯的订单则成为增长主力。
不仅如此。10天前,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东方电机与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签订了“巴基斯坦卡西姆港2×660MW”汽轮发电机设备供货合同。该合同的成功签订标志着首个“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正式启动。
东方电气集团是我省最早实施“走出去”的企业之一,业务涉及设备出口和电站工程承包,市场范围由南亚、东南亚逐步发展到中东、南美、欧洲等地区,目前业务范围已经遍布近4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火电、水电设备已出口到中亚、东盟及中东欧等多个国家。此外,我省的轨道交通装备、石油天然气钻采输及化工设备、农业机械装备等也都纷纷迈出国门。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陈新有认为,经过30多年的探索,四川在装备制造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仅能满足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而且还能满足一些发达国家的需求,有着对接和抢抓“一带一路”机遇的良好基础。
行业的调整升级则让抢抓机遇变得更加迫切。
“油价大跌,让我们的订单也受到影响。”狄晓宏称,传统的北美、南美、非洲市场订单明显不足,“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是当务之急。”
与宏华一样,中国的装备制造业都在经历高速发展之后的调整与升级。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也感受到了行业调整带来的影响。“今年前4月,公司国内订单明显下降,有国际竞争力又有开拓海外市场能力的企业当然要瞄准国家战略机遇精准‘走出去’。”喻刚称。
“这当然不是‘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我们初步的市场调研也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发电设备方面的需求很大。”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军如是说。
“走进去”:
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加速企业落地生根
装备“走出去”,不能只是单纯卖产品。
说到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李云军的想法是:可以借工程总承包、援建项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更多“走出去”项目。而且工程机械、发电设备、航空制造等企业,还可以通过收购国外知名公司、建立境外工业园,布局全球,发展成为行业领头雁。
企业的谋动戳中了四川装备制造企业的一个“痛点”:产品密布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但企业“走出去”仍是短板。
如何加速产能、企业的输出?机遇已经到来。
5月16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的指导意见》,抓住有利时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意见也吹响了冲锋号,提出力争到2020年,与重点国家产能合作机制基本建立,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骨干企业。
看四川,处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内陆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依托。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构建装备制造业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将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力支撑和重大机遇。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已经有了打算。
“以投资换市场,通过杠杆性的合资参股实现本地化制造和市场份额的获得。”喻刚介绍,在前期众多产品和项目已经在海外建设的基础上,计划按照区域规划布局建设综合性的服务和维修基地。
目前,东方电机共有47个火电项目、20个水电项目,163台机组在“一带一路”所在国家和地区。“我在牵头制定公司海外业务的研发和探讨。我们希望能够在政治稳定、水力资源丰富、经济条件好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尤其是‘一带一路’上的相关国家和地区。”李云军透露,公司看好“一带一路”所在国家的电力发电设备市场潜力,“我们希望通过项目带动,在当地合资建厂,让东方电机落地生根,真正实现产能‘走进去’。”
政府也在行动。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业企业注重海外市场渠道资源的整合,在巩固传统优势市场的同时,不断完善海外重点市场网络布局;鼓励企业探索企业合作新模式,通过支持省内重点装备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不断突破国外公司垄断的关键技术和制造工艺,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为企业“走进去”、“走进去”奠定坚实的支撑体系。
“走上去”:
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促使产业转型升级
经过内部研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最终把抢抓“一带一路”机遇的杠杆定在了“技术”上。
“结合发电设备行业的特点,综合考虑重点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情况、需求状况等因素,我们准备进行技术输出模式研究和论证,寻找技术输出的突破口。”在喻刚看来,四川装备“走出去”是开始,“走进去”是升级,能否“走上去”才是制胜关键。
何为“走上去”?
“就是四川的装备制造企业要在国际市场的舞台上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用竞争的压力促使我们提高技术、质量水平,继而提高装备业的整体竞争力。”喻刚解释。
一个现实是,我省重大技术装备企业“走出去”面临着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其部分产品由于在核心技术方面受制于国外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国际大型企业,在参与国际项目竞争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其利润也只能获取价值链中下游的利益。同时,由于专利技术引进或授权使用成本较高,自主研发投入大、周期长,这种现状难以在短时间改变。
“装备制造业的行业调整期,让企业到国际舞台加速历练、鼓励创新,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一大路径。”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走上去”不仅在迈出国门之后,更在迈出国门之前。不少装备制造企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想“走出去”走得好,需强身健体练好内功。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通过支持省内重点装备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不断突破国外公司垄断的关键技术和制造工艺,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为企业“走出去”奠定强大的技术基础。
在狄晓宏看来,提高境外经营能力和水平就很重要,“尤其需要多学习其国际化经营理念,研究商标、知识产权及专利等无形资产的保护、技术标准的全面国际化等相关工作,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国际市场规则,真正成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
进入海外市场,装备不仅要在质量、技术、价格等方面谋取竞争优势,还要符合当地生产运营的一系列标准,与上下游环节相衔接。这意味着,装备产品走出去、产能走进去,面临的是全流程标准,标准门槛更高。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做法是:进一步完善产品研发技术管理制。比如对重大新产品技术开发、科研课题、标准化工作实行计划管理,特别重要的新产品研制推行项目技术经理负责制,建立技术风险评估和预防机制。同时,实施技术流程再造,有效推进技术管理和技术工作标准化。
此外,“走上去”还得提升国际化经营风险防范能力。“在海外项目执行过程中,除了税率风险、合同执行风险外,还有很多风险需要防范和注意,需要对重点国家重点市场从投资内容、投资目的地、投资方式、商业模式、投资强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入分析。”李云军说。(记者 董世梅 吴璟)
专家观点
□省社科院副院长 盛毅
装备“走出去”,是衡量一个地区制造业发达水平的重要指标。过去我们主要是原料、轻工品出口,与之相比,装备制造的技术含量、附加值都更高。四川的东方电气集团、华西能源、宏华石油钻采、成达、新筑等装备制造龙头在“走出去”方面都有不俗表现。四川装备“走出去”说明我们的制造业竞争力正在提升,在国际市场上整体上升了好几个台阶。
一方面,我们的装备产业已有了“走出去”的条件,这是抢抓和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的基础和底气。但关键还是如何“走出去”?
对企业而言,应该是精准发力、瞄准市场,特别是要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针对性地、勇敢地“走出去”。在提升技术水平、创新“走出去”模式的基础上,加大产品输出力度,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国外基地建设。
对政府而言,要有更多政策上的支持,要企业有了“走出去”的想法,更要“走得通”。比如国企员工出国办理签证等问题,就需要率先解决。不能工厂好了,等员工到位。物流运输问题也是其一。四川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大件物流的成本怎么降下来,让身居西部内陆的装备制造企业更有产品竞争力,这同样需要政府帮助企业协调好大件产品的陆路、水路、海路等运输条件。
此外,政府部门应建立起产品出口优惠政策,包括税收政策方面的支持。政府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办事机构,还应帮助企业了解、掌握该国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等情况,为企业提供更多有效信息,协助企业分析国际市场,降低出口风险。
特别是四川在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措施中,可以尝试对参加国际展会进行相关补贴。同时,利用西博会、科博会等品牌展会,吸引更多国际参展商加入,促进川企与外企间的交流合作。(记者吴璟 董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