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抗战老兵:一梭子弹过去,便衣鬼子被撂倒
2015年3月10日,91岁的抗战老兵杨光荣在家中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
在常德已被日军包围的情形下,常德守军依然拼死战斗。(资料图片)
日军大炮猛轰常德10多天,中国守军在炮火中冲锋。(资料图片)
常德会战中,缴获大量日军用品的中国战士。(资料图片)
口述实录
“有时候会突然遭遇鬼子的部队,我们临时做工事就搞不赢了,只能把阵亡的战友尸体拉过来,躲在他们尸体后面跟日军打。”
“通信畅通是军中之要!虽然我们很少冲进敌群跟鬼子拼刺刀,但是为了保证后方的指挥命令能及时传到前线,一旦遇到线路断了,我们就得在战壕里跑,把命令送到前线。在常德会战的时候,我从战壕里冲到前线。还没等我缓过神来,一颗炸弹就在前面炸开。我的耳朵瞬间被震蒙,一个战友被炸得血肉模糊。”
“运动战嘛,哪里发现鬼子,我们就派一队人去打。只要鬼子人数少,我们就往死里打。人数太多打不赢,我们就在山上打。等鬼子反应过来要追击时,我们就朝山里跑。”
2015年初春的一天,在一次抗战老兵的聚会上,两位神采奕奕的老人相互搭着肩膀,显得很是熟悉。从两人口中讲出的一个个抗战故事,令在场的听众听得胆战心惊的同时,又心生敬意。
3月10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成都五块石附近的一个住宅小区,见到了那天讲抗战故事、唱《大刀进行曲》的91岁老人——杨光荣。
杨光荣摸着有些弓着的腰部,笑着说:“当兵的人,腰杆应该是挺直的。要不是去年出了场车祸,在医院躺了3个多月,我的腰杆不会是这样的。”
抗战卫国保家 三兄弟赴战场
1941年至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阶段。日军在缅甸打败英法军队取得胜利,中缅国际物资的通道也被日本控制,这意味着中国最后一条补给线被斩断。
1942年,由于前方战事告急,一个“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抓壮丁的消息,再次传进重庆荣昌县(当时行政区划属于四川)龙集镇老店子村,村民们个个人心惶惶。
“在家里等着别人把你抓上战场,倒不如做个男子汉,自己主动参军。倘若保住了国家,这个家也就保住了。”老店子村里,一位名叫林玉贞的村妇这样对小儿子杨光荣说。
正在荣昌棠香中学读初二的杨光荣,得到母亲的鼓励后,毅然弃文从军,参加了正在荣昌征兵的72军新15师43团通信连。
一年多前,杨光荣的二哥和三哥已经相继参军抗战了。
“1940年,我二哥所在部队走到重庆江北时,遭遇了鬼子的飞机轰炸,毫无还手能力的队伍被炸得四散。”杨光荣捏紧拳头说,日机一顿狂轰滥炸后,到处是残破的房屋和尸体,他的二哥在那场轰炸中不幸牺牲。
二哥牺牲后不久,另一个噩耗再次降临杨家。
“三哥投军后,一开始还有消息,没过多久也断了音讯。那时候,家里人都不知道他的部队编号,找人也不知道从哪儿找起,就只能等。”杨光荣说,有人说三哥在战场上早已经死了,也有人说可能还活着。但是,时隔70多年,至今没有收到任何关于三哥的消息,“那个年代有很多像三哥这样的人。父母盼儿归,可他们盼到土里也没等到儿子回来。”
单衣草鞋出川 星夜驰援常德
1942年,未满17岁的杨光荣穿着单衣、草鞋,绑着绑腿,挎着汉阳枪,跟着部队一起从荣昌出发,出川抗战。部队从四川走到湖北,再转战湖南,最后驻守在江西修水县。
1943年11月,日军攻入常德城内。守城的中国军队官兵将各条街道的房屋打通相连,每条街道路口都挖了战壕,筑好巷战掩体,与日军展开生死拼杀的巷战。最终因救援和物资问题,常德城被日军攻破。
同年,杨光荣所在的72军接到命令,立刻驰援常德,同其他部队会合,务必夺回常德。星夜驰援赶到常德后,第一次参加攻坚战的杨光荣,深深感受到了这场战争的困难和残酷。
“有时候会突然遭遇鬼子的部队,我们临时做工事就搞不赢了,只能把阵亡的战友尸体拉过来,躲在他们尸体后面跟日军打。”杨光荣说,那些帮他们挡子弹的尸体,说不定就是昨天还在跟你说话的战友。
杨光荣属于通信兵种,保障后方的命令和指挥能及时传达到前线,成了他的首要任务。
“通信畅通是军中之要!虽然我们很少冲进敌群跟鬼子拼刺刀,但是为了保证后方的指挥命令能及时传到前线,一旦遇到线路断了,我们就得在战壕里跑,把命令送到前线。”杨光荣说,“在常德会战的时候,我从战壕里冲到前线。还没等我缓过神来,一颗炸弹就在前面炸开。我的耳朵瞬间被震蒙,一个战友被炸得血肉模糊。”
冲到前线传达命令的杨光荣,往往还要端起枪支,朝着冲锋的鬼子来几枪。杨光荣说,能多打死几个鬼子,就算被炸弹炸死,也是赚了。
检查战地线路 打死鬼子便衣
1943年12月底,常德战役进入紧要关头。固守常德城的日军,正谋划与中国军队进行这场战役的最后决战。
当月,日军派出几股人马,乔装打扮成百姓模样,意图破坏中国军队的通信线路和窃取情报。
没过几天,杨光荣所在部队里的有线线路果然出现了问题,电话突然打不出去了。然而,这条通往指挥部的电话线路,隐藏得十分隐秘,不可能无缘无故就断掉了信号。
随后,杨光荣接到上级命令,叫他带领一名士兵和两名通信员去排查线路。很快,4人出发检修,两个通信员都背着一套检修设备,杨光荣和一名士兵带着美式冲锋枪,负责警备工作。
一路上,通信员沿着线路,一段段排查,均未发现异常。四周回响的只有他们几个的脚步声,但杨光荣始终没有放松警惕。直觉告诉他,线路一定是被人为破坏的,最大的嫌疑人,就是鬼子!
果不其然,他们经过一处黄麻地时,眼尖的杨光荣发现黄麻地里有动静,迅速抓紧冲锋枪,暗中做好准备。从地里走出3个百姓模样的人,也发现了杨光荣等人。那3人根本没什么言语,摸出手枪就朝杨光荣等人打了过来。眼疾手快的杨光荣,毫不含糊地扣动扳机回射过去。
这一梭子弹过去,当场就打死一个,另外两人逃跑了。经确认,这3人是鬼子的便衣。杨光荣说,要是下手慢了,他们就都要遭起了。
回到部队后,杨光荣向长官报告了遇到的情况。长官告诉他,常德会战最后的战斗快要打响,叫他随时做好战斗准备。随后,这条信息传到了各指挥官处,所有部队开始高度警戒,随时做好决战的准备。
1944年元旦节前,杨光荣所在部队攻入了常德城中,看到了这座被战争破坏得面目全非的城市。
参加衡阳战役 及时救出友军
1944年6月,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衡阳战役打响。
同年,杨光荣所在的72军接到命令,立刻从江西赶往湖南,支援衡阳守军。然而,日军早就料到中国军队会去支援,双方打起了阻击战。
“耽搁一刻,衡阳就危急一分。”杨光荣说,他们马不停蹄地连夜朝衡阳赶,一路上遇到过日军的小股部队,但是人数并不多。
正当众人连夜赶路时,前方不远处传来一连串的枪响。杨光荣等人立马警戒,部分士兵以周围的树木做掩护。前方一股部队朝他们跑了过来,进入了射击范围。杨光荣等人发现,这股部队竟然是友军,在后方追赶的是一队装备精良的日军。
杨光荣等人立即赶去接应友军,两支人马迅速靠在一起,共同反击日军的追击。日军回过神来,找好掩体,但没有撤退的意思,反而想仗着装备好,打算连杨光荣所在的部队一起吃掉。
中国军队并不示弱,与日军激战2个小时。日军看到眼前这块骨头果然难啃,就慢慢地开始且战且退。
杨光荣等人追击日军一段距离后,确保鬼子彻底离开,才暂时驻扎,清点人数,整理队伍。“日赶夜赶,终于及时赶到了。如果再晚一两个小时,这股部队多半就遭起了。”杨光荣说。
湘鄂赣运动战 向八路学游击
杨光荣回忆说,1943年驻扎在江西后,他们在修水、铜鼓、万载、平江、浏阳等地区参加了各种大小战斗,作战轨迹遍布湘鄂赣大部分地区。“大多是运动战,有时候打上一两天就换地方,到别处打鬼子去了。”
“运动战嘛,哪里发现鬼子,我们就派一队人去打。只要鬼子人数少,我们就往死里打。人数太多打不赢,我们就在山上打。等鬼子反应过来要追击时,我们就朝山里跑。”杨光荣比划着说,那时候,他们穿的大都是草鞋,跑起山路来,比穿皮靴的日军更为方便,“地形也没我们熟悉,(日军)根本追不上。”
随着杨光荣回忆的深入,八路军教国民革命军打游击的故事也被牵了出来。
“那时候处在国共合作时期,正是全国军民一心抗战的时候,我们跟八路军的接触比较多。”杨光荣说,由于湘鄂赣地区的山区丘陵地形比较多,在山区树林间作战,打游击自然成了不错的方式。
时隔70多年,杨光荣仍然清晰地记得,八路军曾来到他所在的部队,专门给他们讲如何打游击。有时私下遇见,大家还会坐下来相互交流游击心得。
想起那段在山区打游击的日子,杨光荣说,在山里打游击,虽然条件艰苦,很多时候都吃不上饭,但看到鬼子被打得气急败坏,就觉得值。
晚年生活丰富 与战友摆抗战
91岁的杨光荣说,自己的命够硬,无论是70多年前的枪林弹雨,还是去年的车祸,都要不了他的命,“回头想想,这辈子也算值了。”
如今,看书看报看电视成了杨光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所看的题材,大多是与抗战相关的题材,“有时候看到熟悉的场景,就会想起当年的战友和战斗生活,一下子就像回到了年轻时候。”
说起爱好,杨光荣笑着说,只要下午天气好,他就会逛到小区外面的茶馆去喝茶,听人摆龙门阵,要么就和老年朋友一起搓上一两小时的成都麻将,“清醒得很哦,都不得打昏麻将的。”
去年,让杨光荣最高兴的一件事是,在他91岁生日的时候,四川抗战老兵救助会会长杨红雷为他带来了72军的一个战友——罗见渊。两人一见如故,握着手坐在一起,开始摆了起来。
“他是新编13师的,我在新编15师。”杨光荣说,虽然抗战的时候并不认识,但这么多年来,两人都是第一次再见到当年72军的战友,很快就熟悉起来,“平时我们都有联系,有时候他会来串门,我也会去他那儿喝喝茶,摆摆龙门阵。” 华西都市报记者余行
实习记者杨力摄影杨涛
老兵档案
姓名:杨光荣年龄:91岁民族:汉族籍贯:重庆荣昌所在部队:中国军队72军新编15师43团通信连曾任职务:连长参加战役:常德战役、衡阳战役等
文史解读
常德会战
常德会战发生在1943年11月到12月,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对云南的反攻,并掠夺战略物资,打击中国军队的士气,对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结合部发动的一场战役。
1943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中国军队集中了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的16个军43个师21万人迎战。中国军队依托阵地节节顽强阻击,迟滞日军进攻,让日军消耗重大。中国军队74军57师苦战16个昼夜,以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为中国军队形成对敌的反包围和收复常德赢得了主动。中国军队主要参战将领有孙连仲、王敬久、王耀武、余程万、施中诚、胡琏、池峰城、张灵甫等。
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规模的会战之一,也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