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记者“重走四川抗战大后方”:血肉筑成的乐西公路 串起抗战交通生命线
□本报记者 吴晓铃 发自汉源
5月12日,参加2015海峡两岸记者“重走四川抗战大后方”联合采访活动的记者一行,从汉源乘车前往乐西公路最艰险的岩窝沟和蓑衣岭。车辆沿大渡河蜿蜒行驶,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深渊,有恐高症的记者紧紧地闭上双眼。
蓑衣岭位于汉源与乐山金口河交界处,海拔2800米,常年笼罩在冰冷雨雾中。1940年至1941年底,为打通四川通往缅甸国际公路的便捷通道,来自川康地区彝、汉等民族的20余万名筑路民工,在乐山到西昌的险峻大山中,克服设备原始、地形复杂等困难,在一年半时间里抢通长达525公里的乐西公路,付出了死亡民工4000余人的惨重代价。
汉源县政协文史委主任郭朝林介绍,乐西公路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大举进攻的背景下修建的。1938年10月,广州和武汉相继沦陷、原国民政府被迫撤至重庆。此时,中国与国外主要的联系通道——粤港交通遭封锁,贯穿南北的平汉铁路、粤汉铁路中断,通往国外必须借助滇缅公路。然而川滇交通极不顺畅,要么绕道千里从贵州过去,要么从乐山到西昌重修一条公路。面对侵略者的步步紧逼,1938年底,乐西公路的修建提上日程并启动线路设计及路勘。由于战事紧急,乐西公路建设很快开工。建成后,当时的施工总队长赵祖康坐上卡车试车,从乐山到西昌花了36小时40分钟。
这条抗战交通生命线修得有多艰难?在蓑衣岭南麓的岩窝沟,记者看到了一条悬崖上开凿出来的V型公路。从公路俯瞰,沟底深邃幽暗,令人战栗。从公路上抛下石块,几秒后才有回声。《乐西公路》编辑罗明刚介绍,岩窝沟公路处海拔2000米,谷底1000米,形成1000米的巨大落差。当年,由于绕沟而行的修筑方法比造悬索桥更易实现,3000多名工人24小时三班倒,日夜赶工。曾参与修建乐西公路的91岁老人刘成志回忆:“要在悬崖上开凿和放火药,工人就必须坐在箩筐里,由工友从岩顶下放。用麻绳和竹篾做的绳索禁不住撞击和摩擦,不断有工人坠下悬崖。”刘成志因年纪小、体重轻,且只承担运送炸药和引线下去的任务,才幸免于难。
罗明刚透露,仅岩窝沟路段就至少有125人因爆破和坠崖死亡。在更高处的蓑衣岭,由于此路段赶工期在冬季,气温低至零下十几度,工人们光着脚、吃不饱、住岩窝树棚,曾发生过一夜就冻饿病死200多人的惨状。工程竣工后,赵祖康书写的“蓝缕开疆”4字纪念碑立于蓑衣岭,纪念死难民工。
郭朝林说,乐西公路建成后,成为连接滇缅公路、康印公路的一条战略公路,也是支持驼峰航线的重要公路补给线。抗战胜利后乐西公路不再具有战略意义,但仍是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省道,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出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年的筑路人展现出的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值得后人铭记。
据介绍,抗战期间,四川共征用了500万民工参与各项战时工程,付出了辛劳和血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