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共话投入品行业供给侧改革——挑战不小 机遇更多
现代农业可以说是由农业投入品支撑起来的,任何一种农产品生产都离不开高产的种子、优质的肥料、安全的农药和高效的农机,农业投入品行业的结构调整对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顺利推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2月26日,由农民日报社主办的“供给侧改革·农业投入品行业机遇与挑战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农业部相关司局领导与60多位来自农机、农药、肥料、种子行业骨干企业负责人展开深度对话,探讨农业投入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
农机化短板如何补齐?
研发制造管理须同步提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农机化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日益迫切的农机化发展需求与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克俊说,低端农机产业严重过剩,而高端农机具比如2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包括大喂入量的收割机、大型采棉机、甘蔗收割机以及适合丘陵作业的高端和高适应性的农业机械设备,国内的有效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因此,农机企业供给侧改革是摆脱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而农机企业成套解决方案的保障能力则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加快研制高端高技术含量产品,提高农机化薄弱环节的装备能力,提高耕种管收、收后处理系列化产品的匹配性,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用户、不同作业的需求,积极推行两化融合,才能有效激活潜在需求。
“供给侧改革给企业带来了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的机遇,从而为客户、为市场交出更好的产品,满足升级市场的需求。但挑战在于,在升级过程中,技术和人才储备有很大不足。”福田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梁启荣说。
福田雷沃正着力整合全球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培植全球化的业务运营团队。2015年,公司在德国汉诺威农机展上推出了全系列动力的产品,涵盖100马力到270马力,对产品进行了全新升级。公司又收购了意大利国宝级品牌阿波斯和欧洲一家高端农机具企业,成立了雷沃阿波斯集团有限公司。在欧洲区域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个产业链,从研发到制造到销售,搭建了一个比较好的国际化运营平台,从而推进雷沃中国国内业务的转型和发展,更好地适应供给侧改革。
“我国农机制造企业与国际主流农机企业竞争,从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所以,当前国内低端农机产能过剩,而高端农机具领域却被外资品牌占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而农机制造业的发展仅有十几年。尽管国际品牌质量好,但是购买成本太高、维修服务效率很低,迫切需要推动民族品牌的产品升级来满足我国农民对于优质低价农机具的需求。”山东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认为。
围绕着供给侧改革,五征要对现有产品全面升级。在积极地走出去、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然后再创新,同时积极引进国际的一些先进技术、先进装备,来提升我们产品的精度水平,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开发生产我们国家需要的各种农机产品,来提升产品的作业质量、作业效率,降低中国农业作业成本。
绿色发展如何落地?
由产销转向全程农化服务
“国家提倡农业绿色发展,供给侧改革要求提高农产品品质,要从单纯提高作物产量转向提高产品质量,这是一个大的转变。”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尧伦说。现在农产品关键是要让消费者吃得放心,这给农药行业提供了极大的转型机遇和市场空间。我们不能只考虑农药的生产、研发和销售,还要在科学用药、综合管理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把农产品的品质提升上来。另外,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民合作社越来越多。要将传统的渠道营销转向定制营销,提供定制服务、套餐服务,才能更好地与农民合作社结合起来。
“对于中国现代农业供给侧改革来说,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不可回避的课题。”拜耳中国大中华区总裁黄伟东说,这需要有先进的理念,还有对人才的培养。为此,拜耳组织中国农业技术人员赴德国进行学习,同时请外籍专家在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交流,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扎根农业,这对农业未来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事。为引入最先进的植保产品配套技术,拜耳在江苏丹阳成立了农业解决方案中心,集中展示农业创新成果和田间试验创新模式。在黑龙江也建立了农业解决方案中心,通过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施肥、用药的次数。
“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建议把培育社会化的跨域全程农事服务体系建设摆在与土地流转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位置,促进农业降低成本、提高农业竞争力。”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国建议道。虽然政府给了很多补贴,但农业并不赚钱。卖种子的赚一把、犁地的赚了一把、打药的赚一把、收割的赚一把等,最后导致农业的成本很高。我们2015年尝试动员经销商转型做打药队,由卖农药转型为给别人打农药,这样取消农药销售的中间环节。打药队在打药之余,还根据各地水稻种植的时间差,提供水稻育秧、插秧服务以及收割烘干作业。这样一来,农民用药成本可以降低,而且不用购置育秧设备、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农机,农业生产成本将会大大降低,效益大幅度提升。而对于打药队来说,可以实现农机设备的充分利用和收益的最大化,可以说打药队将是新时期的“麦客”。
如何顺应种植业调结构?
调整育种方向优化种业格局
“国家这次提出来供给侧改革,标志着我们国家农业的转型,由原来粗放的数量增长型到质量增长型的转变。”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秀宽说。作为种子企业,不仅要加大研发投入、形成研发体系,还要调整研发方向,要进一步满足我们国家对农产品整个质量提升的需求作为新的育种目标,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种子在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程度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想有三个变化,第一是经营渠道下沉,由原来的省市级代理向下沉到县乡两级,越来越接近农村市场,越来越了为第二次变化奠定了基础。第二个变化是从供应商向服务商的转变,种子经销商由卖种子到种药肥机套餐式的作业的转型。第三个变化是一些有实力的农业上市公司,由单纯的农资经营到产业链全过程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上升级转型。这些也都是种业企业适应供给侧改革可以进行的一些尝试。”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章瑞说。
“这几年种业的发展确实很快,但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种子企业的竞争,最终要落到品种上。”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福春说。农业部种子局开通了绿色通道,打破了原有审定制度的壁垒,我们企业也愿意往科研上投钱了;种子局推动成立的中玉金标记公司,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分子育种平台;成立的爱种网让大公司的种子直接对着大户,一夜之间就改变了现在整个种业的经营格局。
“农业供给侧改革关键是如何更高效、更绿色地供给,这对青贮玉米品种来说是个好机会。”河南大京九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光省说。青贮玉米单位面积产量高,可以用来改善土壤.食用青贮玉米的牛羊能产出优质的奶和肉。青贮玉米符合国家绿色增长的理念和要求,应大力宣传,让全民认识到青贮玉米的好处。
投入品行业供给侧如何改革?
紧扣需求导向实现高效供给
“我们推进农业投入品行业供给侧改革,重点是要使农业投入品包括农机产品,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内在增长的、个性化的、多元化的需求。”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李伟国说。这要求农机行业工作重点是提升水平、补齐短板。一方面,对现有的一些农机产品,提高效率、作业质量和智能化程度;另一方面,提供农民需求而市场缺乏的农机产品,比如经济作物的农机生产。
由于农业机械化绝对不是农业机械本身所能解决的,需要有相应的种植品种和方式的要求,土地的规模大小和平整情况,还有专业管理的措施、后续农产品的加工方式和利用方式。这就是农机农艺融合的问题。光有这些技术还不够,发展一些专业化组织来提供综合服务,来解决劳动力和机械的利用效率问题,这就要考虑进行农业投入品组织方式的改革。
“目前,我国总体粮食市场供应很足,但是品种之间不平衡,稻谷、小麦供给基本平衡,但大豆短缺、玉米过多,农业供给侧改革应该做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适应市场需求调结构。”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说。
今年要紧抓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特别是在镰刀弯地区,力争到2020年,该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亿亩,比目前减少5000万亩以上,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大豆、优质饲草、杂粮杂豆、春小麦、经济林果和生态功能型植物等。春播即将开始,我们调整资金用于调结构的补贴,种大豆、种杂粮杂豆给予补贴。还要用市场的力量引导结构调整,东北地区的玉米粮食收购价格今年还会继续进行调整。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要进一步推进,并非不用化肥农药,要突出把过量使用的用量减下来。目前来看,农药减下来还是可以的,化肥减下来难一点,但还是有信心。
“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农业投入品行业企业指出了前进方向,企业应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局长张延秋说。
一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存在不足。过去我们说资源型的农产品、劳动密集型的蔬菜水果有优势,现在看起来两块的优势都在丧失。这就需要全程机械化,需要整个生产方式和农业服务方式的变革;二是农产品质量不够高。比如婴幼儿奶粉质量不让人放心,因为优质奶要用青储饲料,饲料不行奶就不行。因此生产要瞄准差异性的、个性化的需求。所以供给侧改革给企业提出了新的命题。
“从我们推广的角度来说,供给侧改革为农业投入品企业提供了新机遇,行业发展空间更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陈生斗说。
新型农业机械方面,玉米籽粒直收机械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新型农药方面,国家大力提倡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为我们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绿色环保的农药腾出了空间。我们预计2016年我国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整体是偏重发生年份,农药总的需求达30万吨左右。种业方面,优良作物种子销路是看好的,现在杂交育苗、杂交水稻、油菜和棉花是下降的趋势,但常规水稻、小麦、马铃薯、大豆的需求是呈增加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