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民族村寨精准扶贫的样本:昔日穷山僻壤 今天藏寨飘香

25.11.2015  10:44

  扒昔加寨全景新华网四川频道11月24日电(袁泳汪艳婷)11月的川北不是太冷,充足的阳光足以驱散清晨的寒意。 根据史书的记载,白马藏族人世世代代就在这深山切割的地形当中“务农工猎、牧羊养蜂”。 身着民族服饰的白马藏族女孩嘎仲早在扒昔加寨生活了一辈子,已经70多岁。 白马藏区虽在整个四川都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但自身怀抱的优势却不可小觑。 据了解,白马藏族聚居区包括白马、木皮、木座3个白马藏族乡及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白马文化悠久独特,而王朗本就与九寨、黄龙山水相依,同一体系。

  

  扒昔加寨全景

  11月的川北不是太冷,充足的阳光足以驱散清晨的寒意。群山之中草木已黄,早上,就有人从阁楼中眺望层林尽染。

  这里是扒昔加寨,位于白马乡,是四川北部平武县连绵群山中的一所僻静之处。根据史书的记载,白马藏族人世世代代就在这深山切割的地形当中“务农工猎、牧羊养蜂”。

  距平武县城有100余公里的扒昔加寨,曾经人烟稀少、蛮烟瘴雨。而眼前的扒昔加寨,道路笔直崭新,民房古朴整洁,装扮时尚的外来游客与穿着素雅的白马藏民不时地交流互动,等到了晚上,他们还会一起围着篝火唱歌起舞。

  

  身着民族服饰的白马藏族女孩

  嘎仲早在扒昔加寨生活了一辈子,已经70多岁。可以安心颐养天年的她仍起了个大早,在那间装修得古色古香,面积在30平米左右的暖房,迅速将火炉点燃的嘎仲早,为早到的客人们都泡上了一杯茶。“平常是儿子和媳妇当家,他们很忙,我没事的时候会帮着招呼一下客人。”嘎仲早笑着说。现如今,嘎仲早一家的房子已经成了一家接待客栈,全家人告别了上山挖药的清苦生活,年收入已达到13至14万元。

  与嘎仲早一样,开早也早早地打开了自己家的门,她换上了漂亮的民族服装,正告诉客人周边游玩的路线。开早家里有三口人,她曾经和丈夫一起在外地打工,靠着微薄的收入养家。而现在,开早身后的客栈,为她带来了10多万元的年收入,这些钱供她在成都念大学的孩子,已无后顾之忧。

  从嘎仲早和开早的生活中已经可以看出,穷山僻壤之地实现了经济崛起的奇迹,旅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白马藏区虽在整个四川都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但自身怀抱的优势却不可小觑。据了解,白马藏族聚居区包括白马、木皮、木座3个白马藏族乡及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白马文化悠久独特,而王朗本就与九寨、黄龙山水相依,同一体系。

  “我们看中的就是这里独特悠久的文化和稀世罕有的生态。”成都天友集团文化事业部副总经理王九河说,公司投资并打造的“白马王朗”景区,运营不久就相当受欢迎,可以预见到很高的效益。

  文化旅游扶贫,既是对当地发展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的领悟,也是对居民宏观消费转型升级的洞察。目前,白马王朗景区才刚进入二期工程,这也意味着,游客吃、住、行的需求,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

  齐汝在扒昔加寨主要负责管理寨内大小事务,职能有点类似于以前的“生产队长”。由于平时事多繁琐,齐汝的客栈还正在修建当中,他告诉记者,村内的所有房屋,都是由旅游集团和村民一起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统一打造。“全村共22户人家,有七八户在做客栈运营,一个月收入在五六千元左右,有时一天的收入都能上千元,现在有三四户村民在积极筹备家庭客栈当中。”齐汝说。

  齐汝家门口的墙壁上,挂着一块“信用户”的牌子,上面还写着授信金额。这是这是当地联合金融扶贫的一项举措。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为村寨农户提供了期限长达7年的扶贫专项贷款,并统一授信,额度最小的也有3万元。

  

  约雄早家的小卖部

  相较于其他村民,约雄早似乎没有那么的幸运。由于她的丈夫已经逝世,家里收入全靠她一人,这使得她没有那么多本钱来经营客栈。不过,她也搭上了旅游的“顺风车”——与姐妹一起在寨里开了一个小卖部,生意挺不错,每个月能增加近3000元的收入。约雄早说:“空闲的时候,我还能去别人家里帮帮工。

  杨晓艳今年22岁,是约雄早的女儿,曾经在外务工。家里搞起旅游后,杨晓艳回家加入了旅游集团的表演队,为游客提供歌舞节目。她告诉记者,除去交纳社保,每个月到手的工资能有2000多元,加上母亲小卖部的收入,每个月还能存点钱。

  杨晓艳的梦想是今后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庭客栈,对于年轻的她来说,时间相当充足。

  在整个扒昔加寨乃至整个白马乡,像杨晓艳这样从前在外务工,现在选择回家的年轻人有很多。用杨晓艳的话来说就是:“出去打工是无奈的举动,自己家乡有好的发展机会,谁不愿意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