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书记立下“军令状”:村里一年不变样 辞职回家种田去

06.09.2015  12:43

 

高怀光(右一)在贫困户陈向廷家了解情况。


        □记者 樊邦平 文/图
    年过50旬的高怀光没想到,在基层干了大半辈子,最后还要再往基层走。
    2014年,作为蓬安县杨家镇民政所干部的他被选派为该镇伏岭村驻村第一书记,帮助当地脱贫致富。随后,镇上成立了伏岭村驻村帮扶工作组,高怀光领衔,开始了在家门口的驻村扶贫奔波。
    如今扶贫工作已开展了大半年,伏岭村发生了巨变:水泥公路通村到组,扶贫家畜发放到位,自来水接通了家家户户,村民干事创业,脱贫致富的愿望异常强烈。
    从给钱给物,到筑路修房,从民生改善到产业帮扶……这大半年,高怀光深刻认识到扶贫工作的要义和真谛,即扶贫不能停留在物质上的帮扶,而是要因地制宜,标本兼治,调动村民改变贫困现状的热情。
初来乍到
    立下“军令状”,一年要把贫困村变个样
    距杨家镇12公里的伏岭村,与营山县联升乡接壤,平均海拔600米以上,人畜饮水困难,不少村民家里唯一电器是电灯。有5个组不通公路,无法驶入汽车,从镇上走一个来回,要3个小时。全村35岁以上未婚男青年多达68人,人均年收入仅1500元。
    “环境恶劣,基础差,村民脱贫意识强烈,但‘等、靠、要’的思想也根深蒂固。”这是伏岭村留给高怀光的直观印象。为了研究脱贫对策,高怀光天天泡在村上,与村民交流,了解村民的意愿,摸清村上的实情。不到一个月,这个外来的驻村书记很快便与村民打成一片。
    “几代人都这么穷,不信这次能翻身。”扶贫工作刚启动,很多村民有怀疑,认为这是形象工程,走走形式,装装面子,而贫困的里子还是难解决。
    面对村民的怀疑,高怀光说破了嘴皮子,最后还向村民立下“军令状”:伏岭村一年之内如果不变样,他就辞职回家种田。
    “大家对我以及扶贫工作存在异议,当我走村入户调研情况时,有的村民警惕心强,有些话不敢太直;有的村民认为我们是来做做样子,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高怀光告诉记者,虽然村民的心态各有不同,但大多数村民对脱贫的意愿却异常强烈,这让高怀光找到了工作的切入点和信心。
    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工作也顺利开展起来。自去年底以来,他和工作组每天都要到村上去转转,同村民交流想法,让大家务必相信并支持扶贫工作。很快,不到一个月,高怀光走遍了全村,从三岁小孩儿,到七旬老人,无人不认识这个新来的扶贫书记。
扶贫攻坚
    因地制宜推进项目,标本兼治破解难题
    “伏岭村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根源在交通不畅,产业不兴,人心不齐。”深入的调研,让高怀光清楚认识到村里的现状,这为接下来的项目推动打下了基础。
    扶贫不能 “摊大饼”“撒大网”,那样不仅会浪费资源,而且不能帮助贫困户彻底脱贫。高怀光在摸清村情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群众自己评贫困户,评出对象在村里张榜公布。“我们先梳理出因病、因残、因灾、缺土地、缺技术、缺资金、交通落后等12种致贫原因,40户共140人成了扶贫对象;然后再分类施策,确定全村的脱贫战略。”高怀光告诉记者,伴随调研的深入,很快,“修路、通水、筑房、养羊”的脱贫思路浮出水面。
    从去年底至今,老式泥瓦房正在逐步改造;近9公里的通村连组公里迎来硬化;全村新建三口蓄水池和二级提灌站,人畜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扶贫家畜发放到户,黑山羊基地即将建成……村民们看着扶贫工程的推荐,生活条件的改善,也迸发了主动加入脱贫攻坚战的热情。
    五组的唐大礼一家是精准扶贫对象,年初新修村道时需要经过他家的核桃树林,为了让道公路,他一口气砍掉了15棵即将丰收的核桃树;为了帮助筹集筑路资金,最贫困的陈向廷拿出了全部家当3千元钱……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从一旁观望到主动介入,与高怀光等扶贫工作者们并肩奋斗,一口口啃下了伏岭村脱贫的“硬骨头”。
    “贫困的根源是什么?是地理位置的偏僻,是自然资源的匮乏,是生产力的低下;贫困是产业发展的滞后,是家庭生活的拮据,是看不到未来的绝望。”自打去年驻村以来,高怀光便思考着贫困的根本问题,通过驻村帮扶,他深刻认识到,扶贫不是简单的帮助困难群众,更为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斩断穷根;扶贫需要以产业为依托,以基础设施完善为载体,是一项以提升困难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为根本目标的立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