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打人民警打的是学生屁股更是民警的脸

18.05.2016  14:24
被打学生 截图

  原标题: 兰州打人民警 :打的是大学生屁股,更是涉事民警的脸

  “把人屁股打开了花”“棍棒耳光轮流伺候,还不准叫出声来,叫一声加5棍”……都知道,“狠下毒手”这类贬义表述,往往用于描述凶徒的暴行,而缉凶惩恶、自带正义光环的警察则与之绝缘。可两名大学生,却杯具地成了当事民警毒手的受害者。

  这两天,微博上热传一段视频:一男子被几名民警揪住欲带上警车,但男子未上车,遭到执法民警脚踹,而有围观者用手机拍下这一幕,执法民警发觉有人拍照后,立即上前制止,要求交出手机。17日,兰州财经大学学生小鹏告诉媒体,视频为其所拍,因拒绝交出视频,他和同学遭“发火”的执法民警持警棍殴打并轮番扇耳光,“两人屁股被打开花”。

  而当地省、市公安督察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调查后,认定网上反映情况属实,对涉事派出所所长停职,对涉事民警先行采取禁闭措施。

  16日当事人遭遇了民警暴打,17日他的网帖曝光就引发媒体关注、当地官方介入调查,18日调查结果就出来了……看起来,此事已经进入“正被妥善解决”的轨道:官方反应够及时,涉事民警已初尝恶果,被打大学生也省去了告状聚讼的维权步骤。关禁闭只是《公安机关督察条例》明确的警方内部纪律处分措施,可以预见,随着纪检等部门的调查“未完待续”,接下来还会有法纪层面问责的“铁槌落下”。

  可就算事件易了,这类“奇葩”案件的负面影响和舆情冲击,也很难轻易用个案解决的“橡皮擦”抹掉。

  说该案“奇葩”,是因为打人事由的“莫名其妙”和打人手段之狠织就的魔幻现实主义意味。

  事件起于出警处理校园纠纷过程中莫名其妙的粗暴执法,而在围观者拍照的“搅局”下,涉事民警的粗暴行为,很快从执法延伸到了属于“非执法行为”的压制监督上。这也开启了链式粗暴行为的序幕:如果说,最初的粗暴执法就像一个错误,而抢视频则是企图用另一个错误去掩盖这个错误,抢而不得之下又重拾粗暴执法般的路数,这又犯下更严重的错误,结果就是错上加错,用掩盖丑闻的方式制造了更大的丑闻。

  在粗暴执法被拍后,第一时间就抢手机即视频证据,这样的情节此前时有曝光,但它会本能地让人想到那个和摊贩上演“猫鼠斗”的群体。可这次,犯事的却是民警,虑及处在公检法序列中的民警承载的知法守法期待更高,这让人愕然。

  而把监督者屁股打开花的残暴行为,出自执法民警之手,也在“执法”和“违法”的反差中,增加着公众的愤怒:这里的“屁股被打开花”,完全不带什么戏谑夸张的成分,当事人臀部布满瘀伤的惨状,让如见新加坡鞭刑、目不忍睹,无异于对“屁股被打开花”的本意呈现。得下多重多狠的手,才会打成这样?而打人还不让叫出声,叫一声加5棍,这凶狠的做法已很难说是“正常”警察所能为,而是以玷污警徽的方式损害警察声誉。

  得看到,长期以来,“有困难找警察”口号的深入人心,造成了公众对警察群体的特殊情结。在很多地方和基层,警务下沉导致它对民众生活的嵌入度很深,相较于其他执法人员,公众对警察形象中内含的“正义面”有更多的情感投射,“警民生态”对基层社会关系格局的影响也尤深:出了问题,总是找民警解决。

  也正因公安民警穿梭在社会末梢中,他们被赋予了“保护民众安全”的角色期待,其人格化门脸作用亦很明显:他们能否恪守法治,关乎公安队伍乃至政府的公共影响,关乎法治的底层贯彻。

  所以,涉警的负面新闻,时常更容易激起公众的焦虑情绪:它会让公众失去安全感,特别是“有麻烦找警察”不奏效,“有警察找麻烦”却总是不期而至的语境中,公众极易通过情境代入变成惊弓之鸟,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被打者”。

  对有关方面而言,这也是警醒:若个体警务人员——哪怕是极个别人——无法成为民众安全的庇护者,反而被视作民众安全的“危险源”,都会导致信任流失、警民生态受损,后果很严重。这无疑也需要对警权跑偏风险的更明晰的权责体系设计之制衡。

  而对于警棍殴打监督者,乃至将其“屁股打开花”的恶劣行为,也要置于警权逾矩的案例群中予以剖析。对公安等部门来说,则要用严肃调查处理跟这类恶劣行径及时切割,赔上公信力的本为其背书,太不值。

  兰州的打人民警,打的是两名大学生的屁股,更是公安队伍的脸。只有法治也对这些为“”不尊者绝不姑息地打脸,我们的“被打(或嫖娼)焦虑”才会渐次淡去。

  文/ 佘宗明

责任编辑:茅敏敏 SN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