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百万字教案 川大七旬教授走红校园

22.06.2014  10:36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严廷德教授几十年从教生涯积淀下十几本厚厚的手写教案。

严廷德教授的手写教案很受学生欢迎。许雅玲 摄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严廷德教授的学生们几乎是人手一本教案副本

毕业季,每位学生都会在母校留下一些青春回忆。在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们在准备打包的箱子里,装上了一沓沓老师手写的教案副本。这是严廷德教授用楷体字一笔一划写出来的有数百万字的教案。

古代文学》、《训诂学》、《国学》……一本本教案记录着严廷德教授的教书生涯,从教近半个世纪,他始终坚持着手写教案的工作习惯。“我想,这是老师送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以后每当我看见它就会提醒自己,治学做事要严谨,做人得谦和。”学生刘志新说。

近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严廷德教授的手写教案在校内走红,他的学生几乎人手一本教案副本。

教案

手写教案30多年曾编撰一本字典

在倡导现代化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现代课堂,电子化白板、PPT教学已成为常事。所以,当严廷德教授将他的讲义带到课堂上的时候,同学们都惊呆了。老师的教案看起来如同古书一般:封面还是繁体字写的,内文的讲课内容用楷体字书写得工工整整、字迹清晰而大气,有重点标注的内容,旁边还另附一张便笺纸。

老师,您这么多教案得手写多久啊?”当记者询问这些手写教案时,严廷德的回答再次让年轻人们吓了一跳,“我手写教案可能有30多年了吧,一共写了一本字典、5门课程的教案。

20多年前,严廷德教授手写并编撰了一本古汉语字典,之后一边上课一边整理教案,再后来还手写了《古汉语通论》、《大学语文》教案。1997年到2010年前后,这两本教案还作为四川大学的教材被打印出来,分别都有37.5万字。

习惯源于语言大师希望继续影响学子

读书人离不开写字,在多媒体时代,我希望保留一些我们中国文化原有的东西。”严廷德说,和别的科目不同,自己讲授的就是中国文化,书法不能丢弃,更不能遗忘的是一种严谨的治学精神。

听课、整理讲稿并集纳成册的习惯源于严廷德年轻的时候。他的第一本教案是1980年写的《古代汉语》,这本距今34年的教案原稿被装订成线装书,散发着古朴的历史感。一页页泛黄的纸张由于常常被翻阅,边角已经有了磨损,但墨香却始终没有散去。

当年,30多岁时他到复旦大学进修,师从复旦大学著名的语言学教授张世禄。“每天,我们在张世禄的家里上课,他著作等身,每次上课前都写了很详细的讲稿。当时我在进修时思量需要把老师的讲解消化吸收,于是课后进行整理,学习到他的作风,后来慢慢就形成了习惯。

进修完,严廷德回到四川大学教学,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翻阅海量的古代典籍后他都会把要讲授的内容搞懂、写详细,后来干脆整理成系统的讲稿拿上讲台。“虽然比不上张老教授的精神,但我至少要做到不误人子弟。”如今,严廷德同样希望用自己的行为影响更多的年轻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