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快讯(2016)第72期
房 地 产 快 讯
第72期
(总第72期)
四川省房地产业协会编辑部 2016年11月24日
政策速递
1 、国土资源部出台措施鼓励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据《经济参考报》11月24日讯:23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意见”从5个方面对城镇低效用地的再开发利用提供指导性激励政策,分别是:鼓励原国有土地使用权人自主或联合改造开发;积极引导城中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造开发;鼓励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用地结构;鼓励集中成片开发;加强公共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
2 、福州市楼市调控政策加码。 据“新华社”11月23日讯:21日,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在限价措施方面,要求“新建商品住房项目首次开盘销售申请价格备案,要按照同区域、同品质、同类型项目备案均价确定首次备案价格。同一商品住房项目下一批次备案价格必须‘零增长’,不得高于上一批次的备案价格”。“通知”还重申严格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全面实行房地产开发企业拿地资金来源审查制度,跟踪企业资金流向,严禁企业利用银行贷款、股东借款、转贷、募集资金、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支付土地出让价款。同时,还对新一轮楼市巡查整顿工作做出部署,对发现的顶风涨价、违规销售、捂盘惜售、虚假宣传等问题,马上查处、顶格处罚、立即曝光。此外,将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提高到50%。
3 、成都:十年以上楼龄的二手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增一成。 据“新华网”11月22日讯:为稳定房地产市场,成都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1日出台政策规定,所购二手房楼龄在十年以上的,相应提高一成的首付款比例,而有逾期记录的,首付款比例参照相关文件也将相应提高。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璐认为,二手房房龄越长,在同等条件下其房屋价值会有一定程度的打折,公积金贷款提高首付比例可以应对“高龄”二手房市场波动的风险。而在商业贷款方面,17日限购措施出台后,成都地区不少商业银行已开始执行二套房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70%的新政。
市场动态
1 、前十月35个典型城市去库存加快。 据《经济参考报》11月23日讯:易居房地产研究院2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底,该院监测的35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3726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4%,同比减少10.8%。其中,一、二、三线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分别为2631万平方米、17007万平方米和4088万平方米,环比增幅分别为-6.4%、-1.0%和0.3%,同比增幅分别为-28.1%、-9.0%和-3.6%。总体来看,今年前10个月,全国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体处于下滑态势,体现出较好的去库存导向。从具体城市来看,10月份35个城市中,有23个城市的库存出现了同比下滑态势,其中合肥、南京和上海的同比跌幅较大,跌幅分别为59.9%、55.0%和46.5%。
2 、广州市单日土地出让金收入205亿元。 据“人民网”11月23日讯:22日,广州市国土局11宗地块集中进入网上拍卖,包括9宗商住用地和2宗商业用地,总起拍价高达188亿元,涵盖了荔湾、天河、番禺、海珠、南沙等热门区域,共吸引40余家房企前来竞拍,最终成交额超过205亿元。从竞拍结果来看,多宗地块刷新区域最高单价纪录,白云和海珠两区3宗地块楼面单价突破4万元,白云新城地块更是以45469元/平方米的楼面价刷新了广州最高地价纪录。多名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土拍出乎意料,接下来广州或将迎来房价的上涨以及新一轮调控加码。
行业信息
广州市公租房优先分配对象“扩容”。 据《广州日报》11月23日讯:广州市住房保障办日前印发了《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和配租实施细则》。与此前相比,《细则》把实践中已经相继出台的优先分配对象范围进一步明晰,包括城镇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在内的11类人群,都纳入了优先分配对象。根据《细则》,公租房分配对象包括以下两类:1、取得公共租赁住房有效轮候号,已进入轮候册,符合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条件的轮候对象;2、已递交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申请并已受理,暂未取得有效轮候号,未进入轮候册的申请对象。
观点荟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房地产税铺开势在必行,推行后或会抑制房价。 据“新华网”11月22日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房地产税是势在必行。我们过去用另外一种方式体现房地产的收益,就是卖地收入。下一步这个潜力越来越小了。我们要转入到新的、可持续的政府的收入机制,这就是房地产税。三中全会把征收房地产税明确了,现在按照既定的程序逐步的推进,但是这个税收在推进过程中要解决很多问题,但是还是要往前推。推了之后,可能对现在过高的房价也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来地方政府有了一个量相当大、可持续的这样一个收入的来源,来支持城市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
(责任编辑: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