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五年变化】全校师资力量蓬勃发展
编者按: 2010到2015,5年的思想解放,赢来一种胸怀; 5年的改革创新,筑炼一种气质; 5年的砥砺奋进,弘扬一种精神;5年的力量凝聚,塑造一种精彩;5年紧扣民生脉搏,师生员工生发一种新的幸福……本网特别推出“我看五年变化”系列专题报道,聆听各项事业铿锵发展的脚步声。
……………………………………………………………………………………………
自学校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秉承“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办学理念,按照“讲学历、重经历、看业绩”和“让绩效得到充分肯定,让公平得到适当兼顾,让累积贡献得到基本认可”的管理思路,花大气力,下真功夫,出实招,下猛药,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专家队伍逐步壮大 年轻专家学者层出不穷
5年来,学校大力推行“学者为上”的办学理念,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提供支撑,在学术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全校共新增长江学者1人,“杰青”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自然基金“优青”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四川省百(千)人计划6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0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58人,晋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8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88人。
令人欣喜的是,一个个青年科技英才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各级各类人才项目角逐中脱颖而出。作为青年教师的典型代表,年仅35岁的李明洲教授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自然基金“优青”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优秀教师,这些荣誉也激励着他朝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年仅32岁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卢艳丽研究员,尽管是一名女将,但在科研实力和业绩产出方面毫不逊色,和李明洲教授一起让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的数字从零变为二。同时,作为80后青年教师的典范,还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沈飞教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何军研究员和冯琳研究员等一大批年轻学者正在快速成长,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逐渐成为实现“川农梦”的中流砥柱。
传统学科保持明显优势 人文社科教师发展迅速
5年来,我校一直秉承“学术为纲”的发展理念,农学、畜牧、兽医等传统学科一如既往地保持明显优势。其中,新增“长江学者”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均来自畜牧学学科,“杰青”1人来自作物学学科,新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6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7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7人均来自我校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分别占五年来申获人数的46%、68%、77%。
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5年来,我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在各层次专家申报、评审中不断取得新突破,专家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竞争力逐步提升。全校新增人文社会科学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6人。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王芳教授,创造了很多傲人的成绩,2013年成功获得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第二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年成功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成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在该计划上的第一人,努力没有终点,她又于2015年成为被荣称为“四川省最高学术荣誉”的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这些也将成为她人生的新机遇、新挑战,鞭策她赢得更大的突破。
“‘杰青’后备人选培养”计划见成效
2010年,为切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学校出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后备人选培养计划》。通过资金扶持、制度保障、搭建平台等多种措施,立足本校,重点培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后备人选等学术领军人物,构建分级资助、后期补助、个人奖励等相结合的培养支持体系,快速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计划实施3年后,学校将该计划一并纳入学科建设双支计划。3年间,共有11人入选该计划,受学校重点培养和资助。目前,其中1人成为“万人计划”拔尖人才, 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成为973项目首席青年科学家,3人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入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人入选四川省百(千)人计划。
“双支计划”点旺科研这把火
被喻为我校科研工作头号“引擎”的双支计划,于2009年正式启动。2013年,学校针对“211工程”双支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后备人选培养计划等人才支持项目的实施情况,出台了学科建设双支计划,通过长期稳定地向学术支撑人才提供专项科研经费支持,强有力地助推了一批学术型教师在科研实践和对科学前沿的探索中脱颖而出,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效地激励了科技成果产出。
青年科研第一桶金、科研热情助推剂、科研成果催化剂等被誉为“双支计划”的代名词,有人认为改变了人生,有人认为能鼓励大家做探索性较强的项目,有人认为是沉甸甸的责任,有人认为是机会,是动力,是雪中送炭......,不论怎样,一个个醒目的数字告诉我们,“双支计划”是科学的决策,实现了人才投入和成果产出的良性循环,为增强科研能力发挥了显著的杠杆作用。
五年来,学校共累计投入1.3亿,共资助3300余人次,从最初的七个层次变为现如今的八个层次,采取差额评审、滚动支持、限额补差、长期资助及成果后补助奖励的资助方式,不仅将各类人才项目支持人选纳入层次资助范围,还设立了人才配套专项、人才引进专项、教授专项等多种专项突出对高层人才和创新研究团队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各层次人才的作用,强力推进全校各学科专业人才的成长。
多形式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对广大新进教师进行以“川农大精神”为主题的校风校史教育,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学科做访问学者、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合作研究、产学交流,鼓励青年教师通过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西部地区人才培养项目、全额资助项目等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
学校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项目,博士后资助等科研项目,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与舞台。
激励体系提供成长养分
近年来,学校不但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修订完善出台了多个人事管理文件,建立适合学校办学实际的新型用人机制。通过修订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专业技术岗位聘任管理办法》,不断深化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制度改革,打破了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终身制,更加注重岗位管理,实现了全员聘用制度,大大激发了队伍的活力。
通过实施《教职工奖励暂行办法》、《教师工作业绩评分标准》、和《中层单位基金划拨与使用管理办法》,形成了学校、中层单位和个人的三级联动机制,构建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绩效考核体系,有效激发和提高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在强化绩效评价的政策导向、能力导向、绩效导向和动态导向的同时,不断改进评价方法,简化评价环节,合理评价周期,将评价结果赋予时效性,实现从重目标考核向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转变,从重数量考核向数量、质量相结合考核转变,从重总结性、奖惩性考核向形成性、发展性考核转变,推动人才队伍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