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分级诊疗呈现四大变化
26.01.2017 15:07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去年12月20日,巴中市恩阳区玉山镇火花村8组的王仕秀因为冠心病、肺炎住进了镇卫生院。原本儿女想让她到区上的医院治疗,一打听卫生院每周都有区里的医生来坐诊查房,而且卫生院与区医院还建立了绿色通道。在卫生院既能得到区医院医生的治疗,报销比例还更高,衡量了一下,儿女决定让老人就在家门口接受治疗。新年伊始,老人的身体慢慢恢复后出院了。
首诊在基层、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这是自2014年10月我省全面实施分级诊疗的目标。两年多过去了,如今分级诊疗已渐显成效。
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副处长刘成告诉记者,现在分级诊疗已呈现出四大变化。即城市大医院“看病难”开始缓解,省市级大型医疗机构门(急)诊量较分级诊疗实施前同比降低8个百分点,出院人次增长幅度降低了7.88%。基层“守门人”作用逐渐恢复,全省县域内就诊率已达到87.72%。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大医院门诊次均费用、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次均费用上涨趋势出现了逆转,分别下降0.17%、0.78%。群众认可度不断提高,超过8成的群众赞同这项举措。
A
提升基层水平
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得好病
为全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顺利实施,两年多来,我省先后针对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医保报销引导、优化服务流程、医疗联合体等重点环节出台了21个配套文件,覆盖“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全过程。
实施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是关键。省卫生计生委根据全省人口分布、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水平,健全区域医疗服务体系,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以5所省级综合医院、3所省级中医医院、8所省级专科医院作为领头医院构建省级“医疗作战层”,以1-2所市级三级医院作为领头医院构建市级“医疗作战区”,建立全省覆盖、无缝连接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针对基层卫生人才缺乏问题,加快推进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累计培养全科医生1.7万人,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项目,累计招录定向医学生3300人。大力推行乡村卫生计生人员一体化管理改革试点,盘活乡村卫生计生人力资源,提高服务能力。
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省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标率分别达到98.89%、98.76%、93.76%。放宽医疗技术准入对医院等级要求,下放41项临床应用成熟、安全风险可控的限制类医疗技术在基层应用,并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制度。在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上,拟建设200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已投入2950万元支持100个县级医院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支持贫困地区县级医院95个临床专科建设。同时,推动大型医院“减量、提质、下沉”,逐渐降低大型医院普通病、常见病服务量,为推进基层首诊留出发展空间。推动大型医院“减量”。逐步关停周末普通门诊和便民门诊,要求大型医院医师门诊日均诊疗量下降5%,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留转诊号源不少于20%。鼓励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大力实施对口支援,发展全覆盖县级医院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探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试点,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服务。
推进“互联网+医疗”,在全国率先提出医师区域注册的概念,鼓励执业医师借助互联网等载体开展网上咨询预诊等服务,打造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省级服务云平台——健康四川,已接入300余家大型医疗机构,全省群众可通过APP、微信等载体,免费享受就医导航、预约挂号、在线咨询、报告查询等服务。截至目前,全省网上预约挂号495.3万人次,线上支付179.6万人次,检查检验结果查询334.7万人次,远程会诊、影像和心电诊断82.7万人次。
B
运用政策杠杆引导群众在家门口就医
为引导群众首诊在基层,充分发挥医保杠杆引导转诊分流,规定新农合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分别为55%、65%、82%、90%,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在40%—95%之间。“三项医保”在基层住院报销比均高达90%及以上,在省级医院报销比只占40%—50%左右。将新农合、城镇(乡)居民医保门诊费用报销范围严格限定为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同时,拉大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起付线差距,明确基层报销起付线为20至150元,省级为1000元左右。同时,在全国率先出台“新农合住院病人(除急诊病人、特殊人群、特殊疾病外的所有普通常见病人)越级就诊不予报销”的规定,为落实分级诊疗提供了制度保障。
建立以专科医生、乡村医生为主体,服务团队(含公卫医生、注册护士)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平台,二级以上医院协作为支撑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通过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居民建立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涵盖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的基本医疗服务和综合、连续、便捷、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服务、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逐步恢复并增强居民对基层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引导居民形成以家庭医生首诊为基础的有序就医格局,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打下坚实基础。
建立起急慢分治管理机制,针对大型医院“急诊候床长、慢病下不去”和基层医疗机构“首诊能力弱、管理效率低”等问题,探索急慢分治服务模式,通过健全急诊体系、调整急诊价格、落实慢病管理、构建信息平台等措施,逐步实现分级诊疗“病种分开”。开展全省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摸底调查,研制全省统一的急救指挥平台标准,构建互联互通的省级区域信息平台,逐步实现急诊患者就近治疗、就优转诊;组织省级专家精准测算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标准,优先考虑急诊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发挥价格杠杆作用,降低急诊医疗服务非急诊患者比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研发推出差别化签约服务包,逐步实现慢性病患者就医的精准识别。(记者 石小宏)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26.01.2017 15:07
我省设立党内关爱资金 500万启动资金+每年500万补充资金
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人民政府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
我省调整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有5种方式
5种方式保障养老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