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升级

27.11.2015  12:09
核心提示:无       11月23日,“四川—上海高校活动周”刚在上海落下帷幕,省委组织部人才处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就已开始加班起草我省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省校战略合作协议书。“这次在上海跟各个高校谈得很顺利,趁热打铁,我们也得赶紧拿出东西,争取双方尽快签约、落实合作。”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从去年的“四川—清华活动周”,到今年的“四川—上海高校活动周”;从与清华大学签订第一个省校战略合作协议,到即将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签约,我省与国内名校的合作正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主动出击人才强省战略探出新路子
        作为西部内陆省份,四川要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把丰富资源、现实机遇转化成为推动四川发展进步的驱动力和生产力,关键在人才。
        我省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把招贤引才作为长远之策,大力实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开展全球招才引智活动。
        主动出击,加强与知名高校的战略合作,是四川在“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前,把四川的产业优势、政策优势与高校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紧密结合,推动我省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2014年8月15日,我省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个月后,“四川—清华活动周”在京举行。此后,我省又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校地双方对合作达成高度共识,在科技创新、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产业融合等方面密切合作,促进合作协议快速推进、落地见效。
        按照省委书记王东明与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的约定,今年,我省在同济大学启动了“四川—上海高校活动周”,以扩大我省在东部沿海的影响力,与在沪高校共享“一带一路”的机遇和发展成果,实现东西“互济”。
        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下,18个省直部门“一把手”赴沪参加省校合作座谈、进行项目对接。宜宾市委书记带队赴同济大学,提出将倾全市之力,配合同济大学各项目在宜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都、绵阳、德阳、达州市委组织部部长也纷纷赴沪商讨对接市校合作事宜。
从京到沪省校合作版图不断扩大
        11月18日,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一结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范锐平立即奔赴上海,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校方进行密集会谈,主题只有一个:借名校人力和智力为四川“解渴”。“由省委组织部部长带队,大规模组团式到财大来招才引智,在财大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11月20日举行的四川省—上海财经大学人才合作座谈会上,上海财大校长樊丽明提出“在年底之前签署战略协议”。“希望同济大学选派一名熟悉德语的专业人才来川挂职,协助办好2016年西部博览会。”在四川省—同济大学深化战略合作座谈会上,四川博览事务局提出希望。“特别渴望与上海财大开展深度合作,与我们共建四川省财政智库,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支持。”省财政厅厅长王一宏说。“希望在省校战略合作的框架下,与复旦大学签署卫生人才专项培养协议,每年在复旦办1—2期高层次人才培训班,请复旦大学每年派出5—8名专家到四川省级医疗机构临床科室挂职或任职科主任或副主任。”在四川省—复旦大学人才合作座谈会上,省卫计委已拿出详细对接计划。
        截至目前,我省已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达成建立省校战略合作意向,下一步将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全省各地、各部门针对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和上海财大四所高校也提出人才合作需求74项、科技项目合作需求68项,并最终达成近20项意向合作。其中,省发展改革委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对接,达成在污染控制、供水排水、环境工程等领域开展合作意向,拟在成都设立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研究院;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推动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弘航集团、沐川县三方合作,达成共建弘航沐川竹产业园初步协议。
        同期在4所高校举行的专场人才选聘会,也掀起了一股“四川热”。据统计,69家企事业单位共收到简历3422份,达成意向性引才协议570份,其中博士101人,硕士364人;现场签约59人。
开拓领域省校合作前景广阔
        从只盯着高校教育培训资源,到不断挖掘高校“金矿”中的新领域,省校合作实践正在不断加深和拓展。
        以同济大学为例,今年以来,除来川选调生人数增加外,还有200多名学生在川参加了“同行计划”社会实践;在川进行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试点中学增加到9所;“同济创业谷西部基地”成为西部地区发展国际青年众创空间的新高地;同济大学联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公司在绵阳市组建中国(绵阳)科技城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达成初步共识;同济大学还推荐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到四川挂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个多月以来,协议条款和内容已经全面落地。这期间,我们深深感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对人才的渴望和重视,对工作的踏实实在,将为同济与其他地方的合作提供范本。”在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平看来,协议落实过程是一个双赢过程,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科研人才培养,都有可以预见的成效。
        而四川在活动周期间“宣讲到课堂、送考入校园、打包来招聘”的做法,渴求人才的强烈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也让不少学子坚定了来川工作的决心。
        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生郭昌漙的印象中,选调生宣讲会由省委的最高人才机构“亲自出马”,直接到校与学生们面对面沟通,并不多见,“这体现了四川对人才的最大诚意,我很感动,也愿意去四川发展。”
        4天4场专场选聘会,58个职位吸引了70余人报名,签订意向协议25份——第一次出省到名校引才的巴中市受益匪浅。地处偏远、扶贫攻坚任务繁重、人才需求迫切的巴中为了做好这次招聘,甚至组建了一支由组织、人社、纪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13人工作组,招聘现场就面试。“从去年到今年,两次参加高校活动周,成果非常丰硕,既招聘到了优秀学生,又促进了企业与学校的战略合作,一举多得。”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元巢感慨。“四川—上海高校活动周”已经结束,但我省实施人才开放战略、推进省校合作的步伐不会停。据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明年我省将以深圳为点、辐射华南和港澳各类高校和企业,召开大型人才招聘活动,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省校合作的领域和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