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万名“第一书记”齐努力

21.01.2016  09:34

 

回访当事人
讲述人:何敏莉
泸州市叙永县正东镇普市村“第一书记”、泸州市委组织部干部一科副科长
        “一个女孩子,还是城里来的,能住下来吗?能干成什么事?”2015年7月29日,到普市村第一天,这是我听到老乡们说得最多的话。半年后,老乡们的顾虑打消了:落实资金1210万元,6.3公里的通社公路投入使用,核桃基地、蔬菜基地陆续建起来,党群服务中心、卫生站开始动工……
        普市村地处乌蒙山区,157户贫困户,22.8%的贫困发生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群策群力,普市村的“一一三”发展思路最终敲定:建成一个中心(围绕村活动阵地建设新村聚居点为中心),一个路网(建成通社公路环线),三大基地(千亩核桃基地、百亩天麻基地、千只山羊基地)。
        怎么精准推进扶贫规划?党员干部要敢于亮出身份:“我是党员,向我看齐。”27岁的王勇是村里最年轻的党员,如今成为全村养殖业的标杆。曾经因为技术缺乏,王勇的鸡场遭遇瘟疫,即将上市的鸡崽两天内全部死亡。得知王勇想从头再来后,我马上联系畜牧局的专家,请他们现场指导防疫,并建立长期联系。现在,鸡苗健康地长到快1公斤大小,养鸡专业合作社也成立起来,周边的困难群众在他的带动下加入了合作社。
        党员引领带头,基层党组织发力。村两委带头联系40户贫困户,根据每户特点精准施策。
        我们村的产业是“零基础”,产业发展得“扶着走”,带动135户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发展产业。我们以“支部+公司+农户”“支部+协会+农户”等形式,争取项目资金288万元。目前建成千亩核桃第一期示范基地,启动百亩天麻基地建设,黑山羊基地建设也正式进场。
        移民搬迁安置“带着走”,统筹整合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移民搬迁46户,其中无房户3户;低保政策兜底“背着走”,47户109人无劳动力的特殊困难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扶持“驮着走”,135户204人特困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
        回想起驻村的日子,想到那些淳朴的老乡、想到全省上万名“第一书记”和我一起奋斗在脱贫攻坚的战场,我又斗志满满。  (记者  林凌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