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瞄准万亿园区目标 将投150亿支持创新创业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王玥) 3月1日,成都高新区召开2016年投资促进暨企业表彰会,通报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彰优秀高新技术企业、优秀创业企业、创新创业人才,累计奖励金额达7370万元,其中3250万奖励创新创业人才,给予32家企业4100万元上市挂牌奖励。
获奖企业
据介绍,2015年,成都高新区坚持精准施策、集中发力,制定了鼓励重点存量企业多做贡献、稳定外贸进出口增长、支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三项政策,不少企业因此受益而发展壮大,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去年成都高新区已兑现各类政策扶持资金近30亿元。
为了实现未来五年发展“新蓝图”,成都高新区确定:将每年安排不低于10亿元资金、连续5年,支持知名大学科研成果在区内转化;每年安排不低于10亿元资金、连续5年,支持国内外顶尖企业研发中心在区内落户;每年安排不低于10亿元资金、连续5年,支持引进高端人才到成都高新区发展。
按照“内培外引”的思路,今年成都高新区将围绕“双创大引领”行动招商,促进一批科研院所进区落户,努力引进一批创新型项目和领军团队,推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端论坛、项目对接会在成都高新区举办。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生物、节能环保等领域,2016年将全力完成500亿元以上的招商目标。
此外,今年成都高新区将继续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支撑作用,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围绕未来发展空间、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成都高新区将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推广政府投资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PPP合作开发模式,引导社会投资参与园区建设,提升未来持续发展能力。
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范毅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刘贵恒主持会议,党工委副书记徐富艺宣读表彰决定,管委会副主任宋志斌通报成都高新区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受表彰企业负责人和受表彰个人、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负责人共1000余人参加会议。
7370万重奖企业兑现政策资金近30亿
据悉,2015年,成都高新区获批成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受区域改革、政策红利和全国“双创”氛围影响,去年,成都高新区市场主体快速增加,全年新登记各类型企业18196户,同比增长58%;新增各类在孵科技型初创企业3020家,同比增长300%。
截至2015年底,成都高新区累计入驻各类企业数量首破6万大关,达到60274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80家,占全省的25%、全市的39%;在孵科技型企业累计已达6730家,孵化体系更加完善,孵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位居四川省首位、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聚集了99家世界500强企业、25万余名各类人才,在全国、全球的产业影响力持续提升。2015年,全年实现GDP1277.6亿元,增长10.1%,在成都市GDP中的占比提升至11.8%,成为四川省、成都市经济密度最高区域。
“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表彰先进,加强政策扶持,实施精准服务,我们积极引导企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共同推进成都高新区建设国际创新创业中心。”
此次成都高新区对企业的表彰范围包括“突出贡献”、“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和“社会责任”四个类别,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突出对金融、商务等高端服务业的引领,突出企业的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累计奖励金额达7370万元。
在当天的表彰会上,成都高新区根据相关政策对34名符合表彰标准的高层次人才予以表彰,授予楼英明、蒲林等34人“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人才奖”,并给予楼英明等29人每人100万元奖励,给予蒲林等5人每人50万元奖励,给予姬建新创新创业成就奖,在创新创业人才方面的奖励资金达3250万元。
去年,成都运达科技等6家成都高新区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都乐创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为支持企业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成都高新区给予32家企业上市挂牌奖励达4100万元。为促进企业和个人积极开展标准创新,成都高新区分别给予成都市美幻科技、成都大唐线缆10万元标准创新贡献奖励。
据悉,2015年,成都高新区坚持精准施策、集中发力,制定了鼓励重点存量企业多做贡献、稳定外贸进出口增长、支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三项政策,不少企业因此受益而发展壮大,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去年成都高新区已兑现各类政策扶持资金近30亿元。
瞄准万亿园区目标将投150亿支持创新创业
新春伊始,成都高新区围绕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国家使命”,确立了打造万亿级国际创新创业中心的总目标。“十三五”期间,将实施双创大引领、产业大智造、人才大汇聚、开放大融合、产城大提升、体制大突破、民生大保障“七大行动”计划,力促区域发展全面转型升级。
根据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成都高新区要实现全口径产业总产值10000亿元,聚集科技企业10000家,聚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00人,发明专利授权累计超过11000件,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000项,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为了支撑未来五年发展“新蓝图”,成都高新区确定:将每年安排不低于10亿元资金、连续5年,支持知名大学科研成果在区内转化;每年安排不低于10亿元资金、连续5年,支持国内外顶尖企业研发中心在区内落户;每年安排不低于10亿元资金、连续5年,支持引进高端人才到成都高新区发展。
今年,成都高新区将用好用活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全面落实推广示范区10条政策,积极推动西部内陆自贸区核心区落户,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的相关政策。始终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院校地协同创新,引导大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引进领军型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广大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劲支撑。
据悉,成都高新区于近期出台了《支持项目加快形成投资实物量的若干政策》,围绕产业发展“降成本、补短板”,提前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新动力。“我们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高效便捷智慧的政务环境,将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力量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加大政策兑现力度,打好政策组合拳,有效帮助企业发展。”
坚持招大引强提升核心产业的全球影响力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自主创新取得重要突破的同时,去年,在重大产业化项目布局方面,成都高新区的势头不减。在先进制造业领域,业成科技下一代显示屏关键元器件生产基地、镇泰投资总部及医药生产基地、立航科技航空装备制造及旋翼机生产基地、中电国际分布式能源项目成功落户。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引进了中国铁塔四川总部、小米金融投资服务平台、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西部综合检测基地、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西南登记中心等重点项目,新增美国3M公司、利宝保险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记者从会上获悉,成都高新区今年的招商工作包括了以下重点目标。在创新方面,围绕“双创大引领”行动招商,抓住国家推进“双创”契机,加快创新要素资源聚集,全力促进一批科研院所进区落户,着力引进一批创新型项目和领军团队,积极推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端论坛、会议在成都高新区举办。
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围绕“产业大智造”行动招商,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有机发光显示器面板(AMOLED)、新一代移动终端设备等重点领域,力争引进项目投资额300亿元以上。
此外,围绕生产性服务业,成都高新区将着力引进一批金融机构总部、世界500强及国内行业100强龙头企业总部,全年引进项目投资额不低于200亿元。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全年要实现签约落地项目不少于100个。
“我们要通过打好政策‘组合拳’,将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政策全面纳入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创新项目扶持模式,增强招商竞争力。”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在强化产业投资研究,深耕生物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今年,将深入欧美日韩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招商推介活动,拓宽境外招商工作渠道,促进全球知名企业和机构入驻。将促进新川创新科技园的全球招商,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突出先进制造业项目引进,重点促进40多家知名企业的投资项目,力争重大高端项目引进再获新突破。
确保完成固投600亿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
“企业是支撑和主导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成都高新区要提升项目服务水平,建立重大产业化项目落户和建设‘绿色通道’,帮助落户项目解决好用工、生产和建设等基础条件配置,促进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并形成投资实物量,做到项目引进服务与开工建设阶段无缝链接,全面加快项目开工。”成都高新区负责人表示,将建立签约项目后评估机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务服务、政策兑现、工作协调等给予跟踪,对项目履约情况开展评估,保障招商引资项目后期实施。
据悉,成都高新区将围绕招商项目统筹要素保障,在产业规划、城市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上做到“超前谋划”,在产业用地上做到围绕项目引进配置,确保用地指标、征地拆迁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求,确保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及动能保障能够满足项目需求。
记者从会上获悉,2016年,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从需求方面施策,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将加快项目签约和项目落地工作,进一步滚动充实省市重点项目储备库,力争全年落户10个重大项目;加快项目续建进度,完成投资实物量340亿元;加快项目新开工进度,力争形成投资实物量280亿元。
为了提升未来持续发展能力,成都高新区将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参与建设。该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围绕未来发展空间、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逐步推广政府投资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PPP合作开发模式,引导社会投资参与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