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郫县打造城市文化地标 彰显鹃城城市特色

27.12.2014  12:10

位于成都郫县唐昌镇的崇宁城墙。

        修复后的“大椿巷”。

        中新四川网12月26日(王爵 向梅)26日,记者从成都郫县宣传部获悉,2013年以来,郫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科学发展,并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生态立县的重要内容,着力打造独具魅力的人文郫县。通过建设人文郫县,提升郫县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人们对郫县的文化认同感和地域归属感。

        “就是这个样子,就是这个样子!以前的崇宁县城的城墙就是这个样子”。一位老人激动地指着唐昌镇修复的一段原崇宁县城墙说。这仅是郫县文化地标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

        “我们不但要让人们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还要让人们记得住乡愁。为全面落实郫县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2013年就把历史文化地标建设作为打造人文郫县的重要手段,全面启动文化地标建设打造工作。文化地标是源自于城市历史、服务城市形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具有多种文化含义和象征的文化景观,是区域内人群文化认同的反映和城市精神的象征;是增强城市文化识别度,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品质的重要载体;是市民身边随处可见的城市精神和文化记忆载体。

        据了解,作为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唐昌镇自古以来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历史文化遗迹众多。郫县县委、县政府把首批文化地标打造点位选定于此。在首批打造的文化地标中,“梁家大院”系清代中晚期川西公馆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其“掌墨师”为修建成都望江公园崇丽阁的唐昌人杨晏如、杨前生叔侄;“罗翰林院”,除建筑保护完好外,其主人为清代翰林院编修,曾效仿古蜀治水之法治理黄河水道,收到奇效;崇宁公园,处处蕴藏文化气息,是川西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公园内伫立的崇宁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是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抗日救国的历史见证;修复的“大椿巷”和“崇宁县城墙”,再现了明清时期唐昌乃至郫县的繁华。同时郫县县委、县政府组织专业力量收集大量文史资料,编印了《郫县历史文化地标资料汇编》、形成了《郫县首批历史文化地标保护名录》、制作了《郫县文化地标建设策划设计方案》。不但为广大成都市民提供了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也进一步丰富了郫县县域的人文景观和精神载体,更是郫县县委、县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打造人文郫县,建设文化强县的重要举措。

        据郫县唐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县还将陆续打造一批具有郫县地域特色的文化地标,在郫县境内形成彰显郫县人文精神的文化地标,着力将郫县打造成富含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精神象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