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群教”如火如荼 党群奋战一线

22.04.2014  16:40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时,成都市各级党员干部更是围绕全市交通先行、产业升级、立城优城、统筹城乡、全域开放“五大兴市战略”,立说立干、加力加劲,掀起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新一轮热潮。  

 

外商投资成都的“引路人”:

 

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打动他们、服务他们”

 

精明干练、活力十足是刘伟轶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在位于光大金融中心大厦10楼的青羊区投资促进局,刘伟轶和她的小团队一向以精明强悍、善打硬仗著称。“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成就感的工作,因为每个企业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刘伟轶说,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招商引资工作也就没有了固定的模式,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为了让企业接受青羊,让他们了解青羊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经济体,我们需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打动他们、服务他们,这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核心。”刘伟轶告诉记者。平均一个项目谈下来,10余次的上门拜会、接待企业高层,上百封的电子邮件沟通是家常便饭。到了企业终于决定在成都开设公司的阶段,还可能遇到半路杀出的其他竞争对手。这时候,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会对企业最终的决定产生决定性影响。

 

对我而言,每天都是新的一天,你能感受到城市的变化,并且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很棒不是吗?”刘伟轶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自豪感。

 

截至目前,在青羊区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和代表处达200余家,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57家,涉及金融、商务服务、房地产、餐饮娱乐、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

 

以特色产业组织为载体形成农村党建富民工作新格局”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党总支书记身处基层第一线,理思路、促发展,当好领路人,是发展经济的“领头雁”。自温江区寿安镇苦竹村党总支书记赵正康上任以来,这也是他思索最多的问题。

 

2003年时,苦竹村的花木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50%,而整个村却没有一寸水泥路面,人均纯收入仅为4000元。”要致富,先修路。谈起路,赵正康体会最深,他说:“希望在路,致富在人,公路不通,致富之路也就难通。”在他苦口婆心的动员下,2004年10月,贯穿苦竹村的第一条水泥路苦竹路修好了。“这条路虽然不长,只有一公里,但彻底转变了老百姓的观念。”赵正康说:“路修好了,拉花木的车子愿意进去了,村民在路边就把花木销售出去了,修路让群众尝到了甜头。”如今,苦竹村先后修建了太百路、百苦路、太平中心道路等约10公里的水泥道路,整修了19公里机耕道和30多公里的田间道。

 

修路对于促进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苦竹村以产业为依托,把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协会上、建在经济组织中、建在特色产业发展链条上,形成以特色产业组织为载体的农村党建富民工作新格局。近几年来,苦竹村先后建立了夕阳红、苗圃、经济合作联社三个党支部,培育花木种植基地10多个,培育花木大户110多家。2013年,苦竹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5500元,高于寿安镇和温江区的平均标准。苦竹村居民的“和谐”指数、“幸福”指数均列全区第一名,成了不折不扣的“幸福村”。

 

记者手记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行动,才能接近目标;奋斗,才能成就梦想。刘伟轶、赵正康只是我市众多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的缩影。他们的故事很朴实、很简单。透过他们的故事,我们能感受到众多一线党员干部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也能体会到他们在工作时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负重前行的勇气。正是他们的奋斗,才大力推动我市现代服务业升级发展和城乡统筹踏上全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