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文脉 涵养高品质生活 成都持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软实力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7日电 (尧欣雨)成都,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是巴蜀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当下成都加快打造彰显中华文明、巴蜀魅力、时代精神的世界文化名城,天府文化与城市文明在碰撞融合中传承发展。
千年历史底蕴持续焕发
赋能城市街区有机更新
自古以来,“文化”就是成都的一张名片。位于成都的历史文化建筑不胜枚举,它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活化千年古蜀文化精髓,时隔千年仍焕发勃勃生机。兔年春节,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博物馆相继举行各类活动,让人仿佛穿越千年……
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的柿子书院,成为不少民众阅读、休闲的好去处。成都市委社治委供图千年文脉也在成都的老旧街区、院落里传承延续。近年来,成都在中国首创社区美空间,目前已建成市级示范社区美空间151个,以文化之美助力老旧街区有机更新初具成效。
武侯区老马路社区,依托原有乐器商铺,打造提升成为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器乐博物馆,提升人文色彩;青羊区柿子巷内,柿子书院近300平方米的阅读空间,不仅书籍满墙,还保留着160年的老银杏树,丰富街巷业态;历史文化保护建筑改造而成的邛崃段公馆,以西式餐饮与邛崃文化结合的咖啡馆,将“古”与“潮”紧密结合……
“古”与“潮”相结合的成都社区美空间:邛崃段公馆。成都市委社治委供图“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各种文化活动,感觉生活越来越有品质、越来越丰富了!”在成都市民潘阿姨的眼中,社区的基础设施不仅得到了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保留于市井生活中,烟火气十足。
文明浸润彰显城市魅力
内化于心涵养市民品格
城市文明浸润非一日之功,植根当地历史文化,经道德培育长期涵养。同时,当文明已润物细无声地渗入城市肌理,市民对城市的热爱和归属感也应运而生。
成都市金牛区的曹家巷社区的新晋 IP“曹家象”,成为文明劝导员走上街头;金牛区抚琴中路无人售货甜品店,凭借店家与顾客的相互信任,开业三年经营状况良好;成都崇州市上南街的“90后”珠宝店老板在店门口摆放了一个特别的“爱心钱盒”,用来帮助路人解燃眉之急,但“爱心钱盒”里的“爱心”却越来越多……这些点滴都汇聚成光,点亮了成都市民的幸福之路。
以文化人,以文润城;幸福成都,美在文明。正因文明的发展,给足了市民获得感、安全感、满足感,他们才愿捧出真情真心,守护城市文明,和成都一起成就幸福梦想。
2022年6月,一段市民自发冒火营救被困司机的视频感动全网。视频显示,一辆白色货车在成都三环路上撞到立柱后起火,驾驶员被困。紧急时刻,路过的车辆纷纷停下,十几位热心市民快速将受伤驾驶员从燃烧的货车中救了出来。“虽然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是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还会这样做。”
而这群“平凡英雄”,只是万千成都市民中的一部分。截至今年2月,成都注册志愿者总人数已超过345万,超过该市常住人口的16%。这些榜样的力量,如点点星光、微微灯塔,引领着全成都的文明风尚。
如今,成都这座常住人口超2100万的超大城市,正携文明之约,涵养市民品格,塑造城市精神,怀揣人民幸福生活理想,与之共赴美好未来。
公共文化服务圈逐步完善
筑牢现代化建设精神基底
“刷一刷”“扫一扫”……手指轻轻一点,中意的书籍即刻带回家!读者凭身份证、第三代社保卡、读者证二维码等即可进成都图书馆24小时图书馆。场馆无人值守,读者通过自助借还机便可完成图书借阅。“确实方便多了!现在终于可以随时借阅图书了。”成都市民陈女士连连点赞。
成都市民通过刷脸进入高新24小时城市书房。安源 摄法国卢浮宫、悉尼歌剧院……纵观世界范围内,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往往和城市的文化地标相得益彰。如今,围绕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成都建成天府艺术公园、24小时城市书房等文化地标,高水平运营成都城市音乐厅、东安湖体育公园等文体设施。15分钟行程范围就能看展览、听音乐会、阅读,与朋友一起享受美学空间带来的幸福感……这样的“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正在成都逐步实现。
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因邻近“蜀王府”遗址,曾被称为“皇城坝”。现在的天府广场,原址上融入了巴蜀文化元素,成为不少游客到访成都的打卡地。在其附近15分钟的路程内,四川美术馆、成都博物馆等场所云集,实现现代文明与古代文化的相互交融。“我们可以在十几分钟内沉浸式感受天府文化魅力。”游客王明表示,成都之行让一家人精神“收获”满满。
目前,成都已建成市、县、乡、村四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完善‘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努力在文化造福成都市民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城市空间融合公园形态
环城生态厚植天府文脉
2022年2月,中国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住建部联合印发的《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指出,要构建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融合格局,建立蓝绿交织公园体系。
近年来,成都着力打造触手可及的绿色生态空间,呈现出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让人充分感受成都悠久的历史和绵延的文脉。
2022年初,全长100公里的成都环城生态公园一级绿道全环贯通。这个跨经12个区、跨越78座桥梁、串联121个特色公园的“绿色项链”,吸引了众多目光。空闲时,就读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学生洪婉晴喜欢到绿道骑行。她说,“每当来到这里,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成都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所蕴含的魅力。”
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内,来自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市的雕塑“国宝情谊”。成都市委外事办供图在总面积达133平方公里的环城生态公园内,还坐落着来自成都国际友好城市的设计师们设计的雕塑。通过跨越国界的人文符号——雕塑艺术与绿道完美融合,助力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环城生态公园也成为这座城市展示天府文化、现代文明的窗口之一。
截至2022年底,成都已累计建成各级天府绿道6158公里,各类公园总数达到1514个。公园城市生态本底愈发亮丽,市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如今成都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坚持幸福提质创造高品质生活,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厚植文脉赓续绵延,持续提升和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软实力。(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