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现风吹麦浪美景 引不少游客拍“时尚大片”

17.05.2016  09:11

5月16日,一辆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收割麦子。

麦田里,当地农民在蓝天白云下劳作。

秸秆打捆机将秸秆压缩、打捆。麦田里不再是满地的秸秆,而是一捆捆打好的麦草垛。

麦田里,微风吹过,风吹麦浪的画面,引来不少都市人在此拍照留影。麦田里,不再“狼烟”四起反而增添了些浪漫。

联合收割机把收割后的麦穗“吃进肚里”,再吐出一颗颗麦粒。

“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吹向我脸庞。”《风吹麦浪》这首歌中描绘的丰收景象和田园生活意境,在距离成都市区50公里的地方就能感受到。又到一年麦黄时,在成绵高速公路旁的广汉市10万亩粮食产业示范基地里,已是金黄一片。

5月16日的成都平原坝子上,阳光明媚,麦浪翻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来自安徽、山东、江苏等地的现代麦客们,正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在田间劳作,一茬一茬地收割着麦子。收割机只需几个来回,10多分钟时间,便能将一亩地的麦穗“吃进肚里”,再吐出一颗颗饱满的麦粒。

为了改善大气环境,避免出现市民们担心的烟熏火燎,今年在油菜、小麦进入收获期后,成都平原各地继续加强了秸秆禁烧以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与往年一些地方麦田里“狼烟四起”不同,如今在万亩麦田里,联合收割机收割完小麦之后,农田里散落着被打成节的秸秆。

随后,秸秆打捆机上阵,将秸秆压缩、打捆。麦田里不再是满地的秸秆,而是一捆捆打好的麦草垛,四四方方,排列有序。打捆后的麦垛送回工厂深加工后,便能制成饲料、肥料、蜂窝煤等,实现综合回收利用,不仅避免了焚烧秸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还让秸秆发挥出了不小的价值。

麦田里没有了浓烟,只有麦子收割后的阵阵清香。微风拂过,眼前呈现出一幅风吹麦浪的画面,引来不少游客在此拍摄“时尚大片”。

在广汉市区上班的蒲佳,看见朋友圈中有人在晒麦田里拍摄的照片,立刻被吸引了过来。下班后,她邀约了3个朋友驱车来到这里。一到现场,便开启了自拍模式,“放眼望去,满眼金黄非常漂亮,每张照片都是小清新,张张都堪称时尚大片。陶醉其中,也能分享到丰收的喜悦。”蒲佳说。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磊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