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长葛红林:改善民生“永无止境”

31.12.2013  00:23

  中新网成都12月30日电 (记者 徐杨祎)成都市市长葛红林在参加该市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分组讨论时表示,民生工程的出发点就是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这项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改善民生‘永无止境’。

  12月29日至30日,成都市召开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成都市市长葛红林在参加分组讨论时,与参会的市级各部门和区(市)县负责人一起,重点围绕如何进一步做好2014年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特别是抓好“菜篮子”工程和养老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葛红林看来,抓民生工程,尤其是要特别注重群众对民生工程项目的建议和意见,并吸纳到日常工作中。而群众对政府工作的肯定和赞扬,则应该作为对工作的一种鞭策,要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在问需于民中选好项目,既要选好大项目,也要选好小项目,让更多群众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众从中受惠。同时,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地把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抓紧抓好,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后续管理,真正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最大限度发挥民生工程项目效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每一位成都人。
  如何让成都的广大群众都能吃上更便宜和质量更高的放心菜,一直是葛红林特别关注的话题。怎样把菜价降下来,真正实现质优价廉?葛红林认为,关键就是要狠抓3个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而核心就在于突出公益性。
  未来,成都市将进一步加快蔬菜基地建设,进一步降低运输物流成本,进一步加大益民菜市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快社区益民菜店建设,进一步稳定菜农,多举措共同发力让成都市民买到质优价廉的蔬菜。
  此外,养老问题也是葛红林所关注的热点之一。在葛红林看来,照顾好老年人,本就是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作为政府,就应该统筹做好城乡养老工作,让每一位老年人、特别是中低收入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目前,成都市的老年人养老模式主要有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对此,葛红林表示,结合成都市实际,下一阶段关键是要进一步分类做好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老年人的养老工作。当前,要重点加强并大力推进公益性经济型养老机构建设,积极探索采取公建公办、公建民营及其他多种形式,更有针对性地为工薪阶层的、中低收入老年人创造养老条件。同时,还要同步研究营运方案、管理办法,加强配套设施建设,重点突出公益性、经济性、服务性,确保养老机构建成后健康发展,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
  葛红林提到了2014年成都民生事业发展的三大着力点:
  一是要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发展,强化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促进,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健全创业服务机制,用好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载体,深入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城乡就业服务水平,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优化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深化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
  二是要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保制度,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深化医保付费方式和工伤保险改革。完善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新增筹建养老床位7000张。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困境未成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权益保障。提升应保尽保的城乡住房保障水平,建立保障房小区常态化管理机制。
  三是要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启动新一轮学前教育提升工程,完成城乡中小学标准化提升工程,加速教育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深入开展基层文化服务活动,推动基层文化阵地提档升级和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推进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医药分开”,推广全科医生契约服务模式,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深入开展“运动成都”等全民健身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