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打造50个小游园、微绿地 总面积约16万平米

23.06.2017  08:32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张红霞 记者 何海洋)穿着旗袍、打着红伞,成都市民舒丽蓉在武侯区龙腾路海棠园牌坊前流连。6月22日,“成都增绿十条”中“小游园”的模样,通过海棠园具体呈现。这个改造提升才竣工不久的游园,占地4630平方米,以前叫“龙爪游园”,设施陈旧、绿化单一。今年3月,项目启动时,特别在设计中加入了成都元素,将历史文化融入到绿化建设中。

成都特色 富有亲和力

以前的海棠园,只有绿地没有花卉,在改造时,武候区城管局选择了早春盛开的海棠作为“增花添彩”主打,一个是海棠是本土花卉,二是品种较多,连片种植观赏性强。“我经常经过这里,以前园子显得有点凌乱,现在好美!”舒丽蓉感叹。

“这个游园栽了8个品种、100多株海棠,各式各样,春天特别亮”,武候区城管局园林规划建设科的科长钟渝锋介绍。海棠园的第二个成都元素,是一个牌坊造景,上写“海棠盛景”,白墙黛瓦、线描图画,牌坊后还有一个柴门,充满川西民居味道,也氤氲着成都的文化底蕴。

今年,成都将打造50个小游园、微绿地示范点位,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海棠园是一个代表。今年,成都中心城区将新建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园2个,武侯区选择在金花片区拆迁出一块8亩的土地,用以城市绿化,目前正在快速推进。

玉林小区玉洁路是一条背街小巷,一进巷口,可以看到绿色植物爬半壁白墙,高处悬挂着水红的比格海棠,使这条不长的小巷弥漫着《雨巷》的清新,也有十足的亲和力。6月初刚刚完成的这个小巷,只是武侯区背街小巷改造成功中的一条,电线被束成一条,墙体、绿化、道路都焕然一新。

在小巷里还有一个微绿地,有长椅可以休息,居民王利明说:“这个小巷子以前有点乱,电线象蜘蛛网乱挂,墙面也脏,完全想不到会这么漂亮。”

成都植物 立体精设计

站在高升桥路边,去年底完成改造的川藏线车水马龙,行车带中间的红花紫薇正在盛开,犹如一条红色的云带,把川藏线装饰得分外美丽。从一环路至中环路双向共5公里的红花紫薇,树的胸径都是12厘米,树高一致、花红一色,配上街道两旁简洁、深沉的建筑立面以及黑化后的路面,整条街道色彩搭配得当,街景怡人。

和海棠一样,紫薇是适合成都种植的本地化树种,今年春季,川藏线栽植了376株,一时成了成都行道树的一景,不仅居民十分喜欢,成都各区县也纷纷来参观。

在“全域增绿”行动中,尽量使用成都本土植物或适宜成都生长的品种,是一个通行原则。芙蓉是最具成名的成都本土植物,有1000多年栽种历史,“花重锦官城—增花添彩”规划中,将成都人久别的芙蓉树请回街头巷尾。据悉,首个集中栽植的1500亩天府芙蓉园就落户在武侯,今年四季度将开建。

菊乐路口的一个游园内,被各式绿色植物通体覆盖、屋顶开满三角梅的平层建筑,没人想到会是公厕。这是武侯区首个立体绿化公绿,今年4月完工。这个学自深圳的生态公厕,由七八种植物覆盖,有金边吊篮、杜鹃等,每株绿苗装在袋中,固定在墙体上后采取滴灌方式,郁郁郁葱葱、富有设计感,十分养眼。进出公厕的外地游客李小勤忍不住在公厕门口自拍,要把成都“武装到公厕的美丽”带回家乡。今年,成都计划新增立体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5年后全市立体绿化面积将达到33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