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立全国首个井盖监管机构 井盖分属28主人

30.05.2015  10:16

2012年12月2日,电力工人在三环路川藏立交桥附近安装的新型电子井盖,里面装有电子遥控系统。 (资料图片)

老人与窨井盖三年‘持久战’”后续

成都成立全国首个“井盖”监管机构,15个月受理处置井盖问题5675起

四川日报网消息   住在成都人民中路一段14号大院的老周一家,紧邻窗户的马路上有4个窨井盖,过往车辆碾压经常发出“哐当”声。为防止噪音,老周找来废旧轮胎,在窨井盖上垫上橡胶皮,这一垫就是3年。本报将他家的情况反映给了有关部门,井盖得到了加固。

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据2012-2013年的调查显示,成都的绕城高速以内,约有100万个窨井盖。这些窨井盖,分属于28家产权单位。这也意味着,一个井盖丢失了,要排查28个单位。

有关部门”太多了?“在成都,窨井盖的问题不会有“踢皮球”的情况。”成都市城市道路检查井盖监督中心主任助理陈杨说。2014年1月,成都成立了全国首个统一的窨井盖监督管理平台,至今已经解决各类窨井盖问题5000多个。遇到井盖问题,打“12319+#”就行。

井盖问题“不踢皮球

全国首创机构处理

周先生一家,3年来从来没有找过“有关部门”,“因为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而且受影响的主要是老年人,所以能忍就忍了。

其实在成都,窨井盖的事情不会有‘踢皮球’的情况。”成都市城市道路检查井盖监督中心主任助理陈杨说。2014年1月,成都市城市道路检查井盖监督中心成立,这也是全国首个专门针对窨井盖的监督指挥机构。它的前身,是2012年成立的井盖病害治理办公室,“井盖办”的名称,也是从那时开始保留下来的。

监督中心是一个指挥平台,类似110、120平台,收到关于窨井盖的投诉后,确定属地和产权单位,通知相关单位处置。截至2015年4月,15个月来,成都市井盖监督中心共受理并处置井盖问题5675起,处置率达到100%。

权属单位负责、行业部门监管、指定机构应急”——监督中心做监管,处置井盖的还有两方:权属单位和指定机构。比如遇到窨井盖被偷的情况,如果位置模糊、信息不全,无法第一时间清楚权属单位时,就需要由指定机构来应急。根据要求,井盖的应急处置需要在3小时内完成,永久处置则在24小时内。例如窨井盖“失踪”了,3小时内要先打围,隔离井盖或者用应急井盖盖上,24小时内,找到权属单位进行处理,换上新的井盖。指定机构还要对权属单位处置的情况核实并上报。

据2012-201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成都的绕城高速以内,约有100万个窨井盖。这些窨井盖,分属于28家产权单位。

逐渐升级

可以“消声”的三防井盖“上岗

现在成都普遍存在的传统老井盖,材质上有铸铁的、混凝土的、高分子材料的。混凝土井盖耐久性差,现在已很少使用;高分子材料井盖,承载力较低,主要用在人行道上;铸铁井盖数量最多,但长期使用后,易产生井周破损、沉陷、翘跛问题,造成井盖响动的情况,且容易被盗。

而最新的一款井盖,是可以“防沉降、防盗、防响动”的三防井盖。三防井盖上大下小,改变了受力点,使得车辆的压力分散到井边道路结构上,安装时与路面的沥青面层一起一次碾压成型,防止井盖沉降;井盖像电饭煲盖子一样,井盖与井座为门栓式连接,防盗功能较强。同时,井盖与井座之间嵌入了胶条,并设置了弹簧臂锁定装置,有效减少了井盖噪音。

2011年,“三防”井盖最先出现在新华大道上。目前,成都市新、改、扩建道路和黑化改造道路,机动车道均推广使用这种“三防”井盖。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安装的“三防”井盖大约有10万个左右。今后,成都市城市道路上“三防”井盖会逐步替代现有的老井盖。

记者体验

旧井盖哐当响新井盖静悄悄

记者随后走访了成都市中心附近道路,发现一些老街上基本是传统窨井盖。

比如华兴上街20号路面上的一个窨井盖,比周围要低上1厘米。汽车一过,井盖就会哐当响。在华兴上街与暑袜北一街的十字路口,分布有10余个这样的铁质井盖,车辆路过,总会发出或大或小的声响。

而在相距华兴上街200米左右的总府路,安装的是“三防井盖”。记者注意到,井盖高度与路面齐平,井盖上还刻有2012年3月的字样,属于类似胶状的材质,井盖四周是一段宽约10厘米的带状环形,汽车压过并没有声响。

环卫工李大爷说,这条新路是今年修好的,上面的井盖也是新的,原来这条路就是铁质和水泥材质的井盖。这种新型井盖的外环与井盖本身相连,在类似“耳朵”的地方连在一起,工人作业时就像打开电饭煲的盖子。

记者 王浩野 实习记者 宁芝 摄影 刘陈平